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永娟
(杭州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浙江杭州 310036)
金庸小說《笑傲江湖》中語用模糊現(xiàn)象淺析
洪永娟
(杭州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浙江杭州 310036)
《笑傲江湖》的語用模糊現(xiàn)象可以從說話人、聽話人及非對話無聲語言三個角度加以分類,通過對其在文本中的顯現(xiàn)方式和作用分析,探討了語用模糊現(xiàn)象在漢語文學文本中的存在及價值,并提出語用模糊認識框架可以拓寬到無聲語言層面。
語用模糊;動態(tài)語用學;《笑傲江湖》;言外之的;言外之力
對語用模糊的認識主要可分為兩派,一派是從 Kempson的 Vagueness發(fā)展而來的何自然的“含糊”說,另一派是從 Leech和 J.Thomas的 Ambivalence發(fā)展而來俞東明的“語用模糊”說。何自然認為語用含糊是從語言的使用和理解的角度談?wù)Z言的不確定性,可以是故意使用的,也可以是無意中產(chǎn)生的。語用含糊的研究包括那些看似詞匯、實際上是話語的模糊限制語(hedge),以及只是語義模糊而實際上是語用含糊的現(xiàn)象[1]。俞東明認為“語用模糊指的是說話人在特定語境或上下文中使用不確定的、模糊的或間接的話語向聽話人同時表達數(shù)種言外行為 (illocutionary acts)或言外之力 (illocutionary forces)這類現(xiàn)象?!盵2]本文作者認為何自然把無意中產(chǎn)生的語義含糊納入語用模糊,概念范疇太寬泛;俞東明只考慮說話人的角度,忽略了聽話人的角度,概念范疇太狹窄。J.Thomas提出的動態(tài)語用學認為:語義不是詞語的字面意義,也不由說話人(speaker)和聽話人 (hearer)單方面決定,意義生成是個動態(tài)過程,涉及到會話雙方的語義交涉 (negotiation of meaning)、語境 (context)和語義潛勢 (the meaning potential)[3]。顯然單從說話人角度來討論語用模糊有欠全面。此外,語言的交際顯然不僅僅局限于有聲語言,語用模糊作為一種語言現(xiàn)象,也適用于對話以外的無聲交流。本文作者把 J. Thomas動態(tài)語用學研究語義的五要素之說話人、聽話人擴大為語義的發(fā)出者與接受者,把無聲語言納入研究范疇,并結(jié)合何自然的“語言使用和理解的角度”與俞東明的“說話人……同時表達數(shù)種言外之力”的觀點,兼顧說話人的意圖和聽話人的理解來探討語用模糊。下文以金庸的武俠小說《笑傲江湖》對話為語料,分別從說話人、聽話人和特定語境下的無聲語言三個角度對語用模糊在文本中的顯現(xiàn)方式和作用進行分析,探討語用模糊在漢語文學文本中的存在及其價值,并提出在特定語境下,無聲語言也可納入語用模糊研究范疇。
(一)從說話人角度解析語用模糊
文學作品中說話人由于種種原因,采用語用模糊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意見,委婉地達到自己的目的。但在使用時,說話人往往根據(jù)自己的意圖,有不同的側(cè)重點,對不同的潛在聽話人有所傾向,因而發(fā)送的信息有所選擇。我們不妨從說話人言外之的 (illocutionary point)信息發(fā)送的選擇角度,將《笑傲江湖》中對話的語用模糊現(xiàn)象分為以下幾類,并通過語境分析說話人的說話動機和意圖,來考察語用模糊在文學文本中的作用。
