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隨著環(huán)境問題的日益嚴重,環(huán)境保護已經成為全人類共同關注的話題,環(huán)境保護的道德支持也成為許多學者關注的對象。在此背景下,一門主張將道德關懷由人推及自然界,通過規(guī)范人類的行為以協(xié)調人與自然關系的生態(tài)倫理學應運而生。生態(tài)倫理批評把生態(tài)危機的根源歸結為人類中心主義,人類中心主義認為人是萬物的主宰、支配力量,不承認自然物具有內在價值,只承認自然物滿足人的需求的工具價值,信守人類利己主義原則;生態(tài)倫理批評贊揚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tài)整體主義,生態(tài)整體主義提出所有的自然物都有內在價值,它的價值不依賴人類的需要而存在,肯定一切生命的平等性,要求人類尊重動物的生存權利,主張將倫理關懷的范圍由人向自然界擴張,倡導人類對自然的道德責任和義務。
作為2009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海豚灣》講述了日本太地鎮(zhèn)漁民屠殺海豚的血腥事件。太地是一個景色優(yōu)美的地方,然而這里卻常年上演著慘無人道的一幕。每年,數(shù)以萬計的海豚被圍困于此。來自世界各地的海豚訓練師從中挑選合適的對象,未被選中的則被漁民屠殺掉。這些屠殺和罪行,因種種利益而被政府和相關組織所隱瞞。理查德?奧巴瑞曾是一名海豚訓練師,但是,一頭海豚的死讓他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從此,奧巴瑞致力于拯救海豚的活動。不顧當?shù)卣痛迕癜侔阕钃?,奧巴瑞和他的攝影團隊想方設法潛入太地的海豚屠殺場,只為將罪行公之于眾,拯救人類可愛的朋友。
從生態(tài)倫理批評的角度解讀電影《海豚灣》,發(fā)現(xiàn)影片中存在兩類截然不同的對待海豚的方式:日本漁民虐待海豚,信守人類利己主義原則,忽視海豚的內在價值,他們是人類中心主義的體現(xiàn)者;而理查德?奧巴瑞等人善待海豚,尊重海豚的生存權利,主張將倫理關懷的范圍由人向自然界擴張,他們是生態(tài)整體主義的體現(xiàn)者。
日本的太地鎮(zhèn),在很多人眼里,是一個美麗的旅游勝地,但其實它是世界上最為恐怖的海豚屠宰場。太地有一個秘密的海灣,此海灣三面都是懸崖絕壁,只有一面能出入,這就造就了一個捕殺海豚的天然堡壘。漁民們在海灣的四周布滿用鋒利的鐵絲纏繞的高柵欄,還在兩個僅有的狹小的入口布滿了警衛(wèi)和帶刀的漁民,防止任何人進入。
海豚是世上極為聰明的動物,它們的聽力極好,能聽到你的心跳,能聽出你是否懷孕,等等。然而一旦它們被圈養(yǎng)在混凝土制的水箱中,其周圍盡是參觀人群的噪雜聲,這使它們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它們每天必須服用抗酸劑和胃泰美來治療壓力所導致的胃潰瘍,否則就會死去。
日本太地漁民正是利用海豚對聲音的敏感性,通過制造水下噪音來將海豚驅趕到那個秘密海灣。每年的九月份,漁民們布下天羅地網,等著海豚們游到這片區(qū)域。漁民們先將長柱子放進水中,用錘子敲打柱子,制造出一堵聲墻,嚇壞海豚。海豚們拼命逃離聲墻,結果都被圈進了那個堡壘中。第二天早上,海豚訓練師們排好隊,挑出會唱歌的海豚。沒被選中的海豚的下場就是被殺掉、賣肉。這場屠殺從九月份一直持續(xù)到次年三月份。每年在這兒都會有2.3萬只海豚和小鯨被殺。在漁民們的眼中,海豚就代表著利益。一只死海豚能賣600美元,但能表演的海豚能賣到15萬美元以上。在利益的驅使下,漁民們都毫不猶豫地用鐵矛刺殺掉一只又一只無辜的海豚。這些漁民一切從個人的利益出發(fā),喪失了對自然的倫理關愛。
