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清麗
(中國礦業(yè)大學外文學院,江蘇徐州 221116)
評價理論在外交演講話語分析中的應用
——以美國總統(tǒng)訪華演講為例
柴清麗
(中國礦業(yè)大學外文學院,江蘇徐州 221116)
在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評價理論為人際意義研究提供了新的詞匯語法框架。該理論關注語篇中可以協(xié)商的各種態(tài)度,在學術界經常被用作話語分析工具。本文從評價理論出發(fā),對美國總統(tǒng)訪華演講進行分析解讀,進而揭示評價理論對該類語篇進行話語分析的重要作用。
評價理論;外交演講;話語分析
早在半個多世紀前,Harris就提出了話語分析 (discourse analysis)這一概念[1]。從那以后,許多學者就致力于研究探索話語分析的工具,目前 Hasan的體裁結構潛勢分析,Fairc lough的批評話語分析等系統(tǒng)功能語法理論的應用最為突出。然而傳統(tǒng)的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忽視了語義系統(tǒng)層面的評價,如對人際功能的研究就主要集中于語氣系統(tǒng)和情態(tài)系統(tǒng)等語法層面。20世紀90年代初,M artin等人在 Halliday人際功能研究的基礎上,將研究重心從小句階語法轉向詞匯層,對語篇/說話人表達、協(xié)商特定的主體間關系的語言資源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人際意義研究框架,建立了評價理論。
本文所選語料美國總統(tǒng)訪華演講屬于典型的外交演講,在該類語篇中,演講者和聽眾有意識地參與到一種有效的互動活動中,被認為是一種特殊的對話現(xiàn)象[2]。為了和聽眾達成共識,產生共鳴,最終達到交際目的,該類演講中蘊含不少表達演講者態(tài)度的評價性資源。因此本文擬從評價理論出發(fā),以布什 (2002)和奧巴馬 (2009)訪華演講為分析語料,揭示該類語篇中態(tài)度類評價性資源的分布狀況以及演講者是如何通過語言手段實現(xiàn)其態(tài)度意義的。
評價理論,又稱評價系統(tǒng),是在語篇語義學層面表達人際意義的三個系統(tǒng)之一,它關注說話者/作者對人物、地點、事物、事件、現(xiàn)象等的肯定或否定的態(tài)度,及如何協(xié)商、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和立場[3]。由此可見,該理論主要通過評價語篇中所涉及的人、事物、情感及行為,從而表明立場,與讀者/聽眾建立良好的關系。評價理論把評價性資源按語義分為態(tài)度 (attitude)、介入 (engagem ent)、級差 (graduation)三個子系統(tǒng)[4]。態(tài)度是評價系統(tǒng)的核心,較為關注語篇中表達態(tài)度的情感(affect)、判斷(judgem ent)和鑒賞 (app reciation)的評價性語言,以及一系列把語篇的命題和主張人際化的資源。介入與態(tài)度的源頭有關,包括表明語篇和作者的聲音來源的語言資源。級差則是指態(tài)度的強烈程度,不局限于任何一個子系統(tǒng),而是跨越整個評價系統(tǒng)。本文主要從態(tài)度子系統(tǒng)出發(fā),對外交演講語篇中的態(tài)度語言展開評價性分析,故在此主要介紹表達態(tài)度意義的三類評價性資源:情感、判斷和鑒賞。
情感資源涉及人們正面或反面情感的表達,如高興/痛苦,自信/擔憂,感興趣/厭煩等一系列人的情感,通常由心理反應過程來實現(xiàn)。說話人通過情感類語言資源來表達事件或現(xiàn)象對他們情感上的影響。判斷是指一系列由制度確定的規(guī)范對人們行為的肯定和否定的評價,如贊美 /批評,表揚/譴責等。判斷可分為兩類:社會尊嚴 (social esteem)和社會約束 (social sanction)。社會尊嚴往往不以法律文書或道德準則為衡量標準,而社會約束則通常依據國家或教廷的已形成的法律制度的書面條文,表揚或譴責某種行為。對事物的鑒賞可以從反應 (reaction)、構成(composition)以及估值 (valuation)三個角度入手。反應指人們對事物的反應,構成指事物的構成,而估值則指該物的價值。換言之,鑒賞屬于美學范疇,是對事物及各種現(xiàn)象的評估,如 attractive,sp lendid,repulsive,harmonious,disorganized。
總而言之,評價理論可以應用于語言系統(tǒng)層面的分析,可以對作者/說話者的言辭進行解讀,進而了解作者/說話者的立場或態(tài)度,實現(xiàn)話語的人際意義,下面以兩篇美國總統(tǒng)訪華演講為語料,運用評價理論態(tài)度子系統(tǒng)就其中的態(tài)度意義進行分析。
本文應用態(tài)度系統(tǒng)理論框架對美國前任總統(tǒng)小布什(2002)及現(xiàn)任總統(tǒng)奧巴馬 (2009)的訪華演講稿進行了數據統(tǒng)計分析,同時結合定性分析的方法就相關數據進行了討論。在標注態(tài)度資源時,以態(tài)度意義為單位,涉及到詞、詞組及句子(如演講中的排比句體現(xiàn)了鑒賞的子范疇“組成”,一個排比句記為態(tài)度意義一次)。表達態(tài)度意義的各類語言資源的統(tǒng)計數據如表1所示,情感、判斷和鑒別意義的語言資源占所有表達態(tài)度意義資源的比例 (取平均值)分別為 44.17%,3.43%,52.41%。由此可見,此類外交演講語篇中的態(tài)度意義主要通過鑒別 (占一半以上)表達出來,其次是情感意義。據此可以推斷外交演講中演講者較為注重情感的表達及對客觀世界價值的評價,這與此類外交演講語篇的特點有重要關系。綜觀各國領導人的外交演講,地點往往選擇在大學校園,演講內容主要包括對大學及訪問國的評價、兩國關系、演講者所屬國的文化價值觀等幾個方面。所以當涉及到對大學及訪問國的評價時,演講者自然會使用較多鑒別意義的評價性資源。同時鑒于此類演講的主要目的在于增進兩國人民的友誼,情感意義的表達容易與聽眾產生情感共鳴,促成在演講過程中建立和諧的對話關系。而評價人們行為的判斷意義詞匯在該類外交演講中使用較少可能是因為此類演講不同于評論性演講,重心不在于評判行為,而是重在表情達意,建立良好關系。
