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璐,邱新宇,孫 平,付曉春
(河北理工大學 體育部,河北 唐山 063009)
好萊塢體育電影劇本創(chuàng)作*
黃 璐,邱新宇,孫 平,付曉春
(河北理工大學 體育部,河北 唐山 063009)
好萊塢優(yōu)秀體育電影劇本創(chuàng)作主要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和體育文學傳統(tǒng),劇本創(chuàng)作的基本框架是以影片主角為敘事主線,在人生順境與逆境間相互轉換,穿插愛情、家庭、社會等劇情襯托,展現(xiàn)拼搏進取、越挫越勇的處世態(tài)度,宣揚體育的存在價值和文化擴展意義,真實再現(xiàn)體育生活。在既定的劇本創(chuàng)作框架之外,存在個人主義審美風格的表現(xiàn)形式,即劇本創(chuàng)作的類型化與風格化,為劇本創(chuàng)作活動保持一定的張力和想象空間。
美國體育電影;好萊塢;劇本創(chuàng)作;劇情發(fā)展
劇本是一部影片成功的基礎,乃“一劇之本”,電影藝術的繁榮發(fā)展應從劇本抓起[1-2]。本文旨在研究分析好萊塢體育電影劇本創(chuàng)作的一般規(guī)律與特殊性,進一步理解認識體育電影創(chuàng)作規(guī)律。
文字世界和影像世界均為呈現(xiàn)體育與身俱來的魅力和精彩青睞有加,二者表達形式各異,卻殊途同歸。從體育電影發(fā)展視角,體育文學的發(fā)展繁榮是電影藝術可持續(xù)創(chuàng)作的智慧源泉。歷史上優(yōu)秀的體育電影必然有一個合邏輯性、主題明確、敘事流暢、風格迥異、獨樹一幟、內容深刻、感人至深的電影劇本,優(yōu)秀劇本的創(chuàng)作主要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和單項體育文學傳統(tǒng)(如奧林匹克文學、拳擊文學等)或具體的文學作品(見表1)。
體育電影制作并非科幻類電影范疇,電影高技術含量要求較低,歷史上拍攝的科幻類體育電影寥寥無幾,如由NBA巨星喬丹領銜主演的體育動畫喜劇《空中大灌籃》,用電影技術美學取代籃球影像世界獨樹一幟的風格與魅力,脫離現(xiàn)實生活和籃球運動規(guī)律,球迷和影迷難以接受,票房收入慘淡,亦被若干專業(yè)期刊定性為好萊塢史上最糟糕的體育影片之一[3]。體育電影觀照或藝術化呈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與單項運動規(guī)律的特性,使電影敘事成為決定電影制作發(fā)行成敗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尋覓與提煉現(xiàn)實生活中撼動人心的體育事跡,以寫實主義風格進行劇本改編,具有貼近大眾生活和符合運動規(guī)律的電影制作優(yōu)勢,被電影制作人奉為圭臬。誠然,優(yōu)秀編劇的匱乏使提煉優(yōu)秀體育事跡進而改編成劇本的工作舉步維艱,這就在更大程度上依賴于體育文學作品,借助體育文學的深刻來塑造體育熒屏的精彩。如電影《和平戰(zhàn)士》宣揚一種獨到的體操哲學,競技的勝利不是來自運動本身的技術性展示和榮譽的向往,而是克服運動員內心的欲望與浮躁,創(chuàng)作素材來源并改編自著名作家米爾曼的《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米爾曼曾獲體操世界冠軍,擔任大學體操隊教練和教授,對體操運動有深刻的理解,他的作品被翻譯成29種語言,銷售上百萬冊,激勵數百萬讀者重塑生活的信心。
影片的敘事內容是劇本創(chuàng)作的熒屏體現(xiàn),宏觀上分析影片的敘事內容與劇情發(fā)展,注重提煉共性與特性,有助于把握劇本創(chuàng)作的一般規(guī)律。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三部好萊塢勵志體育電影為研究樣本,分別為泳池驕龍(Pride,2007,游泳)、卡特教練(Coach Carter,2005,籃球運動)、熱力四射(You Got Served,2004,街舞運動),呈現(xiàn)體育電影敘事內容與劇情發(fā)展的結構框架(見表2)。
