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究了25%吡唑醚菌酯乳油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的效果及對玉米生長發(fā)育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75、1 12g a.L/hm2一次施藥、兩次施藥對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效為58.89%—64.60%,增產(chǎn)3.19%—8.58%。25%吡唑醚菌酯乳油有利于促進玉米的生長發(fā)育,抗病增產(chǎn)效果明顯。
關鍵詞:吡唑醚菌酯;玉米大、小斑??;防效;增產(chǎn)
中圖分類號:S482.2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10)09—0075—02
25%吡唑醚菌酯乳油是德國巴斯夫公司合成并開發(fā)的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對子囊菌類、擔子菌類、半知菌類及卵菌類等植物病原菌有卓著的抗菌活性,并能促進作物生長發(fā)育,抗病增產(chǎn)。為了評價25%吡唑醚菌酯乳油對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效及增產(chǎn)效果,進行了田間藥效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供試藥劑為25%吡唑醚菌酯乳油,巴斯夫(中國)有限公司產(chǎn)品;對照藥劑為25%嘧菌酯懸浮劑,先正達有限公司產(chǎn)品。供試作物為玉米,品種為魯單50。防治病害為玉米大斑病(Hel—mInthosporium turdcum Pass.)、玉米小斑病(Hel-minthosporium maydis Nishik.&Miy.)。
1.2 試驗方法
試驗設在山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試驗農(nóng)場,土壤肥力中等,排澇和灌溉條件良好。前茬作物為小麥,玉米在6月17日造墑播種,施藥時玉米出苗整齊,長勢一致。
試驗設25%吡唑醚菌酯乳油75、112g a.i./hm2一次施藥和兩次施藥,25%嘧菌酯懸浮劑112g a.i./hm2一次施藥,空白對照,共6個處理。隨機區(qū)組排列,重復3次,小區(qū)面積60m2。玉米5—6葉期第一次用藥,每666.7m2施藥液量30L;玉米雄蕊抽絲期第二次用藥,每66607m2施藥液量45L。用HD-300型手動背負式噴霧器莖葉噴霧。
1.3 調(diào)查方法
第二次施藥后15天調(diào)查玉米大、小斑病的發(fā)生情況,每小區(qū)隨機5點取樣,每點取3株,調(diào)查全部葉片,記錄病葉數(shù)及病級,計算病情指數(shù)及防治效果,用鄧肯氏新復極差(DMRT)法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
病情分級標準為(以葉片為單位):0級:無??;1級:病斑面積占葉片面積的5%以下;3級:病斑面積占葉片面積的6%—10%;5級:病斑面積占葉片面積的11%—25%;7級:病斑面積占葉片面積的26%—50%;9級:病斑面積占葉片面積的51%以上。
藥效調(diào)查同時,觀察玉米生長勢、葉色以及抗倒伏情況,評價各處理對玉米的安全性。收獲前每小區(qū)五點取樣,每點取20株,調(diào)查株高、莖粗、穗位高、穗長、穗粗、穗數(shù)、空稈率、穗粒數(shù)、千粒重,收獲時測產(chǎn)。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防治效果
從表1可以看出,25%吡唑醚菌酯乳油對玉米大、小斑病有良好的防效。施藥量為75g a.i./hm2時,一次施藥、兩次施藥的防效分別為58.89%、59.52%,與對照藥劑之間差異不顯著;施藥量為112g a.i./hm2時,一次施藥、兩次施藥的防效分別為62.69%、64.60%,顯著優(yōu)于對照藥劑;同一劑量一次施藥和兩次施藥處理間的防效差異不顯著,兩個劑量處理間的防效差異顯著或極顯著。
2.2 對玉米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25%吡唑醚菌酯乳油75、112g a.i./hm2一次施藥和兩次施藥對株高、莖粗、穗位高無明顯影響。兩個劑量兩次施藥時,穗粗比空白對照增加0.05、0.04cm,穗長增加0.64、0.80cm,空稈率減少4.66、5.66個百分點,每百株增加穗數(shù)2.66、3.00穗,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2.3 增產(chǎn)效果 從表3可以看出,25%吡唑醚菌酯乳油75、112g a.i./hm2均可增加穗粒數(shù)、千粒重和產(chǎn)量,均以施藥兩次的效果最好,穗粒數(shù)較對照分別增加16.34、17.67粒,千粒重增加4.00、3.00g,增產(chǎn)幅度為8.31%、8.58%。
2.4 對外觀品質(zhì)的影響
目測觀察,施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處理區(qū)玉米葉色濃綠、光亮,籽粒金黃,外觀品質(zhì)好。
3 小結(jié)
綜上所述,25%吡唑醚菌酯乳油對玉米大、小斑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有明顯的促進生長作用和增產(chǎn)效果。田間應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可以選擇用量為112g a.i./hm2,在玉米5—6葉期和雄蕊抽絲期兩次施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