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雅
何漢卿北京人,自幼受家父影響,酷愛書法?,F(xiàn)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教育電視臺書畫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央電視臺書畫頻道華東工作中心書畫學術顧問。原中國美術館民間美術部主任。
作品曾多次在國內外書法比賽中獲獎,并在多種報刊雜志上發(fā)表,亦被國內外有關單位收藏。其作品還經常由中國美術館,國家文化部、衛(wèi)生部、北京市政府等單位作為禮品贈送國際友人。墨跡流布于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和港臺地區(qū),受到中外人士的好評。
曾得到美術館老館長劉開渠,著名書法家王瑕舉的教悔及當代著名書法家的指點。在多年的潛心研究,勤學苦練中,力納歷代書家所長,書風自成一格。
何漢卿先生的書法基底是唐楷與漢碑,在對楷體與碑風的追摹和修悟中,形成了在結體上重剛健骨架、在線條上重質樸內力的審美追求。他在隸書上曾廣臨名碑,從“張遷”、“曹全”、“史晨”、“衡方”等經典作品中領略隸書的總體風儀,追求氣息的暢達和格調的高華,注重筆法的沉穩(wěn)含蓄與線條質感的把握,形成了有自我面貌的隸書風格。在此基礎上,他又轉入行草,把碑體氣質的質樸穩(wěn)健和行草用筆的圓轉流麗結合起來??梢哉f,“質”“研”二者的有機統(tǒng)一是他行草的鮮明品質,也是他行草風格的獨到之處。他的性格樸素,在心理上傾向于書法之“質”,而他創(chuàng)造的熱情持續(xù)不衰,很多時候由于不能專職為書而積攢了強烈的創(chuàng)作欲望,故而一旦動筆即有激揚的感興,自然流露出放懷恣肆的意趣。觀他的行草作品,無論是大尺度篇幅還是隨筆小品,都可見頓挫有力與方圓互參的用筆,在線條的轉折上尤其顯出剛健的力量,而在整體意態(tài)上,則可見貫通全幅的飽滿氣脈,在揮灑中富有靈動的風神逸韻。
何漢卿先生在中國美術館工作期間,使他有條件觀賞和認識各類美術作品,增加全面的修養(yǎng),故而從書法創(chuàng)作擴大到水墨畫研習時,起點頗高,直接從大寫意花鳥入手。觀他的花鳥畫作品,可見出手即求高格的特征,特別是把書法的筆線與花鳥的造型結合起來,畫出水墨寫意“寫”的趣味。在他的書與畫中,“寫”的精髓是自然貫通的,也由此整體地體現(xiàn)出他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