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森賢,周宇杰,徐鐵平,陳月娣,何 南
(浙江省諸暨市農(nóng)技推廣中心,浙江 諸暨 311800)
作為水稻遷飛性害蟲之一的稻縱卷葉螟,在近幾年隨著水稻品種、種植結(jié)構(gòu)的調(diào)整,遷入浙江省的峰次多、蛾量高、繁衍條件好,造成世代重疊嚴重,防控難度大。為此,我們選擇由德國巴斯夫公司和日本農(nóng)藥公司聯(lián)合開發(fā)的一種全新的縮氨基脲類殺蟲劑氰氟蟲腙 (Metaflumizone,BAS320I,商品名艾法迪)進行防治稻縱卷葉螟的試驗和示范,以便為大面積示范推廣和安全使用提供科學依據(jù)。
24%氰氟蟲腙懸浮劑和專用助劑 (巴斯夫歐洲公司提供);對照藥劑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美國杜邦公司生產(chǎn),市售)、5%氟蟲腈懸浮劑(拜耳<中國 >作物科學有限公司生產(chǎn),市售)、32%丙溴·氟鈴脲乳油 (發(fā)事達 <南通 >化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市售)。防治對象為水稻縱卷葉螟3齡左右的幼蟲。
設(shè)667 m2用氰氟蟲腙 30,40(推薦劑量),50 mL和氰氟蟲腙30 mL+專用助劑10 mL等4個不同用藥量;對照農(nóng)藥為氯蟲苯甲酰胺10 mL,氟蟲腈50 mL,丙溴·氟鈴脲50 mL,以不施藥等量清水作為空白對照,共8個處理,處理代號依次為(1) ~(8)。理重復(fù)3次,隨機區(qū)組排列。藥后10 d內(nèi)觀察藥劑對水稻的影響。并再以前6個處理作大田示范,且各自設(shè)空白對照 (CK)。
小區(qū)試驗及大田示范都在諸暨市王家井鎮(zhèn)會議橋村俞得苗的連作晚稻田中進行,水稻品種嘉優(yōu)2號,為7月23日插種的機插稻 (行間距30 cm×12 cm),試驗用藥時間為2009年8月15日下午,水稻處于分蘗期。該田5(3)代稻縱卷葉螟發(fā)生嚴重,平均百叢蟲量192.36條,其中1齡占5.98%、2齡占37.62%、3齡占37.18%、4齡占13.8%、5齡占5.42%,2~3齡共占74.8%;大區(qū)示范田平均百叢蟲量253.31條,其中1齡占2.93%、2齡占12.93%、3齡占43.17%、4齡占30.37%、5齡占10.61%,3~4齡共占73.54%。小區(qū)試驗在同一塊田中進行,小區(qū)面積為64 m2;而大田示范在3塊接鄰并各為0.1 hm2的稻田上實施,每個藥劑處理面積為0.05 hm2,各自設(shè)立的空白對照面積為40 m2。采用背負式工農(nóng)-16型噴霧器常規(guī)噴霧,667 m2用水量45 kg,施藥所用水為剛下過大雨的比較混濁的田溝水。施藥當天上午下大雨,中午放晴下午施藥,施藥后12 d的天氣晴好,平均氣溫27.3~31.1℃,僅15,19,26日降水20.2,7.6和0.8 mm。
藥前進行蟲口基數(shù)和蟲齡調(diào)查,藥后3,7,15 d各調(diào)查1次,每個小區(qū)采用5點取樣,每點調(diào)查5叢,摘取25叢水稻上所有的蟲苞到室內(nèi)剝查卷葉中死活蟲數(shù),每次調(diào)查都在沒有取樣過的地方采苞;藥后15 d增加卷葉率以及黑肩綠盲蝽和稻田蜘蛛蟲量的調(diào)查。以調(diào)查取得的數(shù)據(jù)進行蟲口減退率和校正防效等殺蟲效果、保葉效果、天敵減少率的計算。再用DPS數(shù)據(jù)處理系統(tǒng)進行鄧肯式新復(fù)極差法分析。
