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根全
(浙江瑞峰建設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5)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fā)展,地下室的工程越來越多。但地下建筑的施工卻遇到一些問題,因地下防水的需要,地下室的混凝土一般為抗?jié)B混凝土,而由于地下室的結構特點,很容易產生混凝土裂縫。地下室大體積混凝土有如下特點:(1)混凝土強度高,水泥用量大,因而收縮變形大;(2)幾何尺寸大,內部熱量積聚迅速,溫升快,而外部卻散熱快,易形成高溫差;(3)工程量大,施工連續(xù)性強,不易控制。
本文通過對杭州慶春路某工程地下室共一層建筑面積10600 平米大型地下室的施工技術和措施的分析、研究和相關原理的應用進行一些總結,以期能為類似施工項目提供經(jīng)驗和幫助。
1.1 溫差的形成及其影響在混凝土結構中,引起溫度變化的熱量主要源于水泥的水化熱。高層建筑的地下室(基礎)很多采用了大體積混凝土澆灌。大體積混凝土內部由于水泥水化產生的熱量無法向外傳播散熱,致使內部溫度升高,而外層的混凝土由于散熱較快與環(huán)境溫度相差不大,形成內高外低的溫差,當內外溫差大于等于25℃時,溫度應力就會突破混凝土約束應力,混凝土就會產生裂縫。該裂縫會逐漸發(fā)展,甚至是穿透性的。
地下室大體積混凝土基礎中,混凝土強度級別較高(一般都高于C30),水泥用量大,因此混凝土在初凝過程中會有大量水化熱產生?;炷潦菬岬牟涣紝w,又由于地下室底版幾何尺寸巨大,這些熱量不易及時排出而積聚,導致了其內部溫度迅速升高(最高時可達70~80℃)。相反,在構件表面,則由于散熱條件良好,溫度保持較低水平,這樣就出現(xiàn)了內外溫差。這種相對的"內脹外縮"對混凝土表面產生拉應力,當它超過混凝土拉伸極限1~1.5×10-4,裂縫就產生了。
1.2 混凝土收縮變形及其影響(1)化學收縮?;炷劣不^程中,水泥要發(fā)生一系列化學變化,稱之為水化,但水化生成物體積比反應前物質總體積要小,這種收縮,我們稱之為化學收縮;(2)混凝土的干收縮。干收縮是由于混凝土內部吸附水蒸發(fā)引起凝膠體失水產生緊縮,混凝土的干收縮取決于周圍環(huán)境的濕度變化。在大體積混凝土中,當這種收縮由于內外環(huán)境不一致而使混凝土構件表面拉應力超過其拉伸極限時,導致了裂縫的產生。干燥收縮主要是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表面水分蒸發(fā)過快、水泥石干燥收縮造成的。現(xiàn)在城市的工程一般都采用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為了保證其流動性及和易性,水泥用量較多,單位用水量大,砂率高,使混凝土產生干縮裂縫的可能性大增。這種裂縫較小,大部分呈網(wǎng)狀。
1.3 地基的不均勻沉降及其影響基礎設計的主要依據(jù)是工程地質勘察報告。任何一個地質勘察,其結果都是近似的。當設計假設模型與地質實際不符等情況出現(xiàn)時,都很可能出現(xiàn)不均勻沉降。同時,由于上部建筑物荷載不同,也產生不均勻沉降。這種不均勻沉降對混凝土就產生拉應力,當應力超過混凝土極限拉伸值時,導致裂縫產生。這種裂縫一旦出現(xiàn)則比較嚴重,可能危及安全和使用等功能。沉降收縮裂縫產生的原因是混凝土澆搗后,骨料顆粒沉落,水分上升,受到鋼筋、予埋件、或大的粗骨料阻擋,而使混凝土互相分離,使混凝本身組成的材料沉落不均造成開裂,該裂縫為中間寬、兩端窄的水平裂縫,多產生鋼筋密集、截面變化較大的部位。
2.1 控制混凝土選材和配合比,摻加外加劑,減少水泥用量和用水量,降低水化熱和收縮變形。普通硅酸鹽水泥早期強度高但水化熱大;礦渣水泥雖然比普通水泥比熱低,但泌水、干縮現(xiàn)象嚴重,且后期硬化收縮也大;火山灰水泥后期收縮較大,同時經(jīng)濟效益也不合算。通過比較我們選擇了粉煤灰水泥。
另外,我們還采用了外加劑LN-800N 和膨脹劑HEA,這在相當程度上減低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降低了水化熱,也使混凝土得到補償收縮。
2.2 調整鋼筋配置方案,增設溫度傳遞分布筋,將混凝土內部熱量及時傳遞出來,防止內部熱量積蓄。
