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丁張弓良女士的子女,將丁太生前珍藏的紙幣藏品參加拍賣會,舉行“丁張弓良收藏中國軍用鈔票”專場拍賣。由于藏品的“系出名門”以及不少藏品是中國軍用鈔票史上重要的珍罕的實物,學(xué)術(shù)份量重,拍品受到場內(nèi)外數(shù)百藏家的熱情追捧,三位拍賣師輪番上陣,現(xiàn)場高潮迭起,舉牌競價鏖戰(zhàn)竟逾12個小時,全場784件拍品成交率100%,總成交額達853.9萬元人民幣,創(chuàng)造了錢幣拍賣成交率的奇跡。
丁張弓良(1910~2003)女士祖籍浙江杭州,生于1910年6月29日,其父在清末時為江西縣官。在江西度過幼年時光,她回杭州讀小學(xué),后隨胞兄張璜赴上海,求學(xué)于文華女中和南洋英專,1931年在滬與江西籍丁心普先生締結(jié)連理。故有人親切地稱其為“杭州姑娘”,也有人稱她為“老表嫂”。
丁張弓良的丈夫丁心普先生曾任陳誠的機要秘書,擔(dān)任過中華民國的少將及“國大代表”。丁張弓良胞兄張璜,是家父馬定祥的摯友,也是中國著名的錢幣收藏家、鑒定家。丁張弓良因為受家庭的影響,及其本人生活的經(jīng)歷,再加上其胞兄張璜的熏陶和提攜,從20世紀(jì)50年代,逐漸開始收集中國錢幣,尤其熱衷“軍用鈔票”的收藏,最終成為中外著名的紙幣收藏大家。
1982年丁張弓良將其所著《中國軍用鈔票史略》贈給家父,由張璜自香港郵寄轉(zhuǎn)達。此書一到,我們父子倆當(dāng)即仔細拜讀。這是我第次見識到丁張弓良的收藏品,印象十分深刻。因此在1987年6月,在美國加州長灘市的“國際錢幣展銷會”上第一次見到丁張弓良時,像是久違的朋友,用杭州話交談歡暢,倍感親切。我們在會場里邊吃火腿與三明治,喝可樂,邊聊天,一聊就是兩個多小時,還意猶未盡。
我轉(zhuǎn)述家父對她贈書的美意及謝忱,并說:“收到書時家父曾表示,在您這本書里登載的有些軍用鈔票是他第一次所見。家父還曾對我說過,他生結(jié)識了很多收藏家,但收藏家大多是男性,而女性中據(jù)他所知只有您丁張弓良,真是難能可貴啊!”丁老太聽后哈哈大笑問道“是真的嗎?”
我又說,“家父在收藏中國紙幣方面,主要定在三個專題上,一是清代紙幣,二是辛亥革命紙幣,三是洋商客鈔。您為什么專門收集軍用鈔票?”她回答說:“這和我本人及家庭的經(jīng)歷有關(guān)吧。再說中國歷史悠久,如要收齊中國的所有紙幣,何止千萬,非我個人財力、精力可及。我一生經(jīng)歷風(fēng)風(fēng)雨雨,深感中國近代這段歷史的艱難與重要,而軍用鈔票最能反映這段歷史。這就是我重視收集中國軍用鈔票的起源。”
展銷會結(jié)束后丁張弓良到美國東部探親,我們又在紐約市唐人街一家香港餐館重聚。我向她請教了許多軍用鈔票的知識,她總是有問必答。當(dāng)時我正在美國編輯《珍藏》錢幣雜志,我提出請她擔(dān)任這本雜志的顧問,她欣然應(yīng)允,并再三囑咐:“你定要在海外辦好這份錢幣雜志,多多宣傳中華貨幣文化?!澳翘焖€盛情邀請我下次去加州時,一定要到她的寓所欣賞她的藏品。
同年11月,我去加州時,特地拜訪了她老人家。那天她取出幾本厚厚的“軍用鈔票”冊子讓我欣賞,后來還拿出了她集藏的江西省的紙幣、廣東省的紙幣兩本專冊,再讓我過癮,其中不乏珍品。