1.表里信息平行發(fā)送,聽話人各自平行接收,各取所需,各自作出相應(yīng)反應(yīng)
(1)一箭雙雕語用模糊
說話人在同一話語中對不同聽話人表達不同的言外之的:
例 1“不過他追不上我,他輕身功夫不行。”[4]113
令狐沖救下被采花大盜田伯光非禮的恒山派女弟子儀琳,惹惱對手,被救的儀琳提醒他小心,令狐沖這樣安慰儀琳師妹。這句話有兩個言外之的:明里安慰同道人;暗中向敵人下挑戰(zhàn)書,故意激怒外號“萬里獨行”的輕功高手田伯光,把敵人注意力轉(zhuǎn)移到自己身上,引火燒身,救師妹逃出魔爪。令狐沖的肝膽俠義、智勇雙全由此可見一斑。
(2)聲東擊西語用模糊
說話人言此意彼,看似平常,其實模棱兩可,甚至造成誤解,其言外之的只有真正的知情者乃至只有說話人本人才能把握。
例 2“華山門下眾人聽著:我和左師兄是切磋武藝,絕無仇怨,倘若左師兄失手殺了我,或是打得我身受重傷,乃是激斗之際,不易拿捏分寸,大伙兒不可對左師伯懷恨,更不可與嵩山門下尋仇生事,壞了我五岳同門的義氣?!盵4]1323
這是岳不群與左冷禪比劍奪帥前當眾對自己的弟子放的話。其時他已練成辟邪劍譜,自忖必勝,并極有可能重挫甚至殺死對方,于是講了這番聽似深明大義之詞。表面說是約束自己門下弟子,暗中卻是警告嵩山派弟子:如果我打敗甚至打傷了你們的掌門人,你們也不能尋仇生事,否則就破壞了五岳的同氣連枝之情。其虛偽狡詐、老謀深算,成了貫穿整個故事情節(jié)的一大懸念之一。
(3)不動聲色語用模糊
說話人利用自身名望,雖然處于劣勢地位,說話軟中帶硬,向聽者發(fā)送多重言外之的,使強勢一方受到話語言外之力約束,無法為所欲為。
例 3“小女孩兒口沒遮攔,左兄不必當真。在下的武功劍法,比之少林派方證大師,武當派沖虛道長,以及丐幫解幫主諸位前輩英雄,那可是望塵莫及?!盵4]1320
五岳并派大會上岳靈珊不敵左冷禪時,聲稱她父親岳不群比左冷禪高明,岳不群面對虎視眈眈的左冷禪不緊不慢、話中帶刺說了這句話。他明里滿口示弱,滿嘴自謙,自稱不如少林、武當、丐幫的武林大師。暗中傳遞言下之意:我岳不群比上不足,但比你嵩山派掌門強多了,有種的出來比試比試!以左冷禪的盛氣凌人、狂妄霸道,怎經(jīng)得起這般叫板挑釁。于是岳不群的假“示弱”換來左冷禪的真逞強,雙方比劍奪帥,事態(tài)朝著岳不群所設(shè)計和希望的方向發(fā)展。語用模糊的言外之力讓我們再次感受岳不群的陰險與城府,也再次左右了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
2.重里輕表發(fā)送,期待潛在聽話人接收隱藏的暗示信息
(1)旁敲側(cè)擊語用模糊
說話人言近旨遠,話外有音,字里行間充滿暗示,似乎是對聽話人說話,實際上是向第三方傳遞言外之的,意在讓第三者心領(lǐng)神會。
例 4“聽說二莊主這塊棋枰是件寶物,能收諸種兵刃暗器?!盵4]767
令狐沖和向問天到孤山梅莊與江南四友比劍求醫(yī),令狐沖與黑白子比劍前,向問天明里討教兵器特點,暗中逼對方說出兵器上的秘密,達到提醒令狐沖的目的。向問天為了救出任我行,顯然做了周密的前期調(diào)查,并巧借能表達多重言外之力的語用模糊,把危機化解于無形中。這種沉著冷靜、世故精明、低調(diào)干練的作風與不通世故、率性單純、放浪不羈的令狐沖形成鮮明的對照。
(2)趨利避害語用模糊
