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銘
搖臂的安裝。搖臂由于體積大且笨重,安裝時除要注意安全外,還要根據(jù)現(xiàn)場條件,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在馬路上安裝,要注意來往行人和車輛;二是在樓頂上安裝,要注意風力對設備安全的影響 (一般搖臂在七米以上比較容易受風力的影響),最好使用具有防風孔的搖臂或適當調整搖臂的長度;三是在輪船上安裝,要注意輪船左右搖擺帶來的安全隱患;四是在農田安裝,要注意地基的堅硬度,根據(jù)地形可靈活選擇是否使用搖臂三角底座或直接使用三角架支撐;五是在小巷安裝,要注意高壓電線,可靈活選擇搖臂的長度。架設搖臂前,應和導演進行溝通,選好位置后開始架設。搖臂架設好后,要檢查搖臂各部位是否正確連接,以及云臺的水平和動態(tài)平衡情況,確認無誤后把攝像機安裝上去,并及時調好攝像機的水平和動態(tài)平衡,再鎖定搖臂,安裝才算完畢。
搖臂的基本操作。搖臂攝像的基本操作有臂桿運動、攝像機鏡頭指向控制、變焦控制、焦距調整等。如果安裝了Z軸部件,則還有Z軸的操控。其中,臂桿運動與攝像機鏡頭指向之間的互相配合,是操作好搖臂的前提,特別是圍繞目標主體運動時尤為重要,而且隨著攝像機變焦鏡頭逐漸向主體推進,操作難度也會隨之增加。因此,掌握好搖臂的基本操作必須做到三個字:穩(wěn)、勻、準。穩(wěn),就是起幅、落幅時用力要穩(wěn),不能使搖臂晃動;勻,就是運動過程中速度要勻,運動的目的性要明確,不能忽快忽慢;準,就是運動過程中要對準所拍攝的主體,特別是拍攝單一主體時,主體在屏幕中的相對位置要固定,絕不能在運動過程中將主體丟失。要做到穩(wěn)、勻、準,就需要刻苦練好基本功。只有練就了扎實的基本功,才能運用自如。
搖臂的定位。搖臂的優(yōu)勢在于搖臂鏡頭的移動拍攝,這是一般機位無法實現(xiàn)的,而移動拍攝的效果如何,與運動軌跡的預先設計有很大關系。一般來說,搖臂移位不方便,要求節(jié)目拍攝場景基本固定不動,特別是在一氣呵成的直播場合。所以在搖臂定位前,要認真研究所拍攝的節(jié)目,如人員如何出場、站位、舞臺上的運動方位、舞蹈人數(shù)等。在“吃透”節(jié)目基礎上,設計安排攝像機的運動軌跡,使之最大限度地滿足節(jié)目需求,從而產生最大的藝術感染力。運動軌跡一旦確定,搖臂位置也就相應確定了。如果分段錄制節(jié)目,就需要在拍攝中移動搖臂位置,以適應不同的運動軌跡,這時定位點就不止一個,必須事先在地面做好標記,以使搖臂精確到位。
搖臂的移動拍攝。移動拍攝的關鍵在于移動,即攝像機鏡頭相對被攝物體的位移。在拍攝中要表現(xiàn)好動感,就要選好參照物,沒有參照物就無法很好地表現(xiàn)出動感。首先,參照物距離攝像機要越近越好,參照物越近,動感越強;其次,參照物也可以作為畫面的前景來使用,比如大型集會搖臂攝像機掠過觀眾頭頂?shù)溺R頭,參照物就是觀眾,機位越高則動感越弱,只有在觀眾頭頂掠過才能產生很強烈的沖擊力和動感;再次,舞臺前的綠色盆景、舞臺上空懸掛的道具如標志、氣球、燈籠之類,既可作為參照物使用,也可作為畫面的前景。只有選好參照物,才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