攝影團隊中一位女潛水員親眼目睹了太地漁民對海豚的屠殺,“你可以看見血從這個殺戮之湖里冒出來。你能看到成群的小海豚與它們的父母被隔開,而它們的父母全部被屠殺了?!苯又枋隽艘粋€很可憐的海豚逃生的境況,“你能夠看到它在試圖逃掉,它向我們和岸邊直直地游了過來,它確實做到了,穿過了那幾張網。每當它跳躍起來呼吸的時候,你都可以看到它身后留下一串濃濃的血跡?!蓖ㄟ^這個海豚的痛苦經歷,我們可以看到漁民赤裸裸的反生態(tài)倫理的行徑。生態(tài)倫理創(chuàng)始人之一史懷澤倡導敬畏一切生命的倫理:“有思想的人體驗到必須向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樣敬畏所有生命意志——只有當人認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時候,他才是倫理的?!盵1]而影片中瘋狂的漁民卻無視海豚神圣的內在價值和權利,失去了對海豚的敬畏之心。
海豚肉里面含有大量有劇毒的汞,因而人類吃海豚就是讓自己在慢性中毒。影片介紹自從工業(yè)革命以來,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燒,環(huán)境中汞的含量每年以1%到3%的速度遞增,環(huán)境中的汞先存在于最小的有機生物中,然后順著食物鏈向上逐漸累積,在到達食物鏈頂端時,汞的含量會增大到原來的許多倍。人類最喜歡吃的魚,例如條紋魚、鱸魚、青魚、金槍魚等,都是汞的主要來源。日本政府明知海豚肉含有汞,但卻為了自身利益把此事掩蓋了起來。更可惡的是,政府還將海豚肉作為全國的小學生午餐的一部分。
影片接著介紹了在日本發(fā)生的一起重大的工業(yè)災難:水俁病。水俁病是一種水體污染誘發(fā)的先天性缺陷。此病于1953年首先在日本水俁鎮(zhèn)發(fā)生,當時由于病因不明,故稱之為水俁病。當時日本最現(xiàn)代化的水俁智索工廠,秘密將含汞的廢水排入水俁灣,在污染的水體中,魚體內汞比水中要高萬倍,人們因食污染水中的魚而中毒。這種高含量的汞危害最大的是孕婦,胎兒對這種含量的汞最為敏感。孩子一生下來就是畸形兒,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嚴重的精神遲鈍,步行困難,語言、咀嚼、咽下困難,生長發(fā)育不良等。此后的12年,日本政府和智索工廠一直在密謀掩蓋污染與疾病的關系。
總之,太地漁民對海豚的肆意屠殺,以及日本政府對有毒物質危害的蓄意掩蓋,是人們在片面的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的引導下,追逐眼前利益的最大化,肆無忌憚地掠奪自然和污染環(huán)境的突出體現(xiàn),這種行徑既損害了人類的整體利益,又損害了人類的長期利益。
生態(tài)整體主義主張賦予自然物以獨立存在的內在價值和權利,認為人是富有同情心的物種,同情心使人類能夠超越自身的視野、經驗和利益的局限性去認識和關懷萬事萬物。電影《海豚灣》中,生態(tài)整體主義主要是通過理查德?奧巴瑞和導演路易?皮斯霍斯對海豚的關愛體現(xiàn)出來的。
理查德?奧巴瑞是一位從“冒犯自然”過渡到“敬畏自然”的人物。在美國,海豚美眉電視系列節(jié)目,自1964年播出以來,創(chuàng)造了數(shù)十億美元的產業(yè)。而此節(jié)目中海豚訓練師卻是奧巴瑞。這個節(jié)目雖然利潤可觀,但卻引發(fā)了人類捕殺海豚的行徑。看著海豚美眉凱西在自己的懷中死去,奧巴瑞良心發(fā)現(xiàn),意識到了自己以前的錯誤。海豚美眉死后的第二天,奧巴瑞因試圖放生一只勒那海洋實驗室的海豚而被抓到比米尼監(jiān)獄。奧巴瑞有勇氣、有意志去為保護海豚的生命權利而斗爭,就像他自己所說,“我用10年建立了馴養(yǎng)海豚的事業(yè),但我用35年的努力在毀滅它?!眾W巴瑞更呼吁人類去尊重海豚:“海豚是環(huán)境新紀元的標志,我們予以尊重,而非殺它們。”