說話人為達到自身交際目的,在對方不明就里的情況下,片面擴大對己方有利的信息,隱瞞對己方不利的信息,向知情和不知情的雙方傳遞不同的言外之的,從而使聽話雙方作出完全不同的理解和判斷。
例 5“咱們是印證劍法,可不用較量內(nèi)力……華山派的氣功,在武林中是有名的,你若以內(nèi)力取勝,便算咱們輸了?!盵4]757“……華山派‘紫霞神功’遠勝于我嵩山派內(nèi)功,武林中眾所周知。風兄弟,你站在我這兩只腳印中,雙腳不可移動,和丁兄試試劍招如何?”[4]758
向問天與江南四友定此比賽規(guī)則時,令狐沖正內(nèi)力全失,空有一身無與匹敵的“獨孤九劍”劍法。向問天略去此節(jié),卻大談特談華山派內(nèi)功在武林中的盛譽,明里告誡令狐沖不可以內(nèi)功取勝,暗中警告甚至威脅對方不要擅用內(nèi)力,以免自取其辱,從而為令狐沖占得先機。向問天借用語用模糊手段,不動聲色制定似乎利于對方的比賽規(guī)則,足見其沉著鎮(zhèn)定,布置周密。
(3)欲言又止語用模糊
說話人要表達某種特殊信息,卻難以啟齒,或者為照顧聽話人面子而放棄直抒胸臆,顧左右而言他,欲言又止,反而更充分更微妙地傳達心聲,達到交際目的。但有時也會因為過于委婉而不能成功傳達言外之力。
例 6“你那林師弟,穿的衣衫好花。”[4]1349
盈盈和令狐沖連日目睹岳不群以怪招奪帥,林平之又以怪招追殺仇家余滄海,細心聰慧的盈盈發(fā)現(xiàn)他們的武功與東方不敗如出一轍,知道他們練了辟邪劍法。但他們一個是令狐沖的業(yè)師,一個是他的師弟,她不便點明,只能明里點評服飾,其實委婉暗示他們的劍法來源。她的冰雪聰明、善解人意,對令狐沖的體貼同情,通過一句語用模糊的話躍然紙上。
(4)藏頭露尾語用模糊
說話人在特定情況下,為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在利害沖突的雙方間插科打諢,信口開河說些似是而非的話,以期一方能領(lǐng)悟真正的言外之的。
例 7“這條路上妖魔鬼怪多得緊,可過去不得啊??嗪o邊,回頭是岸!”[4]874“
喂,上面埋伏的朋友們留神了,你們要等的人正在上來啦。你們這一殺將出來,那可誰也逃不了啦。”[4]875“去鬼門關(guān)嗎,還是走得慢些的好?!盵4]876
令狐沖意外發(fā)現(xiàn)嵩山派欲消滅恒山派的陰謀,卻不便現(xiàn)身明示,只能幾次三番明里裝鬼弄神,裝瘋賣傻,暗中提醒暗示恒山派眾尼。無奈帶隊師太有勇無謀、剛烈直率,眾尼姑又缺乏臨陣經(jīng)驗,沒有參透言外之的,仍然自投羅網(wǎng)。令狐沖的俠義執(zhí)著,不拘一格令人莞爾,定逸師太對言外之的拒絕是性格使然,也是情節(jié)發(fā)展的要求,為故事發(fā)展做了鋪墊。
3.重表輕里發(fā)送,期待聽話人接收話語表面意義
(1)一語雙關(guān)語用模糊
說話人在同一話語中對同一聽話人表達雙重或數(shù)重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言外之的:
例 8“我要殺一個人……哪位江湖上的朋友殺了此人,我重重酬謝。”[4]687
任盈盈于綠竹巷向令狐沖贈琴授譜,群豪于是在五霸岡聚會,泄露了盈盈暗戀令狐沖的秘密,惹她怒惱羞慚。尊為魔教公主、驕傲靦腆的任大小姐,不得不傳此號令下去。兩重言外之的,表面上似乎對有損她清譽的令狐沖有刻骨仇恨,不共戴天,以至不惜以他的生命為代價達到辟謠、挽回公眾形象的目的;實際上是用心良苦:令狐沖要被遍布各個角落的魔教教徒追殺,只有待在她身邊才是安全的。情竇初開的少女羞澀情懷與靦腆矜持,借用語用模糊的外衣,恐怖的殺戮令外表下裹著的竟然是愛的宣言!
