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遠到貴州銅仁縣參加一位遠房親戚的婚禮。沒想到,親戚的這次婚禮卻給我這個異鄉(xiāng)客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
親戚的家在銅仁的一個鄉(xiāng)場上,本來只有星期天趕場時才顯得熱鬧的一條不起眼的小街,這天顯得特別的熱鬧:沿街的道路上放著一長溜桌椅板凳,許多客人坐在那里邊喝茶水邊擺龍門陣(閑談),不時傳來陣陣歡聲笑語,小街立即呈現(xiàn)出生動的風采。
我一到親戚家,猛抬頭發(fā)現(xiàn)親戚家已是“舊貌換新顏”:門上火紅“喜”字格外醒目,屋內(nèi)粉刷一新。新郎像換了一個人似的穿著時裝,殷勤地忙著招待客人。
新郎見了我,顯得格外高興,把我引到新房內(nèi)。我倆親親熱熱地寒喧了起來。當我提出想看一看新嫂嫂時,新郎不慌不忙地告訴我“新娘還沒來。”我一聽,真有點摸不著頭腦,忙道:“開什么國際玩笑,今天你結(jié)婚,新娘不來結(jié)哪樣的婚?”在場的人聽到我倆的對話,不禁失聲大笑。我不知其理,反而詫異地問,他們?yōu)槭裁催@樣笑“我并沒說錯話,本來嘛,結(jié)婚哪能只有新郎一個人的?”新郎知道我還不懂當?shù)氐娘L俗,忙向眾人說:“各位,各位不要見笑,他是川東人不曉得這邊的規(guī)矩。常言說得好,不知者不為怪嘛,有哪樣好笑的。”新郎又擔心我會產(chǎn)生什么誤解,忙對我解釋道:“老表(對表兄弟的稱呼),不要生氣,你不懂這邊的風俗,新娘要到后半夜才去接,我們這邊叫接親,接親很好玩的。你看屋里頭這些東西,到時要全部送到新娘家的,你不妨也跟著去看看,好熱鬧的。”
不知不覺天已黑下來,新郎帶我到一個中年人面前告訴我:“你如果跟著去接親,讓他陪你,他是總管(操辦婚事的負責人)?!比缓笥趾涂偣苷f:“王老表是川東人,你晚上代我照顧一下?!笨偣苊Φ溃骸安坏K事,沒得關(guān)系,時間差不多了,該裝禮品了。老表哥你跟著我?!闭f著總管就叫來一幫年輕人,開始裝禮品。我怕鬧出笑話來,不敢上前幫忙,閑在一旁看他們操作。邊上放著一大堆的木盤和禮品,每一個木盤中放一兩樣禮品:有豬后腿,糖煙酒,新娘的新衣褲襪鞋等等,放滿了一屋子,足有二十來個木盤。收拾停當,就準備去接親了。
子時剛過,在總管的號召下,每人拿起一個木盤,跟著新郎和總管出門接親去了。我空著手跟著總管,夜幕中我們這一行人有說有笑不知不覺地到了新娘家的大門外。
在新娘家大門外,接親人中有人燃起了鞭炮。乒乓乒乓驚動了一些街坊鄰居,不少人披著衣服開門來看熱鬧。再看新娘家卻不開門,這是怎么回事?難道她家不知道自己的姑娘今天要出嫁?接親的人都來了,為何又不開門7我正在納悶,只聽新郎在喊開門,連喊幾聲也不見動靜。我好奇地問總管:“總管哥。這是為哪樣,為哪樣她家不開門,是不是有變故了?總管回答是”老表哥,沒得事,戲剛剛開場,等等吧,會開的。新郎這時仍在喊門。