表1顯示,氰氟蟲腙30 mL的防治效果,藥后3 d為 65.77%,與對照藥劑氯蟲苯甲酰胺(73.16%)、氟蟲腈(79.31%)的效果比較,分別要差8和15個百分點,比丙溴·氟鈴脲(62.14%)高3個百分點,但相互間無顯著性差異。藥后7 d,氰氟蟲腙的防效為70.07%,比藥后3 d提高了5個百分點,但比3種對照藥劑比較低了10~17個百分點,不過相互間無顯著性差異。藥后15 d,氰氟蟲腙的防效進一步提高,達80%,與氟蟲腈相近,但仍比氯蟲苯甲酰胺和丙溴·氟鈴脲的效果低7~10個百分點,藥劑處理間無顯著性差異。說明氰氟蟲腙有較好的后續(xù)效果。
氰氟蟲腙30 mL的情況下,保葉效果為82.50%,與對照藥劑氯蟲苯甲酰胺的84.14%、氟蟲腈的81.67%和丙溴·氟鈴脲的80.73%的保葉效果相當。
表1 氰氟蟲腙和3種對照藥劑對稻縱卷葉螟的殺蟲及保葉效果
從表2中可以看出藥后3 d,氰氟蟲腙每667 m2用30,40,50 mL及 30 mL+專用助劑 10 mL的4種劑量防治5(3)代稻縱卷葉螟低中齡幼蟲,防治效果分別為65.77%、72.85%、58.35%和50.02%,高劑量的效果比低劑量的要低7~14個百分點,不同用量間防效無顯著性差異,同為30 mL氰氟蟲腙加10 mL專用助劑的比不加助劑的反而要低15個百分點,并與空白對照無顯著性差異。藥后7 d,除用量為40 mL的處理防治效果下降了13個百分點外,其它用量的防效比藥后3 d都有所增加,幅度在5~18個百分點,并以30 mL+10 mL專用助劑的增加幅度最大。藥后15 d,4種劑量的防效都在79.43%~86.69%之間,隨著劑量的增加防效略有增加,但防效在4種劑量間無顯著性差異。3次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用24%氰氟蟲腙30 mL+助劑10 mL難以提高對稻縱卷葉螟的效果。
用氰氟蟲腙30,40,50 mL以及30 mL+專用助劑10 mL的保葉效果均超過80%,分別為82.50%、84.04%、86.02%和81.38%,4種處理間保葉作用無顯著性差異。氰氟蟲腙具有較好的保葉效果。
表2 氰氟蟲腙各劑量對卷葉螟的作用
表3看出,低劑量的氰氟蟲腙對黑肩綠盲蝽成蟲的殺傷力較輕,如30 mL或30 mL+10 mL助劑處理后為28.57%,要輕于氟蟲腈50 mL丙溴·氟鈴脲50 mL的殺傷力 (兩者均為71.43%),并且與氯蟲苯甲酰胺10 mL相當。但隨著氰氟蟲腙劑量的增加,黑肩綠盲蝽蟲量開始較大幅度的減少,這說明氰氟蟲腙在劑量較高的情況下對黑肩綠盲蝽殺傷性還是比較大。對稻田蜘蛛的影響,除用氰氟蟲腙30 mL+10 mL助劑的處理有一定的殺傷力外,其它劑量幾乎沒有影響。
表3 氰氟蟲腙和3種對照藥劑對黑肩綠盲蝽以及稻田蜘蛛的影響
在稻縱卷葉螟幼蟲3、4齡占70%多的情況下進行氰氟蟲腙大區(qū)示范施藥,結(jié)果 (表4)表明,藥后3 d調(diào)查的殺蟲效果,以667 m2用氰氟蟲腙50 mL的防效為最好,達75.13%,與對照藥劑氟蟲腈 (74.51%)相當,好于氯蟲苯甲酰胺(56.82%),而其它3個劑量處理的效果都在50%以下。藥后7 d,氰氟蟲腙的4個劑量處理,除667 m2用50 mL下降了17個百點外,其它3個劑量處理都上升了20~42個百分點 (59% ~75%),但它們都比對照藥劑氯蟲苯甲酰胺91.98%的效果差,而與氟蟲腈 (60.67%)相近或略有超過。