(2)立竿見影語用模糊
說話人胸有成竹,說話前已預料到聽話人對話語言外之的可能的闡釋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言外之力,以達到激發(fā)聽話人某種預期行為的效果。
例 9“在下沒甚么好處,勝在用情專一。這位楊君雖然英俊,就可惜太過喜歡拈花惹草,到處留情?!盵4]1218
令狐沖對已練成“葵花寶典”、武功蓋世的東方不敗說這句話,明里似乎討論自己與對方的男寵楊蓮亭的是非好壞,意在激怒對方,讓對手首先暴露自己,只待對方一有異動便以獨孤九劍刺殺他個措手不及,這種語用模糊不僅幫助塑造令狐沖足智多謀、臨危不懼的性格,更為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發(fā)展營造條件,使故事情節(jié)絲絲入扣、引人入勝,令讀者欲罷不能。
(3)迂回曲折語用模糊
說話人處于弱勢地位,借用話語言外之力向聽話人施加壓力或轉(zhuǎn)移其注意力達到圍魏救趙的目的。
例 10“木前輩,華山派弟子令狐沖奉業(yè)師之命,恭請木前輩移駕,有事相商。”[4]265
重傷下的令狐沖巧遇木高峰苦逼林氏夫婦交出辟邪劍譜,情急之下,冒險出面,明里借師傅之命發(fā)出邀請,暗中發(fā)逐客令:我?guī)煾祦砹?你還不快逃命去!令狐沖對對方心態(tài)把握較準,利用語用模糊的言外之力來救了林氏夫婦,在語言上創(chuàng)造了借力打力的典范之作。這客觀上使緊張的故事情節(jié)得以緩沖,但令狐沖因此受到林氏夫婦臨死囑托,卻也為被師傅岳不群懷疑偷了林家的辟邪劍譜埋下伏筆。
(4)冷嘲熱諷語用模糊
說話人或為照顧聽話人面子或避免沖突,而不作直接批評或現(xiàn)場評論,其言外之的是委婉揶揄嘲弄對方。
例 11“我瞧見六只老鼠咬住一只貓,從這里奔了過去?!盵4]1036令狐沖率領(lǐng)群豪攻打少林寺救盈盈被困,危急關(guān)頭,桃谷六仙卻很不時宜地大驚小怪,譏議不休,引起公憤。令狐沖素知六仙好奇,說了這句敷衍話。一方面,支開他們,避免矛盾激化,控制局面;另一方面,把六仙比作六只小老鼠,多少有點指桑罵槐的味道,平了群豪一腔怒氣,讓“人民內(nèi)部矛盾”在縱聲大笑中煙消云散。六仙因此意外覓得下山密道,大家得以突圍,重出生天。這里語用模糊的巧妙運用,不僅對六仙天真爛漫、不通世故的性格刻畫入木三分,對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更起到峰回路轉(zhuǎn)的推進作用,群豪命運柳暗花明,讀者提到嗓子眼的心也終于可以暫時落下。
(5)欲蓋彌彰語用模糊
說話人的言外之的是向聽話人傳達錯誤的信息,卻弄巧成拙,被聽話人識破。
例 12“魔教任教主在此,大家識相些,這就走吧?!盵4]913
嵩山派為并派企圖暗滅恒山派,計不成又企圖嫁禍魔教。殊不知魔教教眾永遠不會自稱“魔教”,他們的詞匯里只有“日月神教”。嵩山派明里裝作自報家門、自曝來歷,暗中栽贓他人、嫁禍于人,企圖挑起事端,卻弄巧成拙,企圖隱藏的真相反而大白于天下。這也讓定逸師太等人終于看清他們自私、野心和邪惡的真面目。
綜上所述,說話人角度出發(fā)的語用模糊,其言外之的皆有一明一暗、一虛一實、一表一里兩重信息,分別指向不同的潛在聽話人。這些語用模糊的使用,對于小說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情節(jié)的推動、氣氛的渲染等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二)從聽話人角度解析語用模糊
語言的交際是雙向的。說話人的意圖只有在被聽話人理解時,言外之的才能轉(zhuǎn)變?yōu)檠酝庵?預期的交際目的才能達到。而聽話人對說話人語用模糊的理解與接收,固然與說話人選擇強調(diào)發(fā)送的信息相關(guān),更關(guān)鍵的是聽話人對語境的了解程度。語境要素包括話語本身、言語交際發(fā)生的行為環(huán)境及場景、共有常識、交際雙方的關(guān)系[5]。下文從聽話人對語意的接收程度,把《笑傲江湖》的語用模糊分為以下幾類:
