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寵兒,也是棄兒;他被追逐,也被放逐。他在失眾后贏回尊重,他在尊重中贏來更多的尊重。他叫大衛(wèi)·貝克漢姆,一個總是牽動世界的人,這一次,他是一個動人的球員。
他,不是天才,沒有上帝的眷顧,他只是默默地奔跑,靜靜地等待。
美麗的弧線,讓他集萬千寵愛,卻也讓他背負了太多的本不應(yīng)該屬于他的責任。
直到曾經(jīng)的倔犟變成今天的執(zhí)著,直到貝影漸行漸遠,只留下一聲嘆息。
我們可以說,他,沒有老,因為青澀的微笑記憶猶新。
我們可以說,他,正在老去,因為歲月無情,唯有時間永恒。
從那條羨慕的中場弧線到法蘭西的紅牌,那種從天堂墜落的痛楚讓他明白——人生若無缺憾就不會完美!
于是,轉(zhuǎn)過身,貝影越來越清晰。
是浮華退去,他變了,變得成熟。
他,不是天才,不是領(lǐng)袖。
但是,戴上三獅軍團的隊長袖標,他,卻勇敢承擔起一個領(lǐng)袖應(yīng)該承擔的責任。
這種勇氣讓我們肅然起敬。
三冠王,戰(zhàn)希臘,復(fù)仇阿根廷。
堅持和忍耐終于讓他在勝利之后可以肆意宣泄壓抑之情。
攝像機前,那張無限放大的臉,夸張地、扭曲地彰顯著一個男人的力量——很美,很高貴。
當一個人習慣高昂著頭,他就為任何選擇做好了準備。
出走紅魔,是一種忍讓。
盡管眉骨上的血跡還沒褪去,他依然眷戀地說:“弗格森,是我最好的教練,永遠都是?!?/p>
這不是叛逆,只是為尊嚴付出的代價。
離開家,人們關(guān)注的并非足球。
眼神中,只剩下孤獨。
他很想說,其實我是一名球員。
直到為伯納烏贏得歷史上最有分量的一座獎杯,直到拖著傷腿重回國家隊。
在兢兢業(yè)業(yè)地付出與執(zhí)著地等待中,他終于為足球重生。
你說,要踢到2010年。
可是這一天在眼淚中提前到來。
你說,會為足球奉獻一生。
可是華麗轉(zhuǎn)身后,貝影在好萊塢消失。
“貝影”遠去,我們不為你哭泣,只為你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