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學出身名門師從“玉面虎”
看周恩來的資料,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他是共產黨內難得一見的“武林高手”!其武術授業(yè)恩師竟然是電影《武林志》中的頭號大俠“東方旭”。
“東方旭”是電影中的化名,其原型是足可與津門大俠霍元甲比肩的韓慕俠,綽號“玉面虎”。
周恩來在天津南開學校就讀時,對武學產生了濃厚的愛好。當時韓慕俠正開設武館,周恩來遂拜韓為師,學習“形意八卦”。因為學拳,周恩來與韓慕俠建立了誠摯的友誼。周恩來曾為韓慕俠的武館寫下了“韓九師堂”四個字。
后孫中山在黃埔開辦軍校,周恩來任軍校政治部主任,而韓慕俠則被聘為黃埔軍校首席國術教官。師徒再度重逢,免不得相互切磋武藝,此時韓慕俠已成為當時七大武林高手之一,和精武大俠霍元甲齊名,周恩來再度學藝,受益終身。而韓慕俠對周恩來也十分尊敬,他曾感慨地說:“翔宇(周恩來字翔宇)年少志高,深謀遠慮,我教他怎樣強身,他卻教我怎樣做人。”
指導“特種部隊”
1927年11月,周恩來組建了著名的“特科”。特科分為總務科、情報科、行動科、交通科四個科。在特科秘密工作學習班上,由周恩來親自講授如何保衛(wèi)自己、打擊敵人的基本方法。
其中的行動科又叫“紅隊”、“紅色恐怖隊”,俗稱“打狗隊”,這是一支超小型的精銳“特種部隊”,其主要任務就是懲治叛徒特務首惡,配備有手槍、炸彈、化學催淚彈等,武力搶救被列為“紅隊”的首要練習項目。
周恩來既是課堂上的武術教師,又扮演實踐中的“武林高手”角色,經常親自指揮紅隊,搶救被捕同志,鎮(zhèn)壓叛徒特務,先后處決了叛徒何家興、戴冰石、白鑫和國民黨特務頭子王斌、馬紹武等人。因為當時周恩來的化名叫“伍豪”,所以他的特科行動被稱為“伍豪之劍”。蔣介石曾對戴笠說:“假如我們抓住了周恩來,整個共產黨就會垮臺?!?br/>
酒量鎮(zhèn)住許世友
在共產黨的隊伍里,武功最高的人當屬許世友,他的功夫是正宗的少林功夫,老師為云游武僧林子金。單個交手,沒人不怕他,尤其是在酒桌上,許世友不灌趴下幾個人是不肯罷休的。但許世友酒桌上獨獨佩服一個人,那就是周恩來。
兩人比酒量時,許世友豪氣沖天,一氣干完一瓶,周恩來不動聲色地陪著他干了一瓶。兩人喝第二瓶時,
許世友勉強喝完,倒地而醉,而周恩來仍是不動聲色,打開了第三瓶,都是“武林高手”,雖未直接過招,但許世友心里明白,在周恩來面前,他甘拜下風。
武林高手行走江湖的“絕招”
周恩來這位深受武學浸染的“大師”有著從事地下工作的不少江湖“絕招”。
首先看“住”。他經常變換住所,最長不過一個月,往往只住半個月。因為從鄰居注意到消息傳開起碼要幾周的時間,兩周換個住所就最安全。而且,每換一個地方,周恩來就改一次名字,從不疏忽,尤其是知道周恩來住所的人員嚴格控制,從不超過兩三人。
再看其“行”。由于社會上認識周恩來的人太多,所以他把外出的時間嚴格控制在清晨5點至7點和晚上7點以后,此外,周恩來異常細心,他對上海的街道布局、交通走向和人流狀況都事先進行過仔細研究。外出時盡量不走主要交通要道,從不搭乘公共交通,只走弄堂小巷,而且從不到公共場所。
再看其“貌”。見過周恩來的人往往過目不忘,因此他外出時必仔細化裝。他通常以商人的面貌出現(xiàn),尤其又留起了大胡子,使熟人很難辨認,因此黨內很多人又稱其為“胡公”。旁人聽了以為他姓胡,不知指其貌。
正因為這些眾多細節(jié)所構成的“絕招”,使得對手們怎么也找不到他的蹤跡。(摘自《人物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