1.理解接收語用模糊
聽話人熟悉語境,正確理解說話人的言外之的并作出相應(yīng)的反應(yīng),實現(xiàn)話語言外之力。
例 13“聽說此人突然失了蹤,下落不明,不知到了何處,倒也奇怪?!盵4]992
衡山掌門莫大先生明明為救令狐沖等殺了嵩山派的費彬,此刻說這番話,顯然是暗示令狐沖三緘其口,替他保密。共有常識使令狐沖立即捕捉到此話的真正意圖,馬上接過話題:“嵩山派門下行事莫測高深,這費彬么,說不定在哪一處山洞之中隱居了起來,正在勤練劍法,也未可知?!眱扇诵恼詹恍?達成默契。其他對語境不了解的人只能不了了之。上文例 4可歸為這一類。
2.半解接收語用模糊
聽話人對語境缺乏足夠了解,因而話語的言外之的似懂非懂,一知半解,只理解部分話語的深層含義。
例 14“那招‘有鳳來儀’也算不了什么?!盵4]318
令狐沖上思過崖面壁。開始岳靈珊天天送飯上山,可漸漸冷落了他,與林平之情投意合起來,還私下教他武功,并讓林以她教的武功打敗了令狐沖的好友兼師弟陸大有。陸給令狐沖送飯時告狀。令狐沖說了這句喪氣話。陸大有不知令狐沖的遭遇,對語境缺乏足夠的了解,只道師兄心灰意冷是小師妹移情別戀造成的。殊不知此時令狐沖已見到石壁上種種破五岳各派劍法的武功,對自己所學產(chǎn)生了極大的疑問和否定。沒人真正了解令狐沖的悲觀沮喪與心理煎熬,孤獨迷茫失意的令狐沖終于大病一場。
3.誤解接收語用模糊
聽話人因為對語境的不了解,與說話人在思想習慣、性格特點、生活背景等方面的個體差異,不能正確理解話語的言外之的,對言內(nèi)行為卻信以為真,而被語言所激,落入說話人的圈套,反而實現(xiàn)說話人的言后行為,從而逆向?qū)崿F(xiàn)言外之力。例 1中的田伯光,例 2中的嵩山派,例 3中的左冷禪,例 4、5中的江南四友,例 7中的定逸師太,例 10中的木高峰,例 11中的桃谷六仙都屬此類。聽話人或在比武時不敢出全力,或一怒動武,或麻痹輕敵,或死纏爛打,或敗走麥城,或大驚小怪,或一意冒險,都是誤解言外之的,反其道而行之的結(jié)果。
4.曲解接收語用模糊
聽話人在特定語境中,從自己的個性特點、生活經(jīng)驗和思想習慣出發(fā),錯誤闡釋話語言外之的,把簡單的話語復雜化,言外之力被后延。
例 15“此事與你將來一生大有關(guān)連,千萬不可忽視。”[4]331
岳不群夫婦上崖探望生病的令狐沖,師娘暗中叮囑了這句話。她原指岳不群要授他“紫霞神功”以助他強身健體,卻被苦戀師妹的令狐沖曲解為他們要將女兒岳靈珊許配于他。無獨有偶,令狐沖割血救人,逼老不死姑娘喝血時與她的對話:“你別迫我,我真的不行了”“不行也得行,快!”“你這樣做,好傷自己身子?!薄拔覀碜哟蛏趺淳o,我只要你好?!薄皠e,這么多血,求求你……不能再這樣了?!盵4]592只聞其聲、未見其形的門外一干眾人都想入非非,大大曲解了話語意義。直至真相大白,言外之力才得以實現(xiàn),眾人對令狐沖光明磊落、義薄云天的大俠之風佩服得五體投地。語用模糊的運用在渲染、刻畫人物性格的同時,客觀上給讀者留下了懸念,增強了故事趣味性和可讀性。
5.歪解接收語用模糊
聽話人在特定語境下,故意曲解說話人意圖,牽強附會,把一己之念強加于人,使本無言外之的的話語產(chǎn)生言外之力,達到自己的交際目的。
例 16“小子要自絕經(jīng)脈,這可使不得,饒了婆娘!”[4]429