首先,以影片主角為敘事主線,講述其重要人生階段經歷,描述現(xiàn)實體育生活,展現(xiàn)拼搏進取、越挫越勇的處世態(tài)度,獲得人生事業(yè)發(fā)展的成功。美國體育電影的劇本創(chuàng)作一般以影片主角獲得事業(yè)成功為敘事方式,這與諸學者的研究觀點相一致[4-6],體育本身蘊涵的“更快更高更強”與“挑戰(zhàn)自我”精神,賦予熒屏表現(xiàn)的即是反敗為勝的競技場景和逆境生存的生活情境。需要注意的是,影片主角獲得事業(yè)成功并非完全指比賽的勝利,而是泛指體育之于人生發(fā)展意義上的成功,這就產生了另一種劇本創(chuàng)作思路,即影片主角非常遺憾的輸掉了比賽,但進一步認識到人生的意義和體育的價值,亦可判定為一種勵志的、勝利的形式。《卡特教練》作為個案的表征,以體育悲劇美的表現(xiàn)形式表達影片主題,影片中卡特教練強調學業(yè)和球技同等重要的思想為影片結尾做了鋪墊。當球隊敗給圣弗朗西斯隊時,隊員們致力于學業(yè)發(fā)展的成就幫助6名隊員實現(xiàn)了讀大學的愿望,歷經坎坷的高中籃球生活磨礪了未來人生之路,成功的意義超越籃球賽場的失意。
其次,以體育為主題的電影,重點闡述主角將所從事的運動項目作為生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穿插愛情、家庭、社會劇情來襯托影片對主角追求事業(yè)發(fā)展的描述,展現(xiàn)主角在電影背景下的真實生活。如《泳池驕龍》穿插社會上地痞流氓對游泳團隊騷擾的情節(jié);《卡特教練》穿插隊員凱尼恩與女友間的愛情故事和隊員克魯茲的社會生活;《熱力四射》穿插David與隊友 Elgin的姐姐間的愛情生活。這些輔助敘事線索的巧妙設計和結構安排,為真實、生動、形象的反映電影主題提供有力依據,豐富影片內容的信息量,達到以“實例”形式教育青年和規(guī)訓社會的初衷。另一認識維度,體育電影植根現(xiàn)實世界和體育生活,離幻想的世界相距甚遠(如動作類、科幻類電影),這進一步強化了體育電影的寫實性與熒屏呈現(xiàn)方式,亦是好萊塢體育電影戰(zhàn)略秉持的基本原則,即體育電影應反映與保持生活世界的真實性[7]。
再次,劇情進展在影片主角的人生順境與逆境間相互轉換,具體在“善”“惡”交加、撲朔迷離、跌宕起伏的電影情節(jié)的落實上,映射出面對挫折辯證演進的人生發(fā)展規(guī)律,具有“歷經磨礪、成就完美人生”的象征意義。美國棒球電影熒屏呈現(xiàn)方式亦當說明,電影銀幕不斷透過迷人的棒球舞臺與神話,表達跌宕起伏的人生境遇,或傳達扣人心弦的冷暖世情[8]。體育電影劇情進展具有兩層涵義,一是演繹體育賽事的自身魅力,即激動人心、跌宕起伏的比賽過程和撲朔迷離、不可預料的比賽結果,有進球有丟球,有勝利有失敗,這才是真實的運動競賽,如《卡特教練》中最后與圣弗朗西斯隊的決戰(zhàn),兩隊實力不相上下,比分交錯上升,影片再現(xiàn)了真實的籃球比賽過程。二是演繹體育活動的社會意義,即體育賦予參與者人生發(fā)展的意義及賦予社會發(fā)展的意義,有歡樂有悲傷,有夢想有沉淪,這才是真正的體育人生,如《熱力四射》中描述Wade的現(xiàn)實生活,在得意與失意的事業(yè)發(fā)展轉換中完成。
最后,通過塑造影片主角的話語和影像,宣揚體育的存在價值和文化擴展意義,真實記錄體育在美國社會的發(fā)展狀況,借影片主角感人肺腑的、平實生動的電影藝術語言完成了價值勾勒。如《百萬寶貝》的臺詞:“拳擊是一種尊敬,擊敗另一個對手,為自己贏得尊敬”;《熱力四射》地下斗舞裁判的臺詞:“錢不是最重要的東西,友誼才是最主要的,不管輸贏還是平,我們將成為朋友”。另一認識維度,體育電影反映意識形態(tài)內容、矛盾與紊亂,定義與再現(xiàn)體育與種族、階級、性別、民族、信仰間的關系,為國家意識形態(tài)建構提供了實踐路徑,這與諸學者的研究觀點相一致[9-12]。
世界電影走過百年歷程,類型化發(fā)展大勢所趨。體育電影作為電影的一個主題類別,在西方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和受眾影響力,在中國則淪為邊緣化的非主流,好萊塢體育電影輝煌依舊,至今已嘗試與所有類型風格電影相結合,成為類型化電影的集大成者(見表3)。類型化體育電影與勵志體育電影在主題風格、劇本創(chuàng)作、劇情進展和熒屏表現(xiàn)方式上均有所區(qū)別,如愛情體育片,以愛情為敘事主線,體育與生活作為輔助點綴,最終通過主人公體育與生活世界的刻畫來推進愛情主線的發(fā)展,體育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并非完全是奪取勝利和振奮人心。再如喜劇體育片,呈現(xiàn)與放大體育生活中有趣的場景,最終落腳點在于幽默搞怪。
表3 好萊塢體育電影類型化影片舉例
表4 好萊塢體育電影風格化敘事內容與劇情發(fā)展的結構框架