當(dāng)我看到那枚背面有孫中山先生親筆英文簽名的“中華民國軍用鈔票伍圓”時,我告訴她,當(dāng)年我父親在《中國軍用鈔票史略》書中看到此枚軍鈔的圖片時的情景,我父親說:“這張紙幣太珍貴了,這是我看到的唯一一張有孫中山先生親筆簽名的軍用鈔票,具有珍貴的文物價值?!彼犃诉@段話后顯得十分高興。
另外,我看到她藏有一張中華民國元年發(fā)行的“皖蕪軍政分府理財部軍用鈔票壹圓”鈔票時,我告訴她:“這張紙幣我父親也藏有一枚。”她顯得很驚訝,并說“我原以為這張紙幣存世只有我收藏的一張,想不到你父親也有,你父親的收藏真厲害!”她還告訴我,她收藏的這張紙幣,是她很早以前在展銷會上從一位老外手中買來的,這個老外不識貨,所以她以很低的價格得到了這件“寶貝”。
那天我告訴她,公司正在為我申請以“特殊人才”身份辦理移民美國的手續(xù),可能以后需要得到她的幫助,出一份資歷證明介紹,她一口答應(yīng)下來。后來不久,她以“臺北市錢幣學(xué)會”理事長的身份寫了一封英文推薦信。在她幫助下,以及美國錢幣學(xué)會、香港錢幣學(xué)會等的推薦介紹,使我順利地辦好了移民手續(xù),獲得了美國綠卡。
1990年12月,家父應(yīng)美國錢幣學(xué)會之邀訪美。我特地陪同父母親從紐約飛往洛杉磯拜訪了丁張弓良女士。兩老見面,興奮不已。她將其所有藏品悉數(shù)供家父鑒賞,當(dāng)家父看到那枚“中華民國軍用鈔票伍圓”時,贊不絕口。
然后,她對我父親說:“我現(xiàn)在馬上去拿一枚銅幣給你看看?!彼龔姆块g取出一個盒子,里面是一枚“江西辛亥大漢”銅圓。家父激動地說:“這枚‘辛亥大漢’銅幣是你哥哥(張璜)的,是真品。關(guān)于它的來歷我也曉得一些,它原先是住在上海的一位德國人漢南博士(漢南是專門收集中國銅圓的大收藏家)的藏品。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德國戰(zhàn)敗,凡是居住在中國的德國人都被遣返,他臨走前轉(zhuǎn)給令兄的。你哥哥在上海時,我就見過,所以非常熟悉。今天看到這枚銅圓,睹物思人,我想到了你的哥哥張璜。”
丁張弓良說,“馬老,你記性太好了,難怪我胞兄那么崇拜你……”
丁張弓良告訴我們這枚“辛亥大漢”銅圓的故事,她說,“一位美國收藏家得知我藏有這枚銅幣后,曾登門出價1000美元要求割讓,我沒答應(yīng)。過了兩周,不料他又寄來1200美元現(xiàn)金支票,再度懇求我將銅幣轉(zhuǎn)讓給他,我又婉拒了。因為我曉得,像這樣珍貴的國寶級的銅幣,不能再落到外國人手里了,所以我將支票退回了?!彼呐e動深得家父的贊賞。
在洛杉磯會面的那一天,他們還講到其他的愛好,兩老都特別癡迷京劇。丁張弓良說,她尤好唱青衣,當(dāng)即哼起了梅派(梅蘭芳)《蘇三起解》的幾句唱腔,我父親唱了楊派(楊寶森)的《空城計》四段搖板。丁張弓良說,她不但會唱戲,還會拉琴。家父也告訴她,他年輕時在杭州為了看“麒麟童”周信芳的戲,不惜將穿在身上的馬褂去當(dāng)鋪當(dāng)了,買一張票子。聽到父親的這段往事,丁張弓良開懷大笑。整個下午,他們在一起談錢、談戲那種不亦樂乎的情景,至今還歷歷在目。
家父所著《太平天國錢幣》一書,在1983年出版后,即設(shè)想撰寫一部《辛亥革命時期貨幣》專著,作為姊妹篇,但由于受到某些干擾,這部書的寫作計劃只能束之高閣,未能實施。