桃谷六仙送重傷的令狐沖上華山時因不通世故與岳夫人產(chǎn)生沖突,岳夫人惱怒之下,刺殺一人,兄弟情深的六仙正要把她五馬分尸報仇,令狐沖大喝一聲:“不得傷我?guī)熌?否則我便自絕經(jīng)脈”,真心關(guān)切令狐沖生死的六仙竟就此罷手。但作為會話第三方的岳不群對此一無所知。語境的缺乏和個性的差異使岳氏夫婦無法正確理解他們純粹字面意義的對話,岳不群斷定六仙有重大圖謀,要“借沖兒之傷,耗我內(nèi)力”[4]431,然后“以逸待勞,制咱們于死地”。他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刻意歪解六仙之意,提出下山避難,然后順理成章地去福建林家取辟邪劍譜;還以此借口保存實力,理直氣壯地不替奄奄一息的令狐沖療傷,以免令狐沖壞事。其用心之險,計劃之毒,手段之辣,卻在一番歪解之理的掩蓋包裝下,變得冠冕堂皇,輕而易舉把包括善良的岳夫人在內(nèi)的眾人騙過。一句說者無意的簡單話語,卻被聽話者故意從語用模糊角度歪曲解讀,六仙的天真爛漫、心口如一與岳不群的處心積慮、陰險毒辣躍然紙上,栩栩如生。這也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轉(zhuǎn)入一個新階段:奪取辟邪劍譜之旅。
6.未解難解語用模糊
由于話語過于含蓄晦澀,而聽話人與說話人在共有常識、性格差異等多方面的因素,聽話人一時難以理解其真正的言外之的。上文例 8中的眾魔教教徒屬于這一類。例 6中,令狐沖因為不了解語境,不知練辟邪劍法要自宮這一隱情,故而沒明白盈盈的言外之的,以為新郎衣衫花一點不稀奇,還驚奇于女孩子不注意劍法卻留神衣衫。
7.故作不解語用模糊
聽話人雖已正確闡釋話語的言外之的,但因某種原因,故意不去實施這種言外之力,為照顧說話人面子,故意裝作沒有理解話外之音、言外之意。
例 17“你到對面去?!薄暗角懊嫒ァ!盵4]1082
任我行等闖少林、傷人命,經(jīng)協(xié)商須打斗三場,三局兩勝,方能放盈盈等下山。前兩局一贏一平,最關(guān)鍵的第三局由令狐沖與岳不群對打,令狐沖顧念師徒之誼,一味忍讓,只守不攻,任我行焦慮之中再三吩咐女兒提醒令狐沖。盈盈當然明白父親的言外之的,但她不屑于這么做,如果令狐沖以她為念,自然會全力取勝;如果他以師父為重,又何必去提醒哀求。
8.多解接收語用模糊
不同的聽話人因為個性差異、對語境了解程度不一,對同一話語的言外之的有完全不同的闡釋接收。
例 18“我姓勞,名叫勞德諾?!盵4]118
令狐沖黑夜之中,舍命救人,儀琳請教他的尊姓大名時,他便冒了輩分雖低、年紀不小的師弟之名。儀琳轉(zhuǎn)述此話時,有著不同共有常識的聽眾至少有三種不同的理解:儀琳的師父定逸師太以為令狐沖罵了尼姑,怕她追究,因而把罪名往人家頭上推,完全曲解了令狐沖的話語;也有有識之士稱贊令狐沖為善不居其名,不愧為少年俠士,這充其量也只是半解其意;唯有因與魔教長老曲洋以一曲“笑傲江湖”結(jié)為知交而打算金盆洗手、隱退江湖的劉正風一語道破天機:“勞德諾胡子一大把,足可做儀琳的祖父了?!北娙朔锦囗?明白令狐沖是為儀琳和恒山派的名聲著想。三方聽話人,只有性情與令狐沖相似的劉正風真正理解他的言外之的。
綜上所析,從聽話人角度出發(fā),語用模糊的言外之力的實現(xiàn)主要依賴于聽話人對言外之的的理解接收方式。如以下箭頭所示,假設(shè)箭頭所指方向為語用模糊言外之的所指向的言外之力,O為起始點,那么,對言外之的理解接收正向完全實現(xiàn) (OB);半解接收則正向半實現(xiàn)言外之力(OA);誤解接收則反向?qū)崿F(xiàn)言外之力(OC或OD);曲解接收使言外之力后延到真正理解接收時(AB);未解難解,故作不解時,言外之力沒法實現(xiàn) (停留于 O點);多解接收時,言外之力的實現(xiàn)方式也多樣化(定逸師太為OC/其他人為OA/劉正風為OB);值得一提的是,歪解接收時,原本沒有言外之的因而沒有言外之力的簡單話語,卻可以因為聽話人的意志,而從無到有,逆向產(chǎn)生強大的言外之力(OD)。
上文從說話人和聽話人角度對《笑傲江湖》中對話的語用模糊現(xiàn)象進行了分類討論,作者認為該文本中還存在一類比較特殊的語用模糊現(xiàn)象。現(xiàn)代語言學的創(chuàng)始人索緒爾認為:“語言是一種表達觀念的符號系統(tǒng)。”[6]在索緒爾寬泛的語言概念里,只要為表達觀念服務(wù),動作、表情、符號都可視為語言。語用模糊作為一種語言現(xiàn)象,是否也存在于這些非對話的無聲語言中呢?動態(tài)語用學認為話語的動態(tài)語義取決于五要素 (說話人、聽話人、會話雙方的語義交涉、語境和語義潛勢)。我們不妨把把 J.Thomas動態(tài)語用學研究語義的五要素之說話人、聽話人擴大為語義的發(fā)出者與接受者,把無聲語言納入研究范疇,來考察《笑傲江湖》中無聲語言的語用模糊現(xiàn)象。