奧巴瑞對人類的未來承擔著生態(tài)責任,他說:“我們把海洋看做獲取海鮮的來源,但海洋不是我們無限的食品庫。我們在腐蝕、破壞著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如果這個系統(tǒng)崩潰了,后果不堪設想?!庇捌?006年科學雜志預測,按照現(xiàn)有的捕撈速度,全球魚儲量將于40年內消耗殆盡,而70%人類卻是依靠海鮮攝取所需要的蛋白質,如果海里沒有了魚,就會引發(fā)人類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公眾健康問題。面對海豚的危機,環(huán)境的危機,奧巴瑞說,“我們要有道德責任……我們要結束這一切,我們要結束這一切……” 。
導演路易?皮斯霍斯也是一位生態(tài)倫理的捍衛(wèi)者。他一直都非常關心動物權益方面的話題,正像他所說:“我已經當20多年的素食主義者了,其實嚴格地說是‘半素食主義’,因為我吃魚,但是任何會走路的動物我都不吃。可自從我制作了《海豚灣》之后,就不再吃任何魚類了……。非常負責任地說,打從我開始拍攝這部影片起,我對動物的態(tài)度就持續(xù)地在改變著,從最初的半素食主義者,發(fā)展到現(xiàn)在連皮帶都不扎。我對所有生物的情感,都上升到一種想象不到的程度,因為你一旦意識到它們所處的困境,肯定就會像我一樣,心疼得再也沒辦法把眼睛移開?!鼈儯êk啵┮彩俏┮粫鲃诱热祟惖目芍囊吧鷦游铩鼈兛偸亲杂X地加入拯救人類的行列,我想,現(xiàn)在也是該我們嘗試營救它們的時候了?!?/p>
在皮斯霍斯團隊的努力下,日本對捕殺海豚的態(tài)度做出了一些改變,皮斯霍斯說:“海豚肉曾經是日本學校的午餐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如今已經廢除了……理查德?奧巴瑞和海洋生物保護協(xié)會也正在進行插手和干預?!旧纤闶峭V沽嗽趯W校午餐加進海豚肉的行為……??杉词谷绱?,那里對海豚的捕殺并沒有停止,我們都希望通過《海豚灣》,讓人類意識到他們正在做的是一件多么殘忍的事情,徹底地杜絕類似的殺戮行為再次發(fā)生?!?/p>
奧巴瑞和皮斯霍斯保護海豚的勇敢行為以及他們的憂患意識,給我們帶來了啟示:我們每個人都要提高生態(tài)倫理主體的意識,履行個人作為倫理主體的職責,以此來保護地球的完整、穩(wěn)定和美麗。
電影《海豚灣》不僅給我們帶來了真正的內心震撼,更批判了以日本太地為代表的人類對自然的征服行徑,批判了人性喪失,同時又昭示人類應該尊重自然,和自然和睦相處。在面臨巨大生態(tài)問題的當今社會里,人與自然的關系顯得更為緊迫,正如美國生態(tài)文學作家雷切爾?卡森指出的那樣:“我們總是狂妄地大談特談征服自然。我們還沒有成熟到懂得我們只是巨大的宇宙中的一個小小的部分。人類對自然的態(tài)度在今天顯得尤為關鍵, 就是因為現(xiàn)代人已經具有了能夠徹底改變和完全摧毀自然的、決定著整個星球之命運的能力?!比祟惸芰Φ募眲∨蛎?,“是我們的不幸, 而且很可能是我們的悲劇。因為這種巨大的能力不僅沒有受到理性和智慧的約束, 而且還以不負責任為其標志。征服自然的最終代價就是埋葬自己。”[2]在現(xiàn)代生態(tài)災難的大語境下,電影《海豚灣》,對世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好的警戒式的生態(tài)預言。
[1][法]阿爾貝特?史懷澤,陳澤環(huán) 譯. 敬畏生命[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5. 9頁
[2]Linder Lear. Rachel Carson:Witness for Nature[M]. New York: Henry Holt & Company,1997.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