好萊塢體育電影在呈現(xiàn)比賽場景和運動技術時擁有既定的編劇模式[13],類型化體育電影則擁有既定的類型化編劇思路。同時應當注意到,電影藝術一方面是大眾文化的組成部分,一方面是個人主義審美風格的表現(xiàn)形式。在體育電影劇本創(chuàng)作問題上,亦遵循“文無定法”規(guī)則。如《百萬寶貝》(Million Dollar Baby,2004,拳擊)編劇嘗試非主流劇本的創(chuàng)作獲得廣泛認同,在體育意義表現(xiàn)方面,它拋棄既有的編劇思路,諸如勝利、激情、夢想、奮進的意義傳達,選擇體育悲劇為最終基調,諸如失敗、金錢、貪婪、沉淪的意義傳達,超越了欲望、鎂光燈和榮譽,訴說了競技追求背后的另一層意義。在電影人物表現(xiàn)方面,它深刻描畫了男教練員與女運動員之間模糊不清的感情,像師徒、像父子、像戀人、像兄弟。如《和平戰(zhàn)士》(Peaceful Warrior,2006,體操)編劇嘗試一種超現(xiàn)實主義風格敘事,將災難與堅毅對立起來,貫穿一種獨到的競技哲學線索,延續(xù)《肖申克的救贖》中沉悶的氛圍,熒屏再現(xiàn)、詮釋與演繹“挑戰(zhàn)自我”的涵義和賽中“靜若止水”的意義。
中國體育電影發(fā)展滯后受多元因素影響,劇本創(chuàng)作問題是首要因素。其一,體育電影劇本創(chuàng)作的社會動力不足。中國在一些低國際競爭力的運動項目上保持絕對競技優(yōu)勢,很大程度上是部門利益使然,相對社會認知與體育參與意識薄弱,加之中國自古缺乏體育(Physical Education&Sport)傳統(tǒng),未能形成良好的全民體育氛圍,影像反映大眾文化需要和社會價值尺度[14]。在全民體育無意識的社會氛圍中奢談電影創(chuàng)作,顯然是極為不現(xiàn)實的想法。其二,體育電影劇本創(chuàng)作的教育動力不足。傳統(tǒng)教育方式致使體育電影創(chuàng)作式微,中國高舉素質教育旗幟,實則灌輸式、說教式的應試教育大行其道;西方自有熒屏輔助教學的傳統(tǒng)[15],熒屏表達的仿像世界是身體教育與道德教育的延伸。中國太過注重書本知識的學習,這種片面的認識制約了熒屏文化的發(fā)展。其三,體育電影劇本創(chuàng)作的文化動力不足。建國初期中國體育電影曾經繁榮輝煌,很大程度上來自民族主義的舉國情緒,諸如《女籃五號》、《水上春秋》、《女跳水隊員》等弘揚民族主義和為國爭光精神的影片,改革開放后的中國體育電影延續(xù)民族主義劇本模式,諸如《沙鷗》、《加油中國隊》、《冰與火》等影片,21世紀初社會價值觀多元化,傳統(tǒng)道德體系開始松動瓦解,諸如《跆拳道》、《一個人的奧林匹克》、《閃光的羽毛》等迎奧運獻禮片依然延續(xù)建國初期體育電影劇本創(chuàng)作思路,未能迎合時代風尚更新劇本創(chuàng)作范式,最終成為小眾影片,市場效益和社會影響力微乎其微。其五,體育電影劇本創(chuàng)作的制度動力不足。中國電影劇本審查制度嚴格,條框繁多,程序復雜,意識形態(tài)痕跡濃厚,形成了屬于電影人的專業(yè)圈子,圈子中鮮有體育出家的電影人,體育電影被邊緣化,淪為可有可無的電影文化類型,現(xiàn)有制度的等級制和審查制,使體育人士的經歷和個人劇本創(chuàng)作難以進入電影創(chuàng)作軌道。其六,體育電影劇本創(chuàng)作的藝術動力不足。體育科研注重教學訓練等實際可見的領域,改革開放以來對體育社會科學的態(tài)度有較大轉變,而對體育人文研究領域則一直處于漠視狀態(tài),因為體育藝術鮮有標準答案,難脫搞玄學的嫌疑,不能為運動員奪取金牌產生實際利益。其六,體育電影劇本創(chuàng)作的經濟動力不足。體育電影制作一般是小投資、小制作,影片經費有限,除去拍攝、演員、宣傳等各項支出,放在劇本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的經費捉襟見肘,很難保證劇本的創(chuàng)新和高質量。其七,體育電影劇本創(chuàng)作的政治動力不足。好萊塢體育電影是美國體育與政治制度的文明使者,是美國精神的化身,為美國夢和國家意識形態(tài)建構提供了實際可見的載體。中國體育政治體制未能充分認識影視傳播價值觀和建構意識形態(tài)的功能,在政治層面上失去了繁榮發(fā)展體育電影的驅動力。體育文化發(fā)展有其自身的內在規(guī)律,最忌諱急功近利,拔苗助長,抓住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歷史機遇,踏踏實實的做些基礎性工作即顯得格外重要。
[1]烏日娜.文學劇本是一部影片成功的基礎[J].中國電視, 2003(7):30-31.
[2]袁焱炳.繁榮中國電影應從劇本抓起[J].中國電影市場, 2005(11):21.
[3]Dave Darling,Sentinel Columnist.The Good,the Bad, and the Ugly in sports movies[N].McClatchy-Tribune Business News,2008-02-22.
[4]David Rowe.If you film it,Will they come?Sports on Film[J].Journal of Sport and Social Issues,1998,22 (4):350-359.