(一)動作型語用模糊
以動作行為代替話語行使言外之力。在《笑傲江湖》中,一顰一笑,撫琴唱歌,眨眼行禮,舞劍出招,無不可作無聲之語,表達復雜的言外之的。金庸不愧為語言大師,如他小說中的武學宗師一樣,飛花摘葉,信手拈來,得心應(yīng)手,無不恰到好處。
此類語用模糊在文本中最典型的是撫琴,不同的琴聲曲調(diào)傳達不同的心聲,連不成調(diào)的琴音都能傳遞復雜的言外之的。令狐沖和盈盈與眾多武林高手一起被困華山思過崖,身陷絕境的眾人在黑暗中瘋狂亂砍亂殺。令狐沖與盈盈走散,不知對方生死,心急如焚,盈盈用銅錢砸出時斷時續(xù)的琴音告訴令狐沖她安然無恙,令狐沖大為欣慰,然而琴音的斷斷續(xù)續(xù)又令他擔心心上人是否受傷難支[4]1505;黑暗中,令狐沖對語境了解不夠,不知盈盈已安全占據(jù)高處凸出巖石,更不知她用銅錢“彈琴”,而且銅錢很快用完,加之瞎了眼的左冷禪、林平之及十五個瞎子的到來尋仇,盈盈無法繼續(xù)“彈琴”。因此未解盈盈的言外之的,惶恐焦慮不已。打斗場面的激烈殘酷得以渲染,兩人超越死亡超越恐懼、相互牽掛相互關(guān)懷的真愛得以展示在讀者眼前。
武俠小說中,習武之人以招式代替說話,是習以為常的。此類動作的語用模糊在文本中相當突出。岳不群與令狐沖少林比劍時反復使用“沖靈劍法”中的“浪子回頭”“蒼松迎客”“弄玉吹簫”“蕭史乘龍”[4]1086-1087,表面上看似真心呼喚被逐出師門令狐沖回歸,因為“沖靈劍法”是青梅竹馬的令狐沖和岳靈珊情投意合時練的獨家劍法,此刻使出,一方面意在提醒激發(fā)令狐沖對岳靈珊的回憶與愛戀,沖淡其對盈盈的感激感念之情;另一方面,用這些招式特殊的名稱暗示令狐沖可以浪子回頭,重歸華山門下。他深知令狐沖的為人和心思,利用語境發(fā)送言外之的,企圖以此擾亂令狐沖的心神,從而削弱“獨孤九劍”的戰(zhàn)斗力,以便勝券在握;岳不群的老謀深算、工于心計的性格刻畫入木三分。
(二)表情型語用模糊
以表情為媒介傳達某種言外之的,實現(xiàn)言外之力,達到交際目的。岳靈珊因為陸大有狀告林平之而遷怒令狐沖,神色嚴峻冰冷的一句“我永遠永遠不睬你!”[4]323那份絕情決絕與平日千嬌百媚的嬌嗔相比,意味相去萬里,天壤之別;田伯光和令狐沖在思過崖前比劍,見令狐沖每次進洞,出來總有進步和新招,忍不住想進去看個究竟,可令狐沖大喜過望隨即裝憂的表情夸張變化,令田伯光望洞卻步,深恐洞里乾坤,遭到高人或機關(guān)的暗算,不敢貿(mào)然行事[4]360。令狐沖先大喜后大憂的表情語用模糊使不知底細的田伯光顧慮重重、疑神疑鬼,不敢妄動。田伯光對語境的缺乏了解,使令狐沖表情的言外之力得以實現(xiàn),達到把強敵擋在洞外的交際目的。
(三)代碼型語用模糊
以某些特定符號為媒介,傳遞言外之的,實現(xiàn)言外之力,達到交際目的。岳姑娘對閩語小調(diào)的鐘愛,是她對教她這些歌曲的林平之的愛情寫照,唱閩南小調(diào)是她愛的表白與宣言。令狐沖從中聽出她的移情別戀;在說“永遠不理你”之前,她也曾大唱閩調(diào),向令狐沖示威警告:我就愛林平之,不許你縱容陸大有等師弟欺負他!甚至被林平之刺了致命的一劍后仍深愛著他,哼著閩調(diào)走向黃泉。如果她移情別戀使讀者為之惋惜,她對林平之愛的執(zhí)著則令讀者唏噓。
稱呼也能表達言外之的。任我行在少林寺改稱令狐沖為“沖兒”[4]1079,似乎以女相許,實為爭取令狐沖相助;重傷的令狐沖憑“獨孤九劍”刺殺十五名偷襲者,卻再也無力去解同門被封穴道,岳不群冷聲稱他“令狐沖令狐大俠”[4]497,顯然心懷不滿,對他疑心大起。特定語境下,一個簡單的稱呼也能傳遞言外之的。
