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蔚明
(中國美術學院體育部,浙江杭州310024)
不同上網時長對大學生體質健康影響的對比實驗研究
曹蔚明
(中國美術學院體育部,浙江杭州310024)
采用文獻資料法、實驗法和數理統計法,以中國美術學院400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按上網時間的長短分為4個實驗組,對他們的體重、肺活量、臺階實驗、立定跳遠、握力、坐位體前屈、選擇反應時和單腳閉眼站立等8項人體體質健康指標進行實驗前后測試,并對實驗結果的差異狀況進行評價。實驗結果表明:上網時間越長對大學生體質健康產生的不良影響越大,上網2h內對大學生體質健康影響不明顯,上網3h會導致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顯著下降(P<0.05),上網4h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降非常顯著(P<0.01);上網2h后女大學生體質健康下降幅度大于男大學生。
上網時長;大學生;體質健康;對比實驗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類已步入信息時代,網絡越來越強烈地介入人們的生活,已經成為當今大學生必不可少的信息工具,給大學生的工作、學習、生活等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網絡給大學生帶來諸多益處的同時也會對他們的體質健康造成一些不良的影響。通過本次研究,初步揭示上網時間長短對大學生體質健康影響的規(guī)律,探求兩者之間的關系,幫助大學生樹立科學的上網理念,關愛自身健康,控制上網時長,合理有度健康上網,為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提供理論依據和參考。
隨機抽取中國美術學院2008級和2009級男女各20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
2.2.1 文獻資料法。本研究參閱了大量有關上網與體質健康方面的著作與文獻。內容涉及體育與健康、計算機網絡、體育統計、體育科研與方法等學科。
2.2.2 實驗法。確定被試對象和實驗分組,統一安排實驗測試時間,使用專業(yè)測試工具對各項測試指標進行實驗測定。
2.2.2.1 實驗分組。在12∶00-16∶00上網時間段內,按照持續(xù)上網時間長短的不同分為4個實驗組,每組100人,男女生各50人。第一組是持續(xù)上網1h,第二組是持續(xù)上網2h,第三組是持續(xù)上網3h,第四組是持續(xù)上網4h。
2.2.2.2 測試時間。第一次測試作為實驗前測試,測試時間為上網前3h,第二次測試作為實驗后測試,測試時間為上網結束后馬上開始測試。
2.2.2.3 測試指標。體重、肺活量、臺階試驗、握力、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選擇反應時和閉眼單腳站立等8個指標。體重反映人體發(fā)育程度和營養(yǎng)狀況。肺活量是反映人體肺的容積和擴張能力,健康狀況愈好的人肺活量愈大。臺階實驗反映了人體心血管系統機能水平,是評價心肺功能適應水平的方法。握力反映人體前臂和手部肌肉力量。坐位體前屈反映人體柔韌性。選擇反應時反映人體神經與肌肉系統的協調性和快速反應能力。閉眼單腳站立反應肌力與平衡功能。通過以上8個指標的測試,基本能夠反映測試對象的身體形態(tài)、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
2.2.2.4 測試工具。使用UOSIM(尤西姆)《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評價服務系統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對體重、肺活量、臺階試驗、握力、立定跳遠、6項實驗前后的測試指標進行測試;用秒表對選擇反應時和閉眼單腳站立2個指標進行測試。
2.2.3 數理統計法。采用配對T檢驗統計方法,對獲得的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
表1 上網1h大學生體質健康實驗測試結果(n=50)
表1所示,上網1h大學生在體重、肺活量、臺階試驗、握力、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選擇反應時和閉眼單腳站立等各項指標實驗前后的差異性不顯著(P>0.05),沒有統計學意義,說明1h的上網時長對大學生體質健康無影響。
表2 上網2h大學生體質健康實驗測試結果(n=50)
表2所示,上網2h大學生在體重、肺活量、臺階試驗、握力、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選擇反應時和閉眼單腳站立等各項指標實驗前后的差異性不顯著(P>0.05),沒有統計學意義。上網2h t值較上網1h有小幅增加,但不明顯。說明上網2h對大學生體質健康仍無影響。
表3所示,上網3h大學生在體重、立定跳遠兩項指標實驗前后差異不顯著(P>0.05),沒有統計學意義。尤其是體重方面,男女大學生t值仍等于或接近1,說明上網3h對大學生體重的影響不顯著。男女大學生立定跳遠t值分別為1.708和1.758,較上網2h已發(fā)生變化,說明上網3h立定跳遠下降雖不明顯,但開始呈現下降的趨勢。肺活量、臺階試驗、握力、坐位體前屈、選擇反應時和閉眼單腳站立等指標實驗前后的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果表明:上網3h對大學生身體形態(tài)和速度素質的影響不明顯,但對他們的身體機能和力量素質、靈敏素質、柔韌素質的影響顯著,體質健康水平明顯下降。
表3 上網3h大學生體質健康實驗測試結果(n=50)
表4 上網4h大學生體質健康實驗測試結果(n=50)
