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想著借世博會來展示中國的成就,仿佛這個主題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活動就是中國的“秀場”。但事實上,城市化和城市建設正是中國面臨的緊迫任務,就連已經建成的城市,離“生活美好”也還有很大的距離。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和環(huán)境研究所坐落在北京市東城區(qū)的先曉胡同,這個胡同原稱賢孝牌胡同,以巷子內有堅守賢孝之道而得牌坊者故。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后,以“賢孝”為封建殘余,1965年以諧音改作“先曉胡同”。
緊鄰著這個胡同的東邊,就是繁華的北京東二環(huán),而在其南,由北京市檢察院的大樓和大院從中隔斷,既是貢院東街,在一街之臨的貢院西街,有被稱為北京豪宅市場“始祖”的“貢院六號”坐落其間。
在相鄰的北總布胡同,有梁思成林徽因寓所,及洛克菲勒基金會董事長為其父母蓋的、后來成為軍調部國民黨代表駐地的北總布胡同內2號院,目前為北京的文物保護單位。
在這不到1cnDE5toV1zFI3B0ke4Zpxw==/4平方公里的方寸之地,“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顯示了四種形態(tài),一種是富家豪宅、高尚社區(qū);一種是望之卻步、官家威嚴;一種是優(yōu)哉游哉的胡同生活;再有一種相對超脫一點的,可能就是附近社科院的一些研究機構和裝滿了白領的地鐵沿線寫字樓。
在中國社科院城市和環(huán)境研究所副所長魏后凱的辦公室里,他對《世界博覽》記者表示,我們的城市有一個壞毛病,就是“好的東西學不來,壞的東西一學就會”。比如在物業(yè)管理上,我們學的是最壞的香港模式,把一個個小區(qū)圍起來,市政服務推給開發(fā)商,開發(fā)商雇了物業(yè)管理公司向大家收物業(yè)費。但在世界各國,除了一些公寓,很少有收物業(yè)費的?!袄锩媸撬饺祟I地,外面就是公共區(qū)域。市政服務屬于公共服務,歸政府管理?!?br/> 魏后凱認為,未來中國城市的發(fā)展必須要走科學發(fā)展之路,必須要進行城市轉型、城市升級。我們需要學習國外先進城市規(guī)劃理念,比如緊湊城市、創(chuàng)新城市、世界城市:田園城市等?!皻W美國家?guī)缀趺恳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而我們的城市總是千篇一律,缺乏特色。”
在今年3月的全國政協(xié)會議上,全國政協(xié)委員、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提交了一個議案,希望“以2010年上海世博會為契機,倡導放眼世界,學習世界城市化先進經驗和先進文化”。
葛劍雄擔心的是中國人的心態(tài)。他表示,現在還有不少人想著借世博會來展示中國的成就,仿佛覺得這個主題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活動是中國的表演場合。但事實上,城市化和城市建設正是中國面臨的緊迫任務,今天中國的城市化率不超過50%。而已經建成的城市或城市化了的地方,離“生活美好”也還有很大的距離。
他認為,世博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規(guī)模如此龐大的盛會,但中國人更應該把它當作學習的活動,而不是展示國力的盛會?!案匾窍蛉思覍W習!我們應該承認,在城市建設方面,中國不具備先進性。”葛劍雄說。
同樣表達了類似觀點的還有資深外交家、國際展覽局名譽主席吳建民。吳建民是上海世博會申辦的前線總指揮,2002年代表中國政府向國際展覽局遞交了上海申博的報告。他表示,希望通過上海世博會,找到一條適合中國人的、有中國特點的城鎮(zhèn)化道路,這可以造福子孫后代。
“世博會與三大革命不期而遇,即新能源革命、產業(yè)革命、新生活方式革命。這三大革命進行的重點在城市?!眳墙癖硎?,這是歷史上第一次以城市為主題的世博會,它會圍繞城市如何更好地建設展開,因為世界上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面。
據新華社報道,最近,法國總統(tǒng)薩科齊對世博會如是評論:“當世界上的城市人口不斷增加,與之相關的城市發(fā)展、城市改造、生活環(huán)境,甚至城市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等都成為核心問題。我們怎樣才能夠使城市變化適應新的需求?怎樣應對新的挑戰(zhàn),特別是保護好環(huán)境?如何重新考慮城市與自然的關系?如何使這兩者不再互相對立,相反讓它們融為一體?”
這不僅是世界城市的命題,也是中國“粗糙的”城市化所面臨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