在配筋設計上,建議設計院在配筋率不變情況下,采用上下皮配筋差異方案,即底皮鋼筋在無柱板帶上無論縱橫都采用Φ25@150,在有柱板帶處上下皮筋均采用Φ25@130。由于混凝土有1米厚,考慮到散熱速度,我們在底皮鋼筋和頂皮鋼筋之間設置了Φ25,溫度分布筋,每平方米1 根,上下采用搭接焊,將原來Φ28@200配筋方案徹底放棄了。這種上下錯位分布,減小鋼筋直徑,加密鋼筋間距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混凝土收縮,上下搭接的的連通鋼筋能快速把中間熱量傳遞出來,減小裂縫產生的比例。
2.3 合理設置后澆帶,減少早期不均勻沉降、放松約束程度。
不均勻沉降主要由地基地質和上部建筑荷載不一引起,由于地下室面積大,我們在主樓與輔樓相交接的位置設置了3 條后澆帶。同時,由于主樓地下室沿邊狹長,我們在相應位置設置了后澆帶,這樣,有效地減少了工程早期可能不均勻沉降所產生的裂縫,也對整個底版放松了約束,同時還減少混凝土澆筑長度引起的蓄熱量,減少溫度應力,對裂縫的預防和控制擴展起到了相當?shù)淖饔谩?/p>
2.4 采取措施加強養(yǎng)護,對溫度進行嚴密監(jiān)控,防止出現(xiàn)較大溫差。
施工(底板混凝土澆筑)控制在4月底完成,避開了暴曬和炎熱天氣。在養(yǎng)護上,我們從澆筑完開始,配4個專人養(yǎng)護,輪流值班。為了保證已澆好混凝土表面散熱速度不至于過快,在其表面我們鋪蓋了草袋,并在草袋上再蓋上尼龍薄膜,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使之緩緩降溫,將養(yǎng)護期延長至15 天。
2.5 溫度裂縫的預防措施
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應在一天中氣溫較低時進行;優(yōu)先采用水化熱較低的水泥;在保證混凝土強度等級的前提下,使用適當?shù)木從郎p水劑,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以減小水化熱;摻用外摻料,如摻用粉煤灰,不僅可取代部分水泥,減少水用量,還可改善混凝土的可泵性等;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溫度,例如防止太陽直接照射砂石料,向骨料噴水(井水更好),加冰塊冷卻原材料等;在澆筑時采用分層澆筑,控制澆筑厚度和進度,以利散熱;合理地設置后澆帶;控制澆筑溫度,如澆筑混凝土時投入適量毛石、蠻石(粒徑達150mm 的大骨料),以吸收熱量,并節(jié)約部分混凝土材料,但在這種混凝土中,"毛石塊"不應大于總體積的20%~30%;預埋冷卻水管,用循環(huán)水降低混凝土的溫度,進行人工導熱。循環(huán)水是通過管道系統(tǒng)泵入的,以井水為最好;澆筑完畢后,應及時進行覆蓋保溫,加強養(yǎng)護;模板可減緩混凝土表面散熱,減小混凝土內外溫差,從而減少混凝土的溫度裂縫,因此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后,不要急于拆模,最好7d 后拆模。
2.6 干縮裂縫的預防措施
選用收縮量較小的水泥,盡量采用中低熱水泥或粉煤灰水泥;混凝土的干縮受水灰比的影響較大,水灰比越大,干縮越大,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中,應盡量控制好水灰比的選用,同時摻加合適的減水劑,減少水的用量;外加劑與摻合料應選擇得當,應選擇收縮小的外加劑與摻合料;避免雨中澆筑混凝土;做好早期的養(yǎng)護,及時地保溫、保濕;混凝土澆筑完畢后不要急于拆模。
2.7 沉降收縮裂縫的預防措施
在滿足泵送和澆筑的前提下,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單位用水量,盡可能減小混凝土塌落度;摻加適量的外加劑改善混凝土性能;控制混凝土攪拌時間,防止攪拌時間不均勻造成混凝土前后物理性能相差較大;加強混凝土的搗實;在澆筑過程中下料不能太快,防止混凝土堆積而造成振搗不充分;對于斷面相差大的結構物,先澆灌較大、較深的部位,置2-3 小時,然后與較薄斷面一起澆灌;進行第二次壓抹或初凝前進行二次振搗。
通過對地下室混凝土裂縫的產生原因分析,可知混凝土裂縫的產生可以控制和預防的,具體施工中還要靠施工術人員多觀察、多比較,出現(xiàn)問題后多分析、多總結,采用多種預防處理措施,對混凝土裂縫實施有效控制,提高混凝土施工技術水平,保證工程質量。
[1]吳喜峰.混凝土裂縫的預防與處理[J].內江科技,2007(11):122-123.
[2]陳進喜.淺談混凝土裂縫的形成原因及其控制對策[J].中小企業(yè)科技,2007(10):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