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立爽,劉麗放
(河南省開封市婦產醫(yī)院,河南開封 475000)
細菌性陰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簡稱BV)是生育期婦女最常見、陰道內正常菌群失調所致的一種混合感染性疾病,已被列入性傳播疾病,占外陰、陰道感染的40%~50%,且感染BV者10%~40%無臨床癥狀[1-3]。因此,經陰道手術前篩查和治療細菌性陰道病是阻斷生殖道上行性感染的重要手段,應引起重視。
選擇我院婦科門診2006年5月~2008年4月擬接受經陰道手術的患者542例進行BV篩查,對陽性者給予治療。年齡18~79歲,平均31.8歲。經陰道手術包括:宮頸電環(huán)切除術、宮頸微波治療、人工流產術、放置或取出宮內節(jié)育器、陰道鏡檢查、輸卵管通液及造影術。
1.2.1 檢查方法 采用廣州市泉池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BV快速檢測試劑盒,在多胺法的基礎上綜合了多種常規(guī)檢測方法的優(yōu)點。通過檢測陰道分泌物中胺類物質的含量,判斷細菌性陰道病的存在。由固定的、有經驗的專業(yè)技術人員操作。操作方法:①檢查外陰、陰道、宮頸有無充血;②以棉拭子在陰道中旋轉兩周,盡可能多地收集陰道側壁分泌物;③將棉拭子置入放有A試劑的小瓶中,將分泌物充分洗脫在試劑中,再加入B試劑2滴;④8 min內不變色為陰性,中間變色為陽性。
1.2.2 藥物及治療方法 158例BV陽性患者均采用口服及陰道給藥兩種途徑治療。每晚使用甲硝唑泡騰片(北京順鑫祥云醫(yī)藥有限責任公司)200 mg陰道給藥,同時口服替硝唑膠囊(浙江杭康藥業(yè)有限公司)1000 mg qd,首次加倍,連續(xù)7 d,停藥 4~7 d 后復查。
①治愈:癥狀和體征完全消失,陰道分泌物陰性;②好轉:癥狀和體征明顯改善,陰道分泌物弱陽性;③無效:癥狀和體征無改善或加重,陰道分泌物陽性。
542例患者中檢出BV 158例,檢出率為29.1%(158/542)。各種檢測手段陽性檢出率結果見表1。
表1 各種檢測手段BV陽性檢出率
158例于停藥4~7 d后復查,治愈147例,治愈率為93.0%(147/158);好轉 9 例,好轉率為 5.7%(9/158);無效 2 例,無效率為1.3%(2/158)。隨訪3個月,復發(fā)17例,復發(fā)率為10.9%(17/156)。
細菌性陰道?。˙V)是一種常見的陰道感染性疾病,是陰道內病原微生物感染導致生態(tài)系統(tǒng)紊亂,乳酸桿菌喪失其健康狀態(tài)下的優(yōu)勢地位,使陰道內其他細菌(加德納菌及厭氧菌)大量繁殖而出現一系列不適癥狀。主要表現為陰道分泌物增多,有魚腥臭味,可伴有輕度外陰瘙癢或無臨床癥狀,婦科檢查可見稀薄、均質狀分泌物增多,陰道黏膜無炎癥表現。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yī)院藺莉調查報告顯示,31~35歲和36~40歲為最高和次高發(fā)群體,提示BV為性旺盛期婦女的高發(fā)病。本文篩查BV的發(fā)病率為29.1%,與田志紅等[4]非妊娠期婦女7%~46%相一致,顯示BV在人群中有較高的發(fā)病率,應引起臨床醫(yī)生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報道表明,BV可通過生殖道上行感染引發(fā)子宮內膜炎、宮頸糜爛、輸卵管炎、盆腔炎、泌尿系統(tǒng)感染、不孕癥及異位妊娠。因此,對生育期婦女應常規(guī)行BV檢測,尤其對經陰道手術前的患者進行篩查和治療,以避免術后感染。
細菌性陰道病的治療方法有多種,本研究采用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推薦的甲硝唑治療方法。甲硝唑是最有效和傳統(tǒng)的藥物,可靜脈滴注、口服及陰道給藥。筆者采用口服加陰道聯合給藥,治愈率為93.0%,與袁寶偉等[5]應用乳桿菌活菌制劑治愈率96.7%接近,且價格低廉,易被患者接受。甲硝唑對革蘭陰性菌有效,能有效對抗厭氧菌,對乳酸桿菌無抑制作用,有助于陰道正常菌群的重建,是治療BV的首選藥物。替硝唑療效與甲硝唑類似,口服副作用小,可減輕胃腸道刺激[6-7]。甲硝唑泡騰片在陰道內能迅速崩解,涂布陰道黏膜,有利于藥物吸收,提高治愈率。
有學者認為,配偶雙方同時治療可有效降低BV復發(fā)率。雙方同時治療復發(fā)率僅為13.3%,而單方治療復發(fā)率則高達30.0%[8]?;颊呓邮芸笲V治療后臨床癥狀快速好轉,但陰道微環(huán)境尚為完全恢復,若配偶帶菌而未經治療,則可成為再次感染的感染源。精液可使陰道pH值升高,給厭氧菌的生長提供適宜的環(huán)境,易引起B(yǎng)V復發(fā)[9]。本組資料表明,治愈后即行經陰道手術,術后禁止性生活,復發(fā)率較低。因此,建議配偶同時接受治療,可有效控制復發(fā)率。
鑒于BV對婦女健康的影響,尤其是各類經陰道手術前應常規(guī)進行BV篩查,積極治療無癥狀的BV患者,以防止感染擴散及蔓延。提高婦女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是值得婦產科臨床醫(yī)生關注和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
[1]樊尚榮,董悅.1998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性傳播疾病治療指南[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0,35(4):253-255.
[2]沙玉成,馬麗.細菌性陰道病的診斷與治療進展[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5,21(3):131-132.
[3]樂杰.婦產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261-262.
[4]田志紅,黃醒華,范玲.妊娠期細菌性陰道病的治療[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05,6(2):98-100.
[5]袁寶偉,王建文,孫立梅,等.乳桿菌活菌制劑治療細菌性陰道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2001,13(4):202.
[6]萬屏,董天祥,李金蘭,等.細菌性陰道病的診斷及治療[J].皮膚病與性病,2002,24(3):16-17.
[7]胡立平,劉利.唾液酸酶測定法在診斷細菌性陰道病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當代醫(yī)藥,2009,16(5):50-51.
[8]倪少娟,余尚揚,黃琳,等.陰道加德納菌配偶傳播的研究[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8,24(10):614-616.
[9]肖義華.乳桿菌活菌膠囊與甲硝唑聯合治療BV的臨床研究[J].中國當代醫(yī)藥,2009,16(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