好半天總算聽到屋內(nèi)有回話聲傳了出來,語言極不友好,像吵架一樣:“是哪個,深更半夜的喊哪樣門,不讓人睡覺了。討厭!”我此時真的為我的親戚新郎擔憂了。只聽新郎忙賠禮說:“對不起,深更半夜來打擾你們了,我是來接親的,還望大姐把門打開,讓我們進來?!薄斑M來沒得這樣便宜,我問你,你喝過董(懂)酒沒得,連開門的規(guī)矩都不懂?!彪y道開個門還得有規(guī)矩?不是講得明明白白是來接親的嘛!我還在納悶,總管告訴我:“這是第一關(guān),這叫開門封,只要把紅包塞進去,門自然會開的,這是新娘家擺架子,人家把姑娘養(yǎng)這么大,會讓你輕輕松松地接走?”聽來似乎也在理,可為什么要搞這樣復(fù)雜,我真不明白。
再看新郎,此時他將早已準備好的紅包從門縫中塞了進去,大約有好幾個。隔了一會,只聽門內(nèi)傳出話來:“看來還懂規(guī)矩,等我來開門。”只聽吱呀一聲,大門總算被“喊”開了。門開了,我們接親的人正準備將禮品送進屋,不料,麻煩又來了。只聽“慢點進屋頭,等看了禮品再說?!蔽颐柨偣埽骸霸趺椿厥?,送禮給她家還不高興,還得看了再說?!翱偣芑卮鸬馈边@個你又不懂了吧,這是第二關(guān)叫過禮。禮品不多或者不齊她家不會收的,要重新準備。不過,今天問題不大,都準備全的,讓她們過好了,過禮的是她家老人?!罢f著只見幾位上了歲數(shù)的老人,用手電筒的光對禮品逐一過目,然后圍攏在一起商量,大概是收還是不收,或者還有什么要求。大約十來分鐘,其中一位老人說話了:“可以了,真是麻煩大家了,請到屋頭坐?!敝钡酱藭r,我們才算真正跨進了新娘的家。我看了一下表,前后有兩個小時左右。
進了屋,新娘的家人忙著給我們搬凳、遞煙、倒茶水,忙得不亦樂乎,和剛才喊開門和過禮的情形,完全不同。
落坐后,再看新郎此時卻被一幫女子將他圍在中間:你推來我推去。更好笑的’是,不知哪個女子把新娘也拖了進去,把他們兩位新人搞得暈頭轉(zhuǎn)向,不斷求饒。新婚的喜氣給新娘家增添了不少光彩,熱鬧非凡。歡快的笑聲似乎要將屋墻沖破。直到新娘的母親過來為新郎新娘求情,他倆才得以解脫。
新郎看我坐在一旁,忙過來和我打招呼:“王老表,怎么樣,感覺如何?”我此時正沉浸在他們的歡樂之中,忙答道:“好熱鬧呵,有趣的很。”我問他何時動身,他說“還有一段時間,得吃了東西再走?!边@時新娘家的人端來了湯圓,每人一碗。我正要動口(經(jīng)過這么長的一段時間,肚子還真有點餓了),總管過來告訴我:“老表哥,慢點吃,湯圓芯子名堂多得很,有包辣椒的,有包鹽巴的,有包硬幣的,稍不注意要上當。這是第三關(guān),叫整憨姑爺?!惫挥腥嗽诤啊蔽页缘桨}巴的?!敖又奥曀钠?。新郎吃到個包辣椒面的,好在貴州人吃慣了辣椒還抗得住。
眼看天已進入拂曉,總管忙起身和新娘家老人打招呼,該到動身的時候了。此時新娘和養(yǎng)育她的父母親依依惜別,只見老人遞給新娘一把新雨傘。我不知何故,也不好去問,新郎和二位老人作別后,背著新媳婦離開了家。
新娘在新郎的背上打開了雨傘,斜靠在肩上,我似乎明白了一點雨傘的作用:也許是怕新娘回頭看時會產(chǎn)生一種心酸感吧。
路上,我又問總管為什么不等到天亮才動身?總管說“拂曉動身,我們大家都會迎來新的曙光,對他倆是一個好兆頭,越走越亮,小日子會越過越紅火?!笨刺爝呉荒ㄊ锕庹蛭覀冇瓉?,新的一天開始了……
這事兒如今已過去三十多年了,因路途遙遠,我再也沒到過貴州銅仁,不知那新奇有趣又有文化底蘊的迎親風俗是否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