表 1 情感、判斷和鑒別占兩篇演講稿中所有態(tài)度資源的比例
情感意義關注的是評價者的心理感受,是評價者對被評價物表達態(tài)度的最直觀的一種方式。說話人通過邀請聽眾分享他對某事物或現(xiàn)象的情緒反應,從而達到情感的共鳴。情感共鳴建立后,聽眾“有可能對說話人的位置所蘊含的更廣泛的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東西持開放態(tài)度”[4]。在所分析的兩篇美國總統(tǒng)訪華演講中,情感意義資源所占態(tài)度意義資源的比例較高,且主要集中于開始致辭、結束語以及宣揚美國人民的文化價值觀部分。演講開始部分,如以下 (1)(2)(3)句,兩位總統(tǒng)通過 thank,honor,excited等情感性詞匯向中國人民 (在此主要是中國大學生)傳達他們訪問中國并在大學演講的欣喜之情和感謝之情,為接下來的演講營造友好和諧的氛圍。
(1)V ice President Hu,thank you very m uch for your kind and generous rem arks.(Bush,2002)
(2)It is a great honor (+affect)fo r m e to be here in Shanghai…(Obam a,2009)
(3)This ism y first tim e traveling to China,and I’m excitedto see thism ajestic country.(Obam a,2009)
(4)Another Chinese textbook,pub lished just last year, teaches that special agents of the FB I are used to“rep ressthe working peop le.”(Bush,2002)
經分析統(tǒng)計,兩篇外交演講中積極的情感意義的表達都占到 90%以上,但當小布什論及中國教科書中有關美國欺凌弱小以及關于美國聯(lián)邦調查局欺壓工人階級的描述時,如(4)句,使用了 bu llying,rep ressing,rep ress三個負面情感詞匯,盡管用引號表示轉述的是教科書的內容,事實上也流露出了他對這種論述的不滿情緒。與奧巴馬演講相比,小布什演講中的負面態(tài)度詞匯較多,筆者認為這可能與小布什當政時“對抗為主,緩和為輔”的對華政策及個人對華態(tài)度有關。
態(tài)度系統(tǒng)中的判斷指對人類行為肯定和否定評價的意義,作判定時,會涉及到行為是否有道德,是否符合法律規(guī)范,是否值得贊揚還是應給予批判,是否有能力和韌性,是否誠實可信,是否正常等等[5],最終會涉及到對人的性格和本質的判定。表1顯示分析語料中判斷意義的表達較少,僅占 3.43%,這與該類演講所屬語類的特點有密切關系。眾所周知,人們的行為受各自所處的文化背景和意識形態(tài)所影響,因此在不同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導向下,人們處理某些問題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而像美國總統(tǒng)訪華演講這類外交演講目的性較強,旨在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因此關于行為判定的表達使用較少也就不難理解了。通過分析兩篇演講中的判斷性詞匯,兩位總統(tǒng)在宣揚本國文化價值觀及評價兩國關系時運用了肯定的判斷詞匯,如例(5)小布什在講述美國人設計自由女神像時,用 w ith great care投射出美國人民對“自由”的重視,同時也表達了對該行為的肯定之意。再如例 (6)小布什對美國法庭的評判,用 honest和 independent對美國的司法體系進行了褒獎,前者是對社會許可的判斷,與誠實有關,后者 independent與社會尊重中的韌性相關。同樣,例 (7)中 cou ld create折射出對兩國貿易往來效益的肯定,這與社會尊重中的是否有能力相關。
(5)…the Statue of L iberty,was designed{w ith great care}(+judgem ent)(Bush,2002)
(6)Our courts are honest(+social sanction:veracity) and independent(+judgement).(Bush,2002)
(7)This trade{cou ld create}(+judgem ent)even more jobs on both sides of the Pacific,…(Obam a,2009)