藥后15d,氰氟蟲腙的4個劑量處理,防治效果都達到了 70%以上,分別為 74.76%、75.88%、93.03%和92.73%,以667 m2用50 mL或30 mL加助劑的最好,達90%以上,超過了氯蟲苯甲酰胺 (81.95%)和氟蟲腈 (52.83%)的防效。當在縱卷葉螟幼蟲齡期增加1齡的情況下進行氰氟蟲腙大區(qū)示范噴藥,與小區(qū)試驗比較,其對稻縱卷葉螟的殺蟲效果仍表現(xiàn)出后續(xù)作用較好的特點,隨藥后時間的延長防效逐漸提高,但在前期調(diào)查的效果要比小區(qū)試驗低。
表4 氰氟蟲腙大區(qū)示范對稻縱卷葉螟的防治效果
6個藥劑處理結(jié)果以24%氰氟蟲腙667 m2用50 mL的效果最佳,30 mL+10 mL專用助劑的次之,2種劑量的保葉效果分別達91.03%和83.6%,而30 mL或40 mL氰氟蟲腙處理的保葉效果為74.83%和76.13%,它們都要好于氯蟲苯甲酰胺 (71.24%)和氟蟲腈 (52.4%)的效果。氰氟蟲腙的保葉作用,高劑量或加助劑的效果與小區(qū)試驗結(jié)果相仿,但其它2個劑量卻比小區(qū)試驗結(jié)果低。
大區(qū)示范,氰氟蟲腙對黑肩綠盲蝽也表現(xiàn)出具有一定的殺傷作用,隨著藥量的增加影響加大,而對稻田蜘蛛的影響仍然較小。
藥后在15 d內(nèi)通過觀察,氰氟蟲腙各種劑量,無論是小區(qū)試驗還是大區(qū)示范都對水稻生長無不良影響,生長狀況無異?,F(xiàn)象出現(xiàn)。
綜合試驗示范結(jié)果,我們認為氰氟蟲腙對稻縱卷葉螟具有如下特點。在幼蟲3齡期左右時施藥,殺蟲的后續(xù)作用較好。雖然氰氟蟲腙在葉片表面只有中等的滲透活性,在植物的綠色組織及根部無內(nèi)吸傳導性,但在噴霧均勻的情況下對卷葉螟的控制效果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逐步提升,達到80%左右,高劑量的更佳一些,低劑量在加入專用助劑后也能表現(xiàn)出一定的增效作用??傮w防治效果與與目前普遍使用的氯蟲苯甲酰胺、氟蟲腈和丙溴·氟鈴脲等藥劑相當。在幼蟲3齡期左右時施藥其速效性一般。氰氟蟲腙的觸殺作用較小,又無內(nèi)吸作用,主要是通過卷葉螟幼蟲取食而發(fā)生胃毒作用,所以藥后3 d的殺蟲效果不高。保葉作用明顯。藥后15 d的卷葉減少率與目前正在使用的最好的藥劑相當或略高,可能是幼蟲在施藥后會較快停止取食減少卷苞之故。對稻田主要天敵影響小。對稻田蜘蛛的影響要小于對黑肩綠盲蝽的影響,低劑量的氰氟蟲腙對黑肩綠盲蝽和稻田蜘蛛影響要小于氟蟲腈和丙溴·氟鈴脲,與氯蟲苯甲酰胺相近。
氰氟蟲腙防治稻縱卷葉螟的667 m2使用劑量以30~40 mL為好,對水量在均勻細噴霧的情況下為30~45 kg,掌握在 2、3齡幼蟲高峰期施藥為宜。
氰氟蟲腙的速效性不佳,小區(qū)試驗的總體防效不是很高,是否是本試驗所用的水比較渾濁的田溝水影響之故,有待進一步試驗觀察。
[1]張左生.糧油作物病蟲鼠害預(yù)測預(yù)報[M].上海:上??茖W技術(shù)出版社,1995.
[2]張瑞平,張建軍,王煒,等.不同藥劑防治稻縱卷葉螟高齡幼蟲的效果[J].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2006(6):168-169.
[3]李鑫.新型殺蟲劑氰氟蟲腙[J].農(nóng)藥,2007,46(11):774-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