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生活在秘密與謊言中
1997年戛納電影節(jié)的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員獎頒給了英國影片《秘密與謊言》。你幾乎看不出這是導演邁克#8226;李的作品。影片不再由大量長鏡頭構(gòu)成,人物大多數(shù)時候是坐在兩側(cè),大段對話出現(xiàn)時,鏡頭不停來回對切;音樂很多,在停頓轉(zhuǎn)場的時候,音樂就響了起來。這似乎不像是他的風格,但看著看著,邁克#8226;李的情調(diào)又凸現(xiàn)出來。
首先,他的影片里只有合適角色的演員,他們不具備畫報、雜志上的美人面孔。惟一漂亮的黑人女演員,也是那種氣質(zhì)上的漂亮,而不是世俗意義上的艷麗。故事依然發(fā)生在倫敦的貧民區(qū)。
這一次,故事比邁克以往的影片要戲劇化得多:一個黑人女孩子,在尋找自己的生母的時候,發(fā)現(xiàn)生母是個白人。這個膚色問題,足以讓一般的導演做足文章,但邁克并不是這么處理的。他依舊把焦點放在底層人的生活狀態(tài)中,雖然片中有種族問題,政治色彩也濃烈了,但影片最終回歸到對人性的認識和理解上。
有意思的是,故事中的黑人女孩是個受過大學教育、收入不錯的中產(chǎn)階級;白人母親卻是一個生活在貧民區(qū)的單親母親,養(yǎng)著一個不愿上大學、做街道清潔工的女兒。這顯然體現(xiàn)出邁克的一種價值觀,面對英國的現(xiàn)狀,他沒有種族優(yōu)越感,他對努力生活的黑人,給予全部的尊重和贊美。
邁克#8226;李出生在一個猶太家庭,父親是醫(yī)生。但他從小在工人住宅區(qū)長大,對他來說,真正意義上的生活,是從這些底層的勞動人群中體會到的。所以他對這些底層的人,有著深切的了解和感情。他的電影會把你一下就帶入這些人的日常生活中,他所塑造的,絕不是臉譜化的底層人。
他的演員,表演好得讓你忘記他們是在演戲。在“黑女兒”赫藤斯與“白母親”辛西婭見面時,她們倆并排坐在一張小桌前喝咖啡。這個調(diào)度讓我覺得很奇怪:一般總是面對面地相視而坐,哪里有并排坐的?可是當她們開始對話的時候,你就看見了導演的用心所在,整場12分鐘的戲,鏡頭就沒有移動過,從一個大全景同機位直接跳切成中景以后,導演就這么將她們倆的表演,扎扎實實地展現(xiàn)給觀眾,不加任何處理。這是一場非常見演員功力的戲,特別是當這兩個人同時處在一個畫面時,那份張力和對比,足以顯示出人物的內(nèi)涵。
這里,也體現(xiàn)了導演的把握能力,他把自己一下推到很遠很遠的地方,他有信心讓演員的表演直接和觀眾發(fā)生關(guān)系。這里面甚至有一種舞臺劇的處理方法,他不僅讓演員的情緒、表演不中斷;更重要的是,在這樣咄咄逼人的長鏡頭里,你比演員更加緊張,因為你在毫無準備的狀況下,闖入了別人的感情世界,并面對他們難以自拔的生存狀態(tài)。
開始,辛西婭看著赫藤斯笑了——這實在是一個誤會,她從來沒有和任何黑人有過性關(guān)系,可是當赫藤斯讓她看自己的出生證,并問:“這上面是你的簽名嗎?”辛西婭震住了,她像被人打了,停頓了片刻,突然爆發(fā)出痛不欲生的哭泣。和這凄涼的哭泣形成強烈對比的是,赫藤斯非常冷靜地坐在邊上??粗廖鲖I哭得那么痛心,我難受極了。事后我常常會想,這個演員在心里哭過多少次,才能表演和傳達出如此準確的情緒?一直到影片結(jié)束,辛西婭都沒有說出赫藤斯的父親是誰,一涉及到這個問題,辛西婭就會痛不欲生地哭泣和顫抖。于是,電影展現(xiàn)的是,我們依然生活在秘密與謊言之中,我們沒有能力走出這片陰影。
這就是看邁克電影的感受:你什么都明白了,但是你還是感到無奈;看他旗下演員的表演,如同你生活在他們中間。他們的所有思考、遇到的各種問題,都不是概念化、機械化的。他們不再是表演,只是真實地再現(xiàn)出一種狀態(tài)。你雖然是在觀看,但你會不知不覺地和演員一起進入狀態(tài),為人物的命運和情感所震撼。
《秘密與謊言》讓底層的蕓蕓眾生展現(xiàn)出豐富的層面,他們時而幼稚、單純而可愛,時而堅強又可敬。他們擁有對生活真正的熱情?!拔叶嘞M幸粋€像你這樣的父親啊!”這樣一句簡單的臺詞,能讓所有觀眾都淚流滿面。這是因為導演正視生活中的困難,找到一句親切的肺腑之言,體現(xiàn)出細微敏感的終極關(guān)懷。
邁克#8226;李最厲害的是,他的影片里一定沒有煽情的場面,沒有無聊的傷感,更沒有粗制濫造的戲劇沖突。他的生活化和隨意,都是在精心思考、設(shè)計和處理以后展現(xiàn)的。看他的電影,首先要像他那樣用心,不然就會迷失在影片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