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鋒
學生素質的高低是多種因素決定的。其中非智力因素的一個重要方面,它直接關系到學習目標的完成,決定著學生學習方向的進程,對學生進步起關鍵作用。而培養(yǎng)學生非智力因素,課堂教學是主渠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對學生成績的提高將起事半功倍作用。
一、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fā)求知欲
學生興趣愛好的廣度和深度,影響其學習動機的穩(wěn)固性和深刻性,濃厚的興趣可產生自覺的學習動機,學習動機又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巨大力量,它可經主宰人生。因此,教師教學中必須采取多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
1.制訂科學的教學目標。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目標的制訂要以小學教育培養(yǎng)目標為依據。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和《大綱》,根據新課改的要求,針對學生實際,確立課堂教學目標。目標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要照顧全體學生,力求全體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通過自己參與努力完成學習目標。
2.依據教材特點,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數學知識比較抽象,講解起來往往枯燥乏味,容易引起小學生的學習疲勞,因此在教學中十分必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一是在教學法中合理運用教具、學具及現代化教學手段,使學生的腦、手、耳多種感官充分參與學習,增加學習的感性經驗,幫助學生理解、鞏固所學知識,激發(fā)學生思考,提高學生興趣。二是開展激烈的討論,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產生五花八門的想法,充分暴露他們的思維過程。三是引進競爭。教師可以針對小學生爭強好勝,喜歡自我表現,喜歡表揚的心理,經常性地開展競爭性練習活動。如計算速度奪紅旗、搶答訓練開火車,分組選派種子選手攻堡壘(難題)等活動,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之中獲得知識,加深理解的同時,感受數學課堂的樂趣,感受學習是一件愉快的事,從而促使他們養(yǎng)成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
3.找出切入點,最近發(fā)展區(qū),激發(fā)學生主動探求知識的欲望。教師要善于分析教材特點,構建以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fā)展”的教學結構,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找出新知識的切入點,讓學生自學。凡是學生能自己探索出來的教師決不代替。實踐證明:學生自己動腦筋自行學到知識比教師講解的知識記得牢,記得深刻,而且能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自學能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二、樹立自信心,培養(yǎng)意志力
1.加強師生交流。對于提問,有一部分學生對回答正確與否存在疑慮,往往聲音很小,這時教師要鼓勵學生,不管對與錯都要大聲發(fā)言,對做題有困難的學生,應鼓勵他們:你有能力做出來。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地質疑問難,大膽地提出自己奇怪的想法,給學生自由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調動他們思考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增強學生交流能力。還可以讓成功解決難題的學生談感受,讓大家共同分享經過反復思考,通過自己努力而獲得成功的喜悅。
2.設立學生有能力解決的“障礙”,培養(yǎng)學生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意志品德。教師要有意設計一些“障礙”題讓學生碰碰釘子,對于這類題目解決,教師不能急于求成,要耐心等待。鼓勵學生迎難而上,不要躲避困難,也不要繞道走,思考是鑰匙,時間是結果,只要教師教給科學方法,學生總會自行解決的,一次次的成功會使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更加堅強,自信心也會更加充分。
3.正確對待挫折。小學生中獨生子女比較多,往往都是在寵愛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抗挫力差。而學習生活中,考試成績不理想,數學難題做不出是常有的事,這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小小的挫折。學生因此會產生悲觀失望、自暴自棄的現象,有的懷疑自己的智力、能力,導致自卑失望。對此教師必須正確疏導,對數學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不能采取批評、責罵、放棄的做法,而要積極鼓勵,幫助他們正確認識挫折:挫折可使弱者消沉,卻是強者的動力。失敗是成功之母。讓學生鼓足勇氣戰(zhàn)勝挫折。課堂上教師對受挫折的學生更要格外關心,熱心相助,一有進步立即加以表揚鼓勵,讓學生有充足的信心戰(zhàn)勝挫折。實踐證明:挫折中成長起來的學生,成績特別穩(wěn)定,意志非常堅強。
三、培養(yǎng)情感,加強美育,樹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觀
成功的教育總是動情的教育。數學課堂上建立融洽的課堂氣氛、和諧的師生關系,互幫互助的學習環(huán)境十分必要。它對學生學好數學關系重大。俄國心理學家烏申斯基說過:“兒童所憎恨的教師,是在任何時候也不能從人那里得到表揚和承認的那些教師?!苯處煈錆M著情感走上講臺,這種積極的情感可以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和藹的態(tài)度、大方的儀表、親切的語言、整潔的板書,時時的鼓勵、充分的肯定,尊重學生、平等待人能使學生在和諧的課堂氣氛中獲得愉快的感覺,保持穩(wěn)定的學習情緒,也會使學生養(yǎng)成豁達、大度、同情、寬容、互助的良好的品質,有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觀。
數學教學中還要加強對學生審美教育,美育能充分開發(fā)非智力因素,學生通過審美來感受美,引導他們向更高的知識領域探索。數學中有許多美。數學中圓的完美;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的對稱美;數學的規(guī)律性美無不在吸引學生。此外教師精辟的分析、形象的講解、巧妙的啟發(fā)、嚴密的推理、生動的語言等都能使學生得到藝術的享受,向學生講解一些數學中的美,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感受美。
總之,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如果學生非智力因素得到發(fā)展,就能更好地促進智力因素的開發(fā),使學生素質提高。
數學大世界·教師適用2010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