“南美無弱旅”,雖然南美足聯(lián)只有十個會員國,是FIFA六個洲際足聯(lián)中最少的,但在綠茵場上卻足以與歐洲分庭抗禮。在過去的80年中,共舉辦過18屆世界杯賽,南美球隊9次奪冠,與歐洲球隊旗鼓相當(dāng)。然而在很多方面,南美球隊都讓其他大洲難以比擬:歷史上第一屆世界杯賽是在南美舉行的,烏拉圭隊借東道主之利奪得了錦標(biāo);巴西隊共五次折桂,是奪冠次數(shù)最多的球隊,另外它還是唯一的歷屆世界杯全勤的球隊;歐洲球隊雖然也曾九次問鼎,但全部是在歐洲的土地上,而巴西隊則在所有舉辦過世界杯的大洲都有過奪冠記錄;南美足聯(lián)十個成員國中,有九支球隊都曾在世界杯賽場上亮過相,比例高達90%;南美球隊在與其他大洲球隊的對抗中,戰(zhàn)績?nèi)嬲純?yōu)……
南美球員崇尚自由奔放的球風(fēng),個人控球能力極強,技術(shù)上的優(yōu)勢讓他們可以抗衡各洲對手,在這片視足球為生命的土地上,濃郁的足球氛圍和深厚的民眾基礎(chǔ)孕育出了一代代綠茵巨匠——貝利、馬拉多納、羅納爾多……足球史上三代球王級巨星都出自南美。
在過去80年的18屆世界杯賽中,南美球隊共參賽248場,戰(zhàn)績?yōu)?17勝54平77負(fù),勝率達到47.18%,僅次于歐洲。不過,與歐洲強隊林立不同的是,南美的輝煌都出自傳統(tǒng)三強巴西、阿根廷和烏拉圭,而且在1950年奪冠之后,烏拉圭隊已漸漸淪為平庸,只剩巴西和阿根廷支撐著南美足球的歷史與榮光。
南美VS非洲
11勝4平3負(fù)
南美球隊與非洲球隊在世界杯上首次碰撞是在1970年世界杯的小組賽上,D組第2輪中,秘魯以3∶0完勝摩洛哥,秘魯足球史上最著名的球星庫維利亞斯(Teoffilo Cubilas)兩射一傳。四年后,巴西在第10屆世界杯小組賽B組最后一輪也打了扎伊爾(現(xiàn)民主剛果)一個3∶0。1982年世界杯小組賽A組首輪,秘魯被喀麥隆逼成0∶0,而在B組的第2輪交鋒中,智利以2∶3負(fù)于“沙漠之狐”阿爾及利亞,這是南美球隊首次負(fù)于非洲球隊。
1990年第14屆世界杯,非洲“雄獅”喀麥隆接連吞掉兩路南美大軍:揭幕戰(zhàn)上,衛(wèi)冕冠軍阿根廷大爆冷門,以0∶1不敵喀麥隆;1/8決賽上,擁有“金毛獅王”巴爾德拉馬(Carlos Valderrama)的哥倫比亞對陣喀麥隆,下半場替補上陣的喀麥隆前鋒米拉(Roger Milla)在加時賽上大顯神威,先是單騎闖關(guān)拔得頭籌,接著又在禁區(qū)外搶斷盤球玩火的“狂人門將”伊基塔(Rene Higuita),打空門得手,最終喀麥隆以2∶1獲勝,成為首支殺進世界杯八強的非洲球隊。
上述三場失利也是迄今為止南美球隊在世界杯上對非洲球隊的全部輸球記錄,相比之下,它們更多的時候當(dāng)然是高奏凱歌。巴西五次對陣非洲球隊全部獲勝,阿根廷除了負(fù)于喀麥隆一場外,另外三場與非洲球隊的交鋒也均取得勝利。南美和非洲在世界杯的對壘中,總會發(fā)生一些值得記憶的事件。1994年世界杯D組第2輪,馬拉多納奉獻兩次助攻,阿根廷以2∶1力克尼日利亞,但在本場比賽后,馬拉多納因被查出服用禁藥而遭禁賽,他以這樣一種讓人難以接受的方式徹底告別了世界杯舞臺,人們熟悉的那件藍(lán)白10號球衣再也沒有回來。