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都 610036)
數(shù)字化自動識別系統(tǒng)(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航標是一種導航定位設備,主要安裝在基站覆蓋范圍內(nèi)的燈浮、燈船、燈塔等航標設施上,除了能準確定位,還能將當?shù)厮?、氣象等實時信息通過廣播的方式發(fā)送給海上的船只,及時地把航標燈的故障、浮標漂移出安全范圍等信息發(fā)送給基站,為船舶安全航行、海上遙測監(jiān)控以及航標燈的維護和管理提供極大的便利[1]。數(shù)字化AIS航標對實現(xiàn)數(shù)字化航道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研究開發(fā)適合我國出??诩皟?nèi)陸河道的航標是一項緊迫的任務。
本文介紹的數(shù)字化AIS航標主要由GPS天線、VHF天線、射頻模塊、基帶模塊、電源控制模塊和兩根直徑為Φ8.2 mm的外接電纜構(gòu)成。圖1為該設備的結(jié)構(gòu)框圖。
圖1 數(shù)字化AIS航標的結(jié)構(gòu)框圖
數(shù)字化AIS航標的結(jié)構(gòu)由內(nèi)部模塊和外殼兩大部分組成,其詳細情況如圖2所示。
圖2 數(shù)字化AIS航標的整體結(jié)構(gòu)及外形尺寸
2.1.1內(nèi)部模塊介紹
數(shù)字化AIS航標的內(nèi)部模塊包括射頻模塊、基帶模塊和電源控制模塊,除此以外,還包括N/SMA-KYK1轉(zhuǎn)接器、GPS天線和VHF天線各一件。
射頻模塊通過一根高頻電纜和一件N/SMA-KYK1轉(zhuǎn)接器與VHF天線座接插互聯(lián),并要求高頻電纜盡可能短,以降低高頻損耗;基帶模塊通過一根高頻電纜和GPS天線座接插互聯(lián),并通過雙排插針與射頻模塊接插互聯(lián);電源控制模塊通過兩根低頻電纜與基帶模塊接插互聯(lián)。
2.1.2內(nèi)部模塊的結(jié)構(gòu)設計
根據(jù)模塊間的連線關系,將內(nèi)部模塊設計成為“塔形”結(jié)構(gòu):頂層為射頻模塊,中間層為基帶模塊,底層為電源控制模塊。為了降低彼此間的干擾,在模塊與模塊之間設置了2 mm厚的鋁合金屏蔽板[2],上面除了開有過線槽外,還設有4處直徑為Φ3.5 mm的安裝孔。
接下來將內(nèi)部模塊設計成相對獨立的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由射頻模塊、基帶模塊、屏蔽板和安裝件等所組成的功能模塊組件,另一部分是由電源控制模塊和出線底板所組成的電源控制模塊組件。
(1) 功能模塊組件
為了滿足功能模塊組件的整體安裝,在射頻模塊上方設有2 mm厚的防銹鋁合金安裝板,除8處Φ3.5 mm安裝孔外,周邊還設有4處讓位槽孔,專門用于功能模塊組件裝配時的讓位。GPS天線采用703硅橡膠粘固在安裝板上方。N/SMA-KYK1轉(zhuǎn)接器利用自帶螺母直接安裝在安裝板的中心位置,上接VHF天線,下與高頻電纜一端相接。射頻模塊通過4件鍍光亮鎳的M3×33(mm)六方銅螺柱與安裝板螺裝?;鶐K和兩屏蔽板則分別通過4件鍍光亮鎳的M3×12(mm)六方銅螺柱一層一層地懸掛在射頻模塊的下方。
(2)電源控制模塊組件
為了能獲得最佳的散熱效果,特將電源控制模塊設計安裝在出線底板上,通過4件M3×6(mm)的不銹鋼螺釘進行緊固,同時保證3處散熱元件與出線底板緊密接觸,充分利用出線底板進行傳導散熱。
該設備殼體結(jié)構(gòu)分為3部分,上部分為天線罩,中間為筒體,底部為出線底板,各殼體接口處設有O形密封圈,為整體密封結(jié)構(gòu)。
2.2.1殼體的材料選擇
(1)天線罩材料
ABS(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樹脂具有耐沖擊、耐磨、耐寒、耐油、耐酸堿、化學性穩(wěn)定、剛性和電性能良好等優(yōu)點[3]。文獻[4]采用ABS材料制作了DGPS(差分GPS)天線單元的天線罩,并指出該產(chǎn)品各項技術(shù)性能指標符合要求,且生產(chǎn)成本較低。鑒于此,數(shù)字化AIS航標的天線罩材料也選定為ABS。