1991年,我由美國返滬,與家父的門生徐淵整理父親的遺稿,并憑藉家父生前的計劃,我們編寫出版一些錢幣專著?!缎梁ジ锩鼤r期貨幣》是父親生前非??释瓿傻囊徊恐鳎液托鞙Y于2000年便著手進行撰寫。在編著期間,我曾多次向老前輩丁張弓良請教,盡管她年事已高,仍給予熱情相助,甚至把許多從未公開發(fā)表的辛亥革命時期紙幣都無私地提供給我,在這本專著中公布于世。她還誠摯地囑咐我:“傳德,將來你出版這本書一定要用繁體字,一定要中英文對照,因為許多愛國華僑都要看的?!倍埞加?000年4月28日,以90歲的高齡為此書寫了一篇深有意義的序言。
丁張弓良是從臺灣崛起的錢幣收藏名家,和同時代的上海各名家相比,她的收藏路程較為舒坦。當(dāng)大陸正是“文革”時期,臺灣則是經(jīng)濟起飛,生活安定,她可以遠游四方,收集世界各地的珍品。
丁張弓良的長子丁介仁曾說:“媽媽的足跡廣涉中國臺灣、香港,還有日本、東南亞及美國等地。她遍訪圖書館、博物館、史料館、軍事機構(gòu),又訂閱各國的錢幣雜志,燈下深讀探究,鍥而不舍。”
多年來,丁張弓良每次去美參展,都是丁介仁當(dāng)汽車司機,陪她同住。介仁兄曾說:”雖然我不懂軍鈔,自信是個得力的好助手。母子倆在會場中談?wù)務(wù)f說,參觀攤位、交換藏品、交友討論、倒茶送水,為她效勞,辦些雜務(wù)瑣事,分享她滿載而歸的喜悅。這真是我們母子相處最珍貴的好時光!”
丁張弓良的長女丁介文曾表示:“我的母親是一位不平凡的女性。除了她在錢幣收藏的專業(yè)領(lǐng)域,出類拔萃的豪杰風(fēng)格之外,更是因為她的胸襟開闊,聰明能干,思維新穎,慈悲慧心。與她相處,不分長幼,不論親疏,都如沐春風(fēng),溫暖和煦”的確,T張弓良給人的印象就是這樣!
丁張弓良樂善好施,非常熱心公益,初到臺北的時候,她出資修建柏油路面,安裝路燈。當(dāng)鄉(xiāng)親鄰居們有任何的困難,她隨時都會出來幫忙。她一直保持年輕的心態(tài)。在她76歲時,開始學(xué)習(xí)使用計算機,津津有味,樂此不疲。她82歲時,毅然參加旅行團到中國大陸旅游12天,還登上了長城八達嶺一
1993年,丁張弓良因腦部微血管血栓,而失去部分記憶力及表達能力。同年8月移居美國,住新澤西州及加州,過著鄉(xiāng)居生活,安享晚年。直到2003年冬,她在加州寓所兒孫環(huán)侍中,安祥地與世長辭,享年93歲,四代同堂,福壽雙全。
2009年,在我的推薦和介紹下,丁張弓良的家屬同意將其多年來的收藏品全部委托中國嘉德國際拍賣公司拍賣,讓其收藏的軍鈔回歸祖國,了卻丁張弓良女士的遺愿。我在她近千件的藏品中選擇了一張頗有意義的紙幣,專門寫了篇文章,該文為《稀世珍品——孫中山親筆簽名的軍用鈔票》,介紹這枚稀世藏品。同時將我的忘年交丁張弓良女士與家父之間的情誼,以及紙幣的來龍去脈作了詳細介紹。
這張由孫中山先生親筆簽名的軍用鈔票,在2009年5月20日的拍賣會現(xiàn)場吸引了眾多收藏愛好者的極大興趣,該拍品起拍價為15萬元,一路飆升,最終以69.44萬元成交,幾乎是起拍價的5倍·掀起了這次拍賣會的高潮,創(chuàng)下了中國軍用鈔票拍賣的最高紀(jì)錄。這場專場拍賣會進行了12小時之久,784件拍品全部拍出,成交率100%,滿堂紅的拍賣紀(jì)錄創(chuàng)造了中國錢幣拍賣市場的又一個奇跡。
難怪家父生前曾說過:“丁張弓良作為一個女收藏家其本身就是一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