[5]黃璐,蘭健,劉媛妹,等.美國體育題材電影的劇情設計模式[R].北京:第八屆中國體育科學大會,2007.
[6]張軍,尚志強.美國體育電影的文化透視[J].體育學刊, 2009,16(1):43-45.
[7]Gary Strauss.Hollywood trains hard to keep sports films real[N].USA Today,2004-09-16(D1).
[8]張世強,張世澤.美國棒球電影發(fā)展的文化省思[J].體育與科學,2010,31(1):37-43.
[9]Aaron Baker.Sports Films,History,and Identity[J]. Journal of Sport History,1998,25(2):217-233.
[10]Aaron Baker.Contesting Identities:Sports in American Film[M].Urbana: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2003.
[11]黃璐,蘭健,劉穎,等.論美國勵志體育電影風行的意識形態(tài)性[J].體育科學研究,2007,11(3):17-20.
[12]宋薇.美國體育電影的發(fā)展歷程及其主題傾向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49-58.
[13]Murray Pomerance.The Dramaturgy of Action and Involvement in Sports Film[J].Quarterly Review of Film and Video,2006,23(4):311-329.
[14]Pearson Demetrius W,Curtis Russell L,Allen Haney C,et al.Sport films:Social dimensions over time, 1930-1995[J].Journal of Sport and Social Issues, 2003,27(2):145-161.
[15]Jack Breslin.Using Movies as Teaching Tools[J]. 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2008,23(2):176-177.
(2010-04-12收稿)
Screenplay composition of Hollywood sports films//
UANGLu,QIU Xin-yu,SUN Ping,FU Xiao-chun
The screenplay compostition of the Hollywood sports films are on the basis of real life stories and traditional sports literature.The screenplays describe the ups and downs of the protagonists and intersperse their love,family and social relation to reveal their bravery,perseverance and other positive qualities.The individual aesthetic style is also embodied in the screenplay which allows imagination.The Chinese sports film screenplay composition is influenced by social factors,education,culture,system,economy and politics,whose overall development is not satisfactory.The paper analyses the screenplay composition of the Hollywood sports films so as to reveal the composition rules.
sports films in U.S.;Hollywood;screenplay composition;plot development
’s addressSport Dept.,Hebei Science and Engineer Univ.,Tangshan 063009,China
G80-05
A
1672-268X(2010)04-0007-04H
河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研究項目(sz08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