(2)筒體材料
選擇耐蝕性好的5A06(LF6)防銹鋁合金管作為筒體材料,規(guī)格為Φ140×20(mm)。選用此種規(guī)格的管材能夠保證機加的切削量最少,有利于節(jié)省材料和加工費用。
(3)出線底板材料
選擇耐蝕性和導熱性好的5A06(LF6)防銹鋁合金板作為出線底板材料,厚度為25 mm。筒體和出線底板均選擇相同的金屬材料,能夠保證兩者長時間接觸而不會發(fā)生電偶腐蝕,有利于增強航標的抗蝕能力。
2.2.2殼體結(jié)構(gòu)及造型
在殼體的三部分中,天線罩的主要功能是容納和保護VHF天線、GPS天線;筒體的主要功能是容納和保護射頻模塊、基帶模塊、電源控制模塊和相關的連接件;出線底板的主要功能是支撐電源模塊并幫助該模塊散熱,同時也起出線和密封設備的作用。根據(jù)各部的功能特征,結(jié)合造型美學原則和成型工藝特點,將數(shù)字化AIS航標外形設計成上小下大的彈頭形狀,中間融入流暢的圓弧過渡,使其在整體上具有高度的視覺統(tǒng)一感,在上、下方向具有極強的視覺穩(wěn)定感,在左、右方向又具有良好的視覺平衡感。
(1)天線罩設計
天線罩上部為彈頭造型,下部為法蘭盤結(jié)構(gòu),周邊均布有6處直徑為Φ3.2 mm的通孔,整體表面為一緩和過渡的光滑曲面。為了保證天線罩的結(jié)構(gòu)強度和透波能力,將壁厚定為1.2 mm,法蘭厚度定為5 mm。選用注塑成型的加工方式,拔模斜度為45′~1°。
(2)筒體設計
筒體內(nèi)部安裝有功能模塊組件,上部與天線罩相連,下部與出線底板相連。筒體上、下端均為法蘭盤結(jié)構(gòu),且端面都開有專門用于放置O形密封圈的溝槽,四周均布有6處直徑為Φ3.2 mm的通孔,采用數(shù)控加工方式以保證精度。筒體內(nèi)部靠上端位置設有4四處高為10 mm的凸臺,上面分別開一個M2.5×6(mm)的安裝孔。裝配時,功能模塊組件從筒體底部放入,找準安裝板上的讓位槽并緩慢向上推動,到位后逆時針旋轉(zhuǎn)約10°,然后將其放置在凸臺上端,找準孔位后即可進行螺裝。
(3)出線底板設計
出線底板采用數(shù)控加工方式制造,上表面設有4處電源控制模塊安裝孔和3處散熱元件安裝孔,均為M3×6(mm)螺孔,周邊位置設有4處Φ6.5 mm安裝孔。將出線底板邊緣切除一小部分,用以破壞其整圓形式,這樣能有效防止設備的自由滾動,有利于安裝放置。出線底板也是兩根Φ8.2 mm外接電纜的出口,結(jié)合電源控制模塊的外形尺寸和安裝方式,將出線口設置在底部的偏心位置,并在該處裝有與電纜直徑相對應的PVC護線圈。待兩根電纜安裝到位后,用703硅橡膠對出線口內(nèi)腔進行灌封,用黑色雙壁帶膠熱縮管ATUM32/8對電纜出口位置進行熱縮密封。
2.2.3殼體的密封
殼體的接口處均設有耐高溫、耐寒、低硬度、低扯斷、抗腐蝕,工作范圍在-60℃~+250℃之間的硅橡膠O形密封圈[3]。根據(jù)殼體的直徑大小,將O形密封圈規(guī)格選定為外徑Φ120 mm,斷面直徑d0= 3.1±0.1 mm。為了獲得良好的密封效果,將O形密封圈的最小壓縮率Emin設定為22%,上下接觸面最大間隙Cmax設定為0.15 mm,根據(jù)下列公式[5]可求得槽深和槽寬:
Hmax=d0min(1-Emin)-Cmax
(1)
式中,H為槽深,d0為O形密封圈斷面直徑。
Bmin=(1.05~1.2)B1
(2)
式中,B為槽寬,B1為O形密封圈受壓后橫向?qū)挾龋褺1=(1+E1.5)d0。殼體的溝槽尺寸可確定為:H=2.1±0.05 mm,B=3.8±0.05 mm。
2.2.4殼體的熱設計
該設備主要通過殼體外表面熱對流和熱輻射兩種方式散熱,具體的熱交換途徑為:內(nèi)部各單元與設備內(nèi)部空氣熱交換,設備內(nèi)部空氣與設備外殼熱交換,設備外殼與外部空氣熱交換。設備允許的溫升為15℃,內(nèi)部模塊的峰值功耗為3 W,殼體的表面積約為1 445 cm2,根據(jù)公式(3)[2]可求得熱流密度為0.002 W/cm2。
φ=Φ/A
(3)
式中,φ為熱流密度,Φ為熱流量,且Φ=3 W,A為熱換面積,且A=1445 cm2。
由于求得的熱流密度值0.002 W/cm2小于文獻[2]中自然冷卻的熱流密度值0.02 W/cm2(溫升為15℃),所以選擇自然散熱能夠滿足散熱要求。
