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月27日至10月10日
焦點
海南大水
【本刊訊】(記者朱鈺)“我們在‘十一’前預報,海南會有長時間的持續(xù)性降雨,但沒想到這么大?!焙D鲜庀笈_臺長蔡親波告訴《財經》記者?!笆弧秉S金周期間,海南省遭遇持續(xù)性暴雨,旅游勝地成澤國。
據海南省“三防辦”消息,截至10月7日中午,初步統(tǒng)計此次強降雨使海南18個市縣中的16個受災,受災人口164.83萬人,死亡1人,失蹤3人,直接經濟損失11.31億元。
受弱冷空氣和南海輻合帶共同影響,海南自9月30日晚開始普遍出現強降水。持續(xù)時間、影響范圍和平均累積過程雨量,均突破當地1961年以來10月份歷史紀錄,局部地區(qū)降雨強度突破歷史最大記錄值。
9月27日,海南省氣象臺就曾向省政府有關部門遞交這次降雨的氣象報告,建議對水庫進行加固和科學調水,并提防各地地質災害情況。9月30日,海南省“三防辦”分別給18個市縣發(fā)出強降雨通知,要求做好搶險救災預備工作。
但之后持續(xù)不斷的暴雨遠遠超過預料,許多已抵達海南的游客面對暴雨災情措手不及,紛紛返回。
10月3日8時,海南省氣象局啟動陵水、萬寧、保亭、瓊中、三亞、五指山、瓊海7個縣市暴雨Ⅳ級應急響應,并于當天23時30分又提升為Ⅲ級應急響應,10月4日23時40分提為Ⅱ級響應。10月5日15時50分,提升為Ⅰ級應急響應。
此次降水過程是海南秋季暴雨的典型現象,特點是持續(xù)時間長、平均過程雨量大、影響范圍較廣、局部地區(qū)降雨強度大。其中,瓊海市一天雨量達800毫米,這超過了北京一年的降水量;一周雨量約1500毫米,而該市年平均降雨量為2000毫米。
此次暴雨讓正值旅游高峰期的海南旅游業(yè)受到重創(chuàng),據海南省假日旅游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截至10月5日的消息,全省抽樣調查的十家旅游景區(qū)(點)共接待游客2.9167萬人,同比下降42.81%。
蔡親波分析,海南省以后還可能出現類似的強降雨,因為按氣象記錄的頻率來看,海南省每隔幾年都會出現此類暴雨天氣,從2008年至今更頻繁一些。
關鍵詞
“地球工程”作用有限
通過超大規(guī)模的工程手段遏制地球變暖趨勢,這種“地球工程”被很多人認為是拯救地球的緊急“B計劃”。但北京師范大學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tǒng)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約翰·摩爾教授的最新研究指出:地球工程并不能很有效地抑制由全球氣候變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這項研究結果刊載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約翰·摩爾檢驗了兩種地球工程方案——在空間放置反光板來反射太陽光、人造“火山”向空中釋放硫化物用以反射陽光。這兩種方案都能使地球上每平方米減少吸收1瓦特—4瓦特的太陽輻射。通過計算機模型得出的結論是,到2100年,這兩種方案實施下,海平面將上升61厘米;而如果不采取任何手段,海平面將上升1米。而“地球工程”一旦停止,海平面高度就會迅速反彈。
研究者表示,計算模擬得到的結果顯示,只有結合大規(guī)模二氧化碳減排方案,這些“地球工程”才會有顯著效果。
進展
火星曾有海洋和冰山?
美國宇航局火星軌道勘測器發(fā)現,火星北部平原存在大量0.5米-2米直徑的巨礫,及20多個100米-400米直徑的呈鏈狀分布隕坑。研究者認為,巨礫和隕坑可能是火星海洋冰川攜帶的巖石碎片所致,這在地球上十分普遍。
也有研究人員認為隕坑鏈可能是火山活動形成的。但主持這項研究的科學家說,所有的隕坑都存在于一個鏈狀結構中,并且在外形和尺寸上具有一致性,這在火山活動中不可能實現。另外,在火星北部平原和赫拉斯盆地可觀測到1公里-5公里長的劃痕,“這些劃痕是證實火星冰山存在的最有力證據”。
手觸傷處減輕痛感
不少人會在手受傷時用另一只手將其握住。英國一項新研究顯示,這是因為雙手互動會沖淡疼痛的感覺。
英國研究人員利用一個錯覺試驗證實了這一點。通常情況下,如果將手的食指和無名指置于熱水中,而將中指放在冷水中,大腦就會產生錯覺,認為中指也有類似炙烤的疼痛感。試驗顯示,如果將兩只手都置于上述狀態(tài)中,然后使兩根中指互相觸摸,中指的疼痛感就會降低64%。研究者解釋說,手指相互觸摸,神經系統(tǒng)會將觸覺信號與疼痛信號一起處理,沖淡了疼痛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