1998年世界杯A組第2輪,巴西以3∶0輕取摩洛哥之戰(zhàn)的第9分鐘,羅納爾多打進了他的首粒世界杯入球,邁出了他創(chuàng)造世界杯進球紀(jì)錄的第一步。2002年世界杯A組末輪,在以3∶3戰(zhàn)平塞內(nèi)加爾之戰(zhàn)中,烏拉圭前鋒莫拉萊斯(Richard Morales)以17秒鐘打破了替補球員出場最快進球紀(jì)錄。2006年世界杯1/8決賽,巴西以3∶0完勝加納,羅納爾多在開場五分鐘時就破門得分,以15球打破了世界杯個人進球紀(jì)錄;第45分鐘,阿德里亞諾的進球使桑巴軍團率先突破世界杯200球大關(guān);本場比賽獲勝后,巴西隊隊長卡福個人的世界杯獲勝場次達到16場,超過馬特烏斯成為了歷史第一人。
南美VS亞洲
8勝2平
在世界杯歷史上,南美球隊和亞洲球隊迄今僅有十次交鋒記錄,南美八勝兩平占有絕對優(yōu)勢。參加過世界杯的九支南美球隊中,除厄瓜多爾之外,其余八隊都曾與亞洲球隊相遇,其中巴西和阿根廷各兩次。
南美和亞洲在世界杯上的首次交鋒發(fā)生在1966年世界杯D組第2輪,上屆季軍智利以1∶1戰(zhàn)平朝鮮,朝鮮隊8號樸澤金(Pak Seung Zin)第88分鐘扳平比分,這也是亞洲球隊世界杯歷史上首粒進球。兩大洲之間的另一場平局出現(xiàn)在1994年世界杯C組第2輪,首次進軍世界杯的玻利維亞和韓國戰(zhàn)成了0∶0。除了這兩場平局,南美球隊在與亞洲球隊交手時全部獲勝:1978年秘魯以4∶1勝伊朗;1986年巴拉圭以1∶0勝伊拉克;1986年阿根廷以3∶1韓國,馬拉多納奉獻三次助攻,成為FIFA自從1974年世界杯統(tǒng)計助攻數(shù)據(jù)以來,首位單場比賽上演助攻帽子戲法的球員;1990年烏拉圭以1∶0勝韓國;1990年哥倫比亞以2∶0勝阿聯(lián)酋;1998年阿根廷以1∶0勝日本;2002年巴西以4∶0大勝中國,是役第15分鐘,巴西隊在距離中國隊球門25米處獲得直接任意球,“大力水手”卡洛斯勁射,皮球像一枚精確的制導(dǎo)導(dǎo)彈打穿了中國隊人墻,直入網(wǎng)底,經(jīng)國際足聯(lián)賽后確認(rèn),卡洛斯的這記任意球時速高達149公里,是世界杯歷史上速度最快的“飛火流星”;2006年巴西以4∶1輕取日本。
從以上成績單可以看出,南美球隊對亞洲球隊不僅八勝兩平,而且只失四球,其中巴西和阿根廷各失一球。1986年世界杯A組首輪,韓國隊對陣阿根廷,第47分鐘時阿根廷就以3∶0領(lǐng)先;第72分鐘,韓國隊9號崔淳鎬在中場得球并連續(xù)晃過了兩名阿根廷隊員,然后傳球給10號隊長樸昌善,后者距離球門30米處突施冷箭,皮球應(yīng)聲入網(wǎng)。這是韓國隊的首粒世界杯進球,而且是在巔峰時期的阿根廷隊身上取得的,意義非同一般。2006年世界杯F組末輪,日本隊面對強大的巴西隊,前鋒玉田圭司在第34分鐘率先進球,這是亞洲球隊首次在世界杯上攻破巴西隊城門。
南美VS中北美
15勝2平3負(fù)
