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明
新聞源共享。廣播和電視都有自己的熱線電話和其他各自獲取新聞線索的渠道,大家互通有無,有什么新聞線索相互通知對方,一道前往采訪,形成聯動效應,雙方的渠道都得以拓寬,無形當中也節(jié)約采訪成本。另外,被采訪對象不需要分批分期接待兩臺記者,節(jié)省了時間成本,減少了工作量。
新聞策劃共享。在新聞宣傳工作中,為了達到好的效果,常常會進行一些“戰(zhàn)役”性的策劃,擬定一批選題,確定一個時期新聞采訪的重點及方向。應該說,這項工作電臺與電視臺都會去做,但基本上都是各做各的。其實電臺與電視臺在新聞宣傳上是有很大共性的,雙方的策劃方案基本上可以通用。所以,電臺與電視臺可以在新聞策劃上實現共享,雙方互通有無,集思廣益。
新聞內容共享。電視臺的節(jié)目雖然不能直接在電臺播出,但是節(jié)目的內容卻完全可以通過轉換,為電臺所用。比如電視新聞的文字稿,電臺是可以拿去用的。電視的現場同期聲,也可以在播放的時候用電臺的錄音設備錄下來,增強廣播新聞的現場感。
品牌欄目共建。很多電臺都有一檔影響力較大的欄目,即政風行風熱線類欄目,這類節(jié)目因為貼近民生,事關群眾利益,所以聽眾很多。電視臺可以在電臺直播時全程進行拍攝,進行適當的編輯后播出,也可以成為電視臺的品牌欄目,而且不會對廣播帶來沖擊。因為廣播是直播,已經率先播出了。這樣,一方面電臺的節(jié)目豐富了電視的熒屏,另一方面,電視臺播出后,提升了它的影響力,二者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