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龔琳娜(旅德歌唱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16fd0f0100m4pa.html
《忐忑》走紅,俺心不慌
當時我丈夫寫出來拿給我,唱得我上氣不接下氣,我覺得自己的心都快跳出來了,所以就取了歌名《忐忑》。
>> 新聞提示
近來,被譽為“神曲”的無詞歌《忐忑》在網(wǎng)上被播放逾10萬次。連王菲都在微博上轉發(fā),并稱強烈地激起了她的翻唱欲。在網(wǎng)上,關于這首歌的討論更是“百花齊放”,還有網(wǎng)友在論壇上展開了一場求《忐忑》歌詞的活動。《忐忑》的演唱者是旅德歌唱家龔琳娜,而創(chuàng)作者正是龔琳娜的愛人、德國作曲家老羅。
我演唱的《忐忑》最近被大家議論得較多,迅速走紅。有人問我,你沒有想到會以這樣的方式走紅吧?你怎么看待網(wǎng)友們的惡搞?
我看到了許多網(wǎng)友的評論和爭議,捧腹大笑,這首歌本來就有幽默與狂放等多種情緒,誰料被大家以各種想象來解密。一首并不算長的歌曲有如此大的空間令你去想象和揣摩,我覺得很有意思,我不認為是惡搞,也無所謂是什么,歌曲能呼喚大家的生命力,《忐忑》的任務就完成了。
從專業(yè)角度來講,《忐忑》是以五聲音階的復雜重疊,中國傳統(tǒng)聲樂技巧的夸張變形來創(chuàng)作的。給演唱者和聽眾很大的創(chuàng)作和想象空間,我每一次可能會唱得不一樣,你每一次聽也可以有不一樣的感受。它是一種生命力的呼喚,是激發(fā)人內(nèi)心的動力。
這首歌曲的特點就是夸張變形地實現(xiàn)生命活力。我唱歌不是為了表現(xiàn)自己,是為了表現(xiàn)歌的靈魂,我和聽眾一樣在其中享受。但我第一次看到視頻中的自己,也差點嚇到,表情怎么那么夸張?。?/p>
其實這首曲子,是沒有歌詞的,而且我的每一次演唱,發(fā)出的詞也不一樣。這已經(jīng)是我丈夫四五年前的舊作了,當時他寫出來拿給我,唱得我上氣不接下氣,我覺得自己的心都快跳出來了,所以就取了歌名《忐忑》。
我很欣賞網(wǎng)友寫“阿姨壓抑帶個刀”的翻譯,笑死了,他們太有才了!至于網(wǎng)友問歌里唱的內(nèi)容,如果一定要解釋,那就是在歌唱生命力,我要做的,就是要唱活生命!
《 忐忑》走紅,我心里一點也不慌。記得2000年,我以一曲《斑竹淚》獲得央視大獎賽民族唱法銀獎之后,突如其來的各種演出的邀請,各種榮譽稱號的披掛,對于剛剛大學畢業(yè)的我,突然被懸吊在高臺,雙足不著地,不知道自己將要被名利的旋風吹到哪里。我心惶惶也,站在舞臺上也唱得不知所云。
2002年的一天,我站在萬人廣場上假唱,人們的眼光如萬箭刺穿我,感覺自己如行尸走肉一般,對不起我的觀眾,對不住那真誠渴望的眼光,我希望立即消失在這虛假華麗的舞臺上。
我離開了中國,放棄了固定的工作,飛到德國巴伐利亞的森林里、阿爾卑斯山脈上去唱歌。光腳踩在土地上,重新獲得了自然的力量。在歐洲的舞臺上,我一直唱中文的歌曲,開始的時候,非常艱難,西方的觀眾不懂我的語言,難以理解我的演唱。我必須更加注重心靈的溝通,豐富的音色,豐滿的音樂,方可獲得更多的機會。幾年之內(nèi),我演出了60多場大大小小的專場音樂會,觀眾從一場9位增加到上千。最重要的是,我的音樂漸漸能與他們溝通,他們常常還會流淚。我慢慢感覺到自己的藝術力量正在升華。這個時候,好想為中國的觀眾唱歌,你們懂我的語言,我想把心底流淌的激情與聽眾分享,給予希望和力量。
《忐忑》給了我更多的機會為大家歌唱,我還有許多好歌想給你們演唱!
聯(lián)系編輯:wangqian@blogweek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