首屆世界杯上,美國隊以3∶0干掉了巴拉圭,射手伯特倫·佩特瑙德(Bertram Patenaude)上演了世界杯史上首個帽子戲法。南美球隊再次在世界杯上輸給中北美球隊已經(jīng)是64年之后了,但是這場失利卻造成了一個讓人無比痛心的慘案:1994年6月22日,美國世界杯A組第2輪,哥倫比亞后衛(wèi)埃斯科巴(Andres Escobar)在以1∶2不敵美國隊的比賽中不慎打進一粒烏龍球,這本是一個無心的失誤,可是卻惹惱了哥倫比亞的一些毒販和賭徒。7月2日在麥德林市的一家酒吧,兩名兇殘的暴徒向埃斯科巴舉起了罪惡的槍口,這位年僅26歲的后衛(wèi)身中六彈慘遭殺害。2002年6月9日,第17屆世界杯G組第2輪,首次進軍世界杯的厄瓜多爾以1∶2負(fù)于墨西哥,第5分鐘,中鋒德爾加多(Agustin Delgado)頭球破門,打進了厄瓜多爾隊首粒世界杯進球。南美球隊另外兩次未能取勝中北美球隊分別是1966年烏拉圭0∶0平墨西哥、1986年巴拉圭1∶1墨西哥。
與中北美球隊交戰(zhàn)最多的是巴西隊,當(dāng)然也是戰(zhàn)績最好的,世界杯歷史上的最佳球隊對陣中北美6戰(zhàn)全勝,打進18球僅失2球,唯一丟球的比賽是2002年世界杯小組賽最后一輪,桑巴軍團在已經(jīng)晉級的情況下以5∶2擊敗哥斯達黎加。阿根廷在對抗中北美球隊同樣取得全勝,而且進球最多,總共打進19球:1930年6∶3勝墨西哥,1974年4∶1勝海地,1982年2∶0勝薩爾瓦多,1998年5∶0勝牙買加,2006年2∶1勝墨西哥,其中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H組第2輪以5∶0橫掃牙買加一戰(zhàn)中,“戰(zhàn)神”巴蒂斯圖塔在第72、第80、第83分鐘三度破門,成為歷史上唯一在兩屆世界杯都上演了帽子戲法的球員,四年前他還曾三度洞穿希臘隊的城門。
南美VS大洋洲
2勝1平
南美球隊和大洋洲的球隊在世界杯上僅交手過三次。1974年世界杯A組最后一輪,智利與首次參賽的澳大利亞戰(zhàn)成0∶0,這也是大洋洲球隊在世界杯上獲得的第一分,兩隊最終都未能晉級復(fù)賽。1982年世界杯F組最后一輪,巴西以4∶0狂勝新西蘭,濟科打進了一粒精妙絕倫的倒掛金鉤:第28分鐘,巴西隊中路發(fā)動進攻,蘇格拉底(Socrates)腳后跟巧妙分球至右路,塞雷佐(Antonio Cerezo)傳給后衛(wèi)萊昂德羅(Jose Leandro),后者右翼高速突破防線后起腳傳中,埋伏在新西蘭隊小禁區(qū)前沿的濟科在背對球門且被對方后衛(wèi)貼身逼搶的情況下飛身躍起,右腳凌空倒勾,皮球掠過門將指尖飛進球門,濟科將起跳的時機、舒展的動作和肢體的平衡近乎完美地結(jié)合在了一起,這粒進球充分體現(xiàn)出了南美球員出類拔萃的技術(shù)功底。2006年6月18日,德國世界杯F組第2輪,巴西以2∶0輕取澳大利亞,當(dāng)天恰逢父親節(jié),阿德里亞諾第49分鐘勁射破門,兩天前剛剛當(dāng)上父親的他興奮地和隊友做起了“搖搖籃”的動作慶祝進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