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歷史》
在這里,讀懂現(xiàn)代日本
其高明之處在于,小人物遇到的每個大小事件,都與日本的時代背景絲絲入扣,這個家庭的歷史濃縮了日本的近現(xiàn)代史。它講述的是日本歷史,也是每個普通人的故事
用影視作品展現(xiàn)一定時間段內的歷史,各國影人均有此雄心。美國人拍了《阿甘正傳》,主角是個出奇幸運的先天智障兒;中國人用明星堆砌了一部《建國大業(yè)》,借我們耳熟能詳?shù)哪切┕适聯(lián)埔还P高票房和政治資本;相比之下,日本人走了條居中的道路,實力最為雄厚的無線電視臺富士電視打著慶祝建臺50周年的旗號,聯(lián)合鬼才導演兼編劇三谷幸喜,召集一干紅得發(fā)紫的日本影視明星,拍出時長6小時的特殊電視劇,取名《我家的歷史》。
《我家的歷史》故事情節(jié)并不復雜,無非“講述日本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但三谷幸喜和富士電視臺的野心卻是“在這里,讀懂日本”——起碼是二戰(zhàn)前至戰(zhàn)后20余年間的日本。潦倒懶惰卻永遠不忘投機取巧的父親和循規(guī)守矩忍耐力超強的母親,配上4個性格各異的兒女,構成了典型的日本底層家庭。用10余分鐘交代4個兒女如何長大成人之后,劇集進入正題。在戰(zhàn)后蕭條氣氛下,大女兒惟有投身夜總會,以舞女一職來養(yǎng)活全家,而后“不幸”委身夜總會老板,以小三之姿登堂入室,由此改善全家的生活。
全家人雖然都不像阿甘那樣“缺心眼”,卻也沒有阿甘的財運,只有遇見名人和稀里糊涂卷入大事件的運氣。阿甘能成為歷史事件的主角,這家人卻只能充當“人肉背景板”,扮演的角色永遠都是一句對白都沒有的龍?zhí)住2ㄕ蹟?shù)十年后,雖然全家沒有一個人推動了歷史的發(fā)展,也沒有一個人的姓名流傳于后世,但也算真實地存在于這個時代。每個人都工作、生活,平平淡淡地看著電視里的奧運會,笑著點評一二,故事就這樣作結。
如果僅僅是講述一個小三與富商真心相愛的故事,未免太對不起宣傳語中的“小家庭,大時代”?!段壹业臍v史》高明之處在于,小人物遇到的每個大小事件,都與時代背景絲絲入扣,這個家庭的歷史濃縮了日本的現(xiàn)代史。片中的父親曾經(jīng)也闊過,和二戰(zhàn)前的日本一般自信心盲目膨脹,最后在戰(zhàn)爭中輸?shù)粢磺小G也徽摼巹≠M盡心思塑造的角色們參與戰(zhàn)后日本學生運動、修造火箭、二重橋事件和不斷遇見各路名人等指向性明顯的橋段,劇集著力塑造的長女與富商及富商之妻的關系,表面看只是真心相愛的小三與礙于資產(chǎn)不能離婚的怨偶,實際上影射了戰(zhàn)后日美兩國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
長女的初戀男友參戰(zhàn)后變成了親共派。無論她出于真情還是假意,都必須與男友分手,轉而依附于富商。這段三角關系暗喻日本在經(jīng)濟、軍事與政治領域始終無法自主控制,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就是長女時刻掛在嘴邊的“為了活下去,為了活得更好”。忍辱負重到最后,變成了真心崇敬,日本深受美國文化影響,長女也與富商真心相愛。由于富商的第一桶金是妻子娘家給的,他始終無法與妻子離婚,只能繼續(xù)尷尬地“三人行”。富商之妻獨立、高傲,象征著美國對日本的戒備、輕蔑與排斥。她一開始就預言“有了小三必然會有小四”,果不其然,長女不是富商惟一的情人,日本也并非美國扶植的惟一一股海外勢力。
劇集尾聲,富商死去,象征日本開始漸漸獨立、擺脫依附美國的現(xiàn)狀。富商的葬禮上,各路名人紛至沓來,長女與富商之子不失時機地旁白道:“我母親臉上的驕傲,和她(富商之妻)的驚訝,我一生都無法忘懷。”顯然表達了戰(zhàn)后日本的自豪——即使在屈從他國的情況下,社會各界也精英輩出,最終締造了日本經(jīng)濟騰飛的奇跡。
而在富商逝去、所得遺產(chǎn)被騙光后,徹底獨立的長女也學會了自強不息,打工養(yǎng)活自己;她患上失語癥的孩子則像長期被置于美國羽翼下的日本,在國際上難以發(fā)出自己的聲音。但畫面最終定格在一家人參加運動會的歡樂場面上,數(shù)十年后,孩子已然可以用歡樂的語氣娓娓講述那段充滿屈辱與不堪的歷史。過去屬于過去,未來終將到來。
片中的每個人都在努力尋找自己活過的證據(jù),卻總是徒勞無功。在滾滾的歷史洪流中,湮滅的又何止這一家人。以小見大,再由大襯小,《我家的歷史》講述的,是日本歷史,也是每個普通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