2.2.5殼體的鍍涂和色彩
為了滿足防潮、防霉和防鹽霧(“三防”)的要求,筒體和出線底板均經(jīng)過導電氧化處理,表面噴涂有“三防”性能良好的丙烯酸聚氨脂漆。
借鑒普通航道左側(cè)標為紅色、右側(cè)標為綠色的規(guī)定[6],將整個殼體設計為紅色和綠色兩種色彩方案,鮮艷的色彩有助于提高航標的識別性和警示功能。安裝時也遵守左側(cè)紅色,右側(cè)綠色的規(guī)定。
本結(jié)構(gòu)設計方案針對海上惡劣的氣候環(huán)境,裝配、使用及維護過程中的方便性和可操作性等多個方面,通過采用密封結(jié)構(gòu)、選用防腐材料和有效的散熱措施,使設備在“三防”、散熱、裝配、整機結(jié)構(gòu)可靠性和美觀性等方面得到了有效的保證。該航標的成功設計將為數(shù)字化航道的建設提供有力的設備保障。
參考文獻:
[1] 王健,劉人杰. 基于AIS的數(shù)字航標[C]//中國航海學會通信導航專業(yè)委員會2005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 大連:大連海事學院,2005: 129-132.
WANG-Jian, LIU Ren-jie. The Digital Aids to Navigation Based on AIS[C]// Proceedings of 2005 Annu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 and Navigation Professional Committee of China Institute of Navigation.Dalian: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2005: 129-132. (in Chinese)
[2] 邱成悌,趙享殳,蔣全興. 電子設備結(jié)構(gòu)設計原理[M]. 南京: 東南大學出版社, 2005.
QIU Cheng-ti, ZHAO Dun-shu, JIANG Quan-xing. Principles of Structure Design of Electronic Equipment[M]. Nanj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Press, 2005. (in Chinese)
[3] Q/AD90-1999,常用非金屬材料手冊[S].
Q/AD90-1999,Non-metallic Materials Commonly Used Manual [S]. (in Chinese)
[4] 陽安源.自動車船定位系統(tǒng)(AVLS)的結(jié)構(gòu)設計[J]. 電訊技術(shù), 2007, 47(3):182-184.
YANG An-yuan.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Automatic Vehicle Location System (AVLS) for HongKong Fire Services Department[J]. 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2007, 47(3):182-184. (in Chinese)
[5] 盧黎明. O形密封圈的壓縮率對其密封性能的影響[J]. 華東交通大學學報, 2003, 20(2):9-10.
LU Li-ming. Influence of the Form-change Ratio of O Type Airtight Gasket on Its Airtighteness[J]. Journal of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2003,20(2):9-10.(in Chinese)
[6] GB4696-1999,中國海區(qū)水上助航標志[S].
GB4696-1999,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