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夏天,話劇市場如這天氣般的火熱異常,《裸婚》乘著勢頭也火了一把。或許,《裸婚》很適合夏天吧,淡淡地如清風(fēng),且還有著酸酸甜甜的人生況味。
芥末,一個80后文藝女青年,報社編輯。
豬,芥末的丈夫,公司部門經(jīng)理。
女的愛做夢講情調(diào),男的務(wù)實經(jīng)濟得摳門,這對本不搭調(diào)的男女卻一早興沖沖入了婚姻的圍城。入城時,兩手空空孑然一身;出城時,有房有車還有了小三。但是,他們婚姻的崩潰絕不只是有了小三,亦不是他們只能共苦不能同甘,而是芥末和豬本就不是一類,他倆不止是來自金星與火星的差別,而是如同他們的名字,一個是食物一個是動物。
芥末和豬的結(jié)合,是當(dāng)下時髦的“裸婚”。所謂“裸婚”——即指不買房、不買車、不辦婚禮、沒有婚戒,直接領(lǐng)證結(jié)婚?;诂F(xiàn)實的考量,省去形式化的排場和繁文縟節(jié),這倒也符合這個時代的效率,只是,多少還是有點委屈于現(xiàn)實的意思。但只要有愛有希望,“裸婚”并不可怕,怕的是無愛與無望,婚姻便走到了盡頭。說到底,對于婚姻,裸什么都行,只是咱別裸愛。所以,剔除掉那些包裹住愛的雜質(zhì)吧,讓愛赤裸裸!
世上發(fā)生的每件愛情,應(yīng)該說當(dāng)初都是好的,但總經(jīng)不起朝朝暮暮的平淡。看父輩們,即使無法溝通,即使同床異夢,即使淡如嚼蠟,也可以安安心心地湊合一輩子。但現(xiàn)如今的我們有了太多的誘惑,它來自外界源于內(nèi)在,比如自由,比如物質(zhì),比如小三。所以,芥末與豬的愛情,只是因為芥末相信自己愛了,相信了豬對她的愛,又因年齡的增長、生活的窘迫、周遭的慫恿,于是為婚而婚,算是昏頭了。
7年后,芥末終究還是要為當(dāng)初的昏頭買單?!笆ツ?,我還有我,失去我,我還要你做什么?!苯婺┚褪沁@么的自我,這么地驕傲著。她的驕傲不允許她歇斯底里地挽留,她的驕傲讓她冷靜地放手,冷靜得近似冷酷。然而,女人再冷酷,卻總拗不過歲月熬不住傷痛。芥末說豬是變態(tài),弱智地拋棄她這樣好的女子。但,她豈不是弱智得更久,是她當(dāng)初弱智地給他機會讓他拋棄她。
作為一出話劇,《裸婚》可以說挺文藝,文藝得有些散亂慵懶,獨白旁白滿天飛。導(dǎo)演石俊將6年的婚姻生活捏碎在兩個小時的舞臺上,用插敘、倒敘等手法完成對故事的拼裝,再加上幻燈片圖文并茂的輔助,奠定了該劇含蓄淡然的基調(diào)。雖說沒有強烈的人物正面沖突,不追求戲劇性的舞臺效果,只是娓娓道來般的傾訴,但幸好還留有小說原來的尖銳,極盡調(diào)侃之能。
作為一部小說,《裸婚》挺現(xiàn)實,現(xiàn)實得赤裸裸加血淋淋。作者介末不僅夠狠而且夠嘲,誓要扒光婚姻所有的光環(huán)和彩色外衣,讓它赤裸裸暴露在世人面前。然而這小說看似寫婚姻,實則是寫生命。正如作者所說,“婚姻不是人生的最終目標(biāo),愛情也不是,它們只是工具,幫我們領(lǐng)悟自己和生命本身?!?/p>
作為滬上又一出小說改編劇,《裸婚》的紅火票房是可以預(yù)期的。相比原創(chuàng)劇、改編劇,它看起來顯得更有些底氣,因為小說源于作者的博文,博文來源于真實的生活,不粉飾、不矯情、不夸張。所以,話劇《裸婚》與諸多都市情感話劇相較,勝就勝在真實,即那些赤裸裸的真實。它把婚姻這面鏡子狠狠砸碎,讓生活的種種碎屑成為遍地碎片,一邊閃著領(lǐng)悟生命的靈光,一邊映照出婚姻面前的男男女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