綜上所論,在特定語境下,無聲語言和話語一樣,也可以產(chǎn)生語用模糊,從而傳遞言外之的,實現(xiàn)言外之力。
本文采用《笑傲江湖》文本為語料,從說話人、聽話人和特定語境下的無聲語言三個角度對語用模糊在文本中存在的類型、作用和顯現(xiàn)進行分析,探討語用模糊在漢語文學文本中的存在及其價值,并提出語用模糊可以不局限于語言對白,在特定語境下,無聲語言也可納入語用模糊研究范疇,拓寬語用模糊理論的適用度。
[1]何自然.再論語用模糊[J].外國語,2000(1):7-13.
[2]俞東明.語法歧義和語用模糊對比研究[J].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97(6):29-35.
[3]Thomas J A.Meaning in Interaction: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95:22.
[4]金庸.笑傲江湖[M].北京:三聯(lián)出版社,1998.
[5]何兆熊,蔣艷梅.語境的動態(tài)研究[J].外國語,1997(6):20.
[6]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M].高名凱,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5:37.
A Study of Pragmatic Ambivalence i n Ji n Yong’s D rifting Proudly by Rivers and Lakes
HONG Yongju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Hangzhou NormalUniversity,Hangzhou 310036,China)
In the martial arts fictionD rifting Proudly by R ivers and Lakeswritten by Jin Yong, the use of pragmatic ambivalence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peaker,the listener and nonverbal languages.Through analyzing the classifica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pragmatic ambivalence presented in the text,the author holds that discussing pragmatic ambivalence should focus notonly on the speaker,buton the listener aswell;and in certain context,pragmatic ambivalence can be conveyed through nonverbal languages,thus extending the study of pragmatic ambivalence to nonverbal phenomenon.
pragmatic ambivalence;dynamic pragmatic;D rifting Proudly by R ivers and Lakes;illocutionary point;illocutionary forces
I207.4;H030
A
1671-6574(2010)03-0094-09
2010-04-03
洪永娟 (1968-),女,浙江臨安人,杭州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文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