表4所示,上網4h大學生除體重指標實驗前后仍無差異外,其他指標均發(fā)生變化,尤其是肺活量、臺階實驗、握力、坐位體前屈、選擇反應時和閉眼單腳站立6項指標差異非常顯著(P<0.01),立定跳遠指標差異顯著(P<0.05)。實驗結果表明:上網4h大學生除身體形態(tài)外,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發(fā)生非常顯著的變化,體質健康水平非常明顯下降。
表5 上網時長對男女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程度(n=8)
表5所示,不同上網時長,對男女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程度也是不同的。上網在2h以內,對男女大學生體質健康影響無差異(P>0.05)。隨著上網時間的增加,男女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程度的差異性也隨之加大,上網3h對男女大學生體質健康影響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上網4h對男女大學生體質健康影響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P<0.01)。實驗結果表明:上網時間超過2h,女大學生的體質健康下降幅度明顯大于男大學生體質健康下降的幅度。
上網1~2h對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不明顯。上網時間超過2h,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呈明顯下降趨勢。不同上網時長對大學生的身體形態(tài)影響最小,對他們的身體機能影響最大。在身體素質方面,上網時間的長短對速度素質的影響最小,對力量素質和靈敏素質的影響最大。上網時間超過2h,女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下降幅度大于男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降幅度。
大學生應樹立科學、健康的上網理念,處理好上網與健康的關系,關愛自身健康,合理控制上網時長,防止過長時間上網對身體造成的危害。女大學生更應避免過長時間上網,一次持續(xù)上網時長應控制在在1~2h。注重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工作學習效率。
[1] 國家體育總局.國民體質測定標準手冊(成年人部分) [R].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
[2] 編委會.《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 叢湖平.體育統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 張勇,王麗.對全國青少年學生1985-2000年體質狀況的比較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3(5):24-26.
[5] 劉星亮,羅飛虹,張金春,等.體育測量與評價[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
Study on Physical Health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t the Different Time Online
CAO Wei-mi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China Academy of A rt,Hangzhou 310024,China)
U sing literature consultation,experimental method and the method of data statistics,400 university students divided in four groups.Testing their vital capacity,footstep experiment,standing long jump,grip,crook before the seat body,reacting time,balance on one foot,and weight.And assess the differe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The result show s that:The longer you stay online,the bigger the bad influence to the health w ill be.However,playing computer in 2 hours,the influence will not be too obviously.Three hours surfing,can damage the health to a remarkable level(p<0.05).Four hours surfing w ill lead to a very bad level of health.(p<0.01).Female students are worse than male students.
time online;university students;physical health;comparative experiment
G807.4
A
1004-3624(2010)06-0023-03
2010-08-31
曹蔚明(1970-),男,浙江杭州人,講師,主要研究體育教學與體質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