鑒賞,即對事物價值的鑒別,主要可通過事物的質量、復雜性及社會常規(guī)進行評價。鑒賞意義詞匯在兩篇外交演講稿中所有態(tài)度意義資源中所占比例最大,鑒賞的對象也主要涉及演講所在大學、中國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美國及美國的文化價值觀??偟膩碇v,贊美之情、肯定之意貫穿于整個演講過程,如例(8)和例(9)分別表達了對清華大學及中國古跡長城、故宮等的贊美,這樣易于激發(fā)中國聽眾的自豪感,同時在演講開始拋出友好的橄欖枝,有助于營造良好的對話氛圍。例(10)中的 am azing則顯示了小布什對美國人民志愿義務服務精神的贊揚,實質上也是在宣揚美國社會的價值觀。同樣,奧巴馬在談到中美兩國關系時(見例 (10)),用了 positive,constructive等詞闡釋了中美關系自兩國建交以來的進展。根據M artin(2005),以上談到的 am azing屬于鑒別中的反應范疇,例 (8)(9)(11)中的鑒賞詞匯皆屬于鑒賞中的評估范疇,除此之外,組成范疇在兩篇外交演講中特別是奧巴馬的演講中出現(xiàn)多次,具體表現(xiàn)為排比句的使用,如例 (12),句式整齊,論證有力,這可能與他個人的演講風格有一定的關系。組成是朝向語篇的,用于描寫一個事物或現(xiàn)象的復雜性和細節(jié),與對順序的認知有關[5]。
(8)The standards and repu tation of this university are known around the wo rld.(Bush,2002)
(9)I’m eager to see those ancientp laces that speak to us from China’s distant past.(Obam a,2009)
(10)An am azingnum ber nearly half of all adu lts in A-m erica vo lunteer tim e every week to m ake their comm unities better…(Bush,2002)
(11)Today,we have a positive,constructiveand comp rehensive relationship that opens the door to partnership on the key global issues of our tim e.(Obam a,2009)
(12)(Ou r cooperation)m ust be roo ted in our peop le—in the studies we share,the business that we do,the know ledge that we gain,and even in the sports that we p lay. (Obam a,2009)
(13)Neither of these is true and while the books m ay be leftovers from a p revious era ,they are m islead ing and harm ful. (Bush,2002)
在上文分析表達鑒賞意義的資源時,主要講的是積極的鑒別性詞匯,這也是外交演講的顯著特點,積極肯定的情緒及鑒別表達占主體。當然演講中也有極少數的消極的鑒別類評價資源,如小布什在談到中國教科書對美國及聯(lián)邦局的評價時,同上文分析的負面情感資源一樣,一些負面的鑒別詞匯應用其中,如例 (13),他推測那些教科書可能是 leftovers from a p revious era,并且斷定它們是誤導人的、有害的,這些詞匯再次揭示了小布什的態(tài)度和立場,但是再進一步分析,句中的 m ay be兩個詞其實也是別有用心,這其實已經涉及到了評價第二個子系統(tǒng)介入的范疇,通過對話意義的擴展,表明那種判斷可能與中國以前不了解美國有關(暗指現(xiàn)在中國已經對美國的態(tài)度不同了),進而緩和兩國在這一事件上的沖突,這也體現(xiàn)了演講者在表達態(tài)度意義時巧妙運用了評價性詞匯。
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外交演講語篇,特別是國家領導人外交演講中態(tài)度意義的表達多以情感和鑒賞意義的方式進行傳達。這表明了國家首腦及外交使者較為關注情感世界和物質世界,通過情感的表達及對訪問國的積極評價促進雙方良好關系的建立,進而達到外交目的。但是在此類外交演講中,由于兩國意識形態(tài)的不同,演講者訪問時的背景及外交政策的不同,所以演講中自然也會流露負面的態(tài)度意義,但其比重必然很小。再者,本文在態(tài)度子系統(tǒng)理論框架下的分析也充分表明了運用評價理論解讀外交演說語篇,有助于理解演說者的意圖和目的以及他是如何和聽眾建立和諧的關系。因此,筆者認為在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評價理論能更細致地解讀話語和語篇的人際意義。
[1] Harris Z.D iscourse analysis[J].Language,1952:2 (8).
[2] B ryns J H.Speak for Yourself-An Introduction to Pub lic Speaking[M].New York:M cGraw H ill Company, Inc.,1997.
[3] 王振華.評價系統(tǒng)及其運作[J].外國語,2001(6).
[4] 胡壯麟,朱永生.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5] M artin J R,W hite P R R.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App raisal in English[M].New York:Palgrave M acm illan,2005.
2010-10-18
柴清麗(1986—),女,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H 019
A
1007-7111(2010)11-0085-03
(責任編輯 魏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