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學全 康 永
甘肅省玉門市中醫(yī)院內兒科,甘肅 玉門 735211
流行性腮腺炎是兒科常見的一種傳染病,2008-2009年在玉門市農村地區(qū)發(fā)病率較高,我科采用熱毒寧注射液配合中藥外敷治療,療效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組病歷61例,年齡3—13歲,男35例,女26例。發(fā)熱61例,體溫37.5—38℃4例,38—39℃50例,39℃以上7例;以腮腺腫大為首發(fā)癥狀者52例,以頜下腺腫大為首發(fā)癥狀者7例,以腦膜炎為首發(fā)癥狀者2例。合并腦膜炎3例,睪丸炎4例,胰腺炎1例?;颊咭罁驮\時間隨機分為兩組,其中治療組31例,對照組30例,兩組從性別、年齡、癥狀等比較無顯著差異。
1.2 診斷標準:全部病歷均以《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中流行性腮腺炎診斷依據為標準確診。
1.3 治療方法:(1)治療組在隔離、休息、物理降溫等一般治療基礎上給予靜點熱毒寧注射液(江蘇康緣藥業(yè)),<5歲者,5ml/次,5—13歲者,10ml/次,加入0.9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一日一次。外敷中藥消腫止痛散(本院制劑室制),方用青黛、大黃、乳香、沒藥、冰片五味藥按4∶3∶2∶2∶1比例研細與蜂蜜混合調勻,貼敷患處,2次/日。(2)對照組在一般治療基礎上給予靜點利巴偉林10mg/kg。(3)合并癥者給予對癥、短期糖皮質激素等治療。以上治療均以5天為一療程,觀察療效。
2.1 療效判定標準:(1)顯效:癥狀及局部體征消失。無并發(fā)癥或并發(fā)癥已治愈。(2)有效:癥狀及局部體征、并發(fā)癥較前減輕。(3)無效:癥狀及局部體征、并發(fā)癥較前無改善或加重。
2.2 治療效果:
※兩組數據經統(tǒng)計學處理有顯著差異。X2=3.98(P<0.05)
流行性腮腺炎屬于祖國醫(yī)學中“痄腮”范疇。金代竇杰《瘡瘍經驗全書.腮腺毒》:“腮腺毒受在耳根、耳聤,通過肝腎,氣血不流,壅滯頰腮,此是風毒癥?!彼源尾∫驗楦惺苋俨《?,邪侵肝膽兩經,治療當以標本兼治。我們內以靜點熱毒寧注射液,該藥由青蒿、梔子、金銀花三種藥制成,以疏風、清熱、解毒治療風毒之本。外用青黛、大黃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乳香、沒藥活血止痛、冰片清熱止痛,治療毒壅頰腮之標。內外合治、標本兼顧,可獲得較好效果。而且內用青蒿、梔子,外用青黛、大黃、乳香、沒藥、冰片諸藥歸經皆可入肝經,用之可直達病變經絡。所以熱毒清注射液聯(lián)合中藥外敷不失為治療流行性腮腺炎的一種很好的組合方式,值得臨床應用。
[1]楊錫強,易著文主編.兒科學(第6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227-228.
[2]汪受傳主編.中醫(yī)兒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4.299.
[3]孫傳興主編.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第2版)[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8.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