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記憶,一縷永遠(yuǎn)的飯菜香。
上個世紀(jì)六十年代是我成長的年代,不是說我生在那個年代有多么的榮耀或多么的苦難。只是那段母親給我“留菜”的記憶,使我倍感溫馨和難忘。這種母愛一直伴我走過幾十年的風(fēng)雨。
之所以對“留菜”情有獨鐘,是因為“留菜”在我成長的年代,是疼愛親人的親密舉止。不管是在外玩耍的孩子、讀書的學(xué)生,還是在外工作的父親趕不及回家吃飯,母親總是二話不說,一定會預(yù)留一些飯菜。等我們回來后,母親還會熱飯熱菜,讓我們吃的舒服。
記得有次,我的舅父回老家探親,從南方帶來一些香蕉,那時候,香蕉是非常稀罕的,別說見過吃過就連聽都沒有聽說過。嘴饞再加上好奇,我和弟弟都巴望著多吃幾根。就看母親掰下一根香蕉,其余的都放在一個泥缸里(其實就六根香蕉),然后把掰下來的一根香蕉用菜刀切成兩截分給我倆,弟弟不解地問母親,“為什么要留下幾根呢?給誰吃呀!”母親說:“你哥哥姐姐還沒有放學(xué),讀書學(xué)習(xí)也很辛苦,應(yīng)該給他們多留幾根呀!以后再有好吃的娘也會留給你們的?!鄙钍苣赣H的影響,直到現(xiàn)在,我雖然很少去“留菜”了,但卻養(yǎng)成了非常樂意分享好東西給家人的習(xí)慣。
跟我同齡或比我年長的人大概都有這樣“留菜”的記憶。當(dāng)今天再次談起,似乎有點老黃歷了,而這種“留菜”的情景,也早已停留在二十世紀(jì)。不過,偶爾想起還是有甜甜的記憶。也許在我成長的年代“留菜”的觀念深植在我的腦海里。自覺不自覺的成為了生活的習(xí)慣。凡事我都喜歡留一點給別人,習(xí)慣和別人分享,以至,當(dāng)我看到親人和朋友給我留下小物件,哪怕是飯菜,不知不覺便回想起當(dāng)年母親對我的親情……
其實,人與人之間所求的,不正是留一點給別人的那份關(guān)愛與疼惜嗎?不要小看了“留一點”的力量這往往就是他人感恩的源泉,溫暖便由此而生。留一點給別人,就是要別人也懂得分享這份“留”的真心真意。把“留一點”傳遞給別人,別人也會留一點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