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春 易黎
藥品費用是醫(yī)療費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醫(yī)療費用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是影響醫(yī)療費用急劇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分別采用依達拉奉和胞磷膽堿鈉治療急性腦梗死,分析兩種方案的成本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急性腦梗死患者101例,以上患者診斷均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修訂的《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中腦梗死的診斷標準。以上患者常于安靜狀態(tài)下發(fā)病;患者有頸內動脈系統(tǒng)和(或)椎一基底動脈系統(tǒng)癥狀和體征;頭顱CT或MRI檢查已經(jīng)證實。將上述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51例,其中男27例,女24例,年齡43~77歲,平均(58.3±10.6)歲,治療前 NIHSS評分:(10.13±3.21)分。對照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齡42~75歲,平均(57.1±8.7)歲,治療前NIHSS評分:(10.43±2.85)分。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治療前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血栓通注射液500 mg加入生理鹽水250 ml靜脈滴注,1次/d,同時口服腸溶阿司匹林75 mg,1次/d。并同時行相關康復治療。有腦水腫者給予甘露醇脫水,合并有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給予相應對癥治療。觀察組患者給予胞磷膽堿鈉注射液(0.25 g/支,2.1元/支)0.5 g加入生理鹽水250 ml緩慢靜脈滴注,1次/d。對照組患者給予依達拉奉注射液(30 mg/支,101元/支)30 mg加入生理鹽水250 ml靜脈滴注。兩組患者均治療14 d。兩組患者在治療中定期檢測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等。
1.3 臨床治療效果評定標準 參照中華醫(yī)學會第四次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療效指數(shù)=(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救?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1% ~100%;顯著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 ~90%;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 ~45%;無效: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7%左右。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總有效率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顯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比較,見表1。
注: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成本-效果比較 本文中,治療組和對照組患者除了胞磷膽堿鈉和依達拉奉用藥不同外,其他治療和實驗室檢查均相同。所以文中所述成本即為胞磷膽堿鈉和依達拉奉成本。根據(jù)市場價格計算。兩組患者應用胞磷膽堿和依達拉奉時間相同。所以這里的成本只計算1 d的成本。觀察組胞磷膽堿鈉的每天成本為4.2元,對照組依達拉奉成本為101元。兩組的成本-效果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成本效果比較(元,%)
腦梗死主要是由于供應腦部血液的動脈出現(xiàn)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狹窄甚至閉塞,導致局灶性急性腦供血不足而發(fā)病。目前常用的治療方法有支持療法、恢復缺血區(qū)灌注和神經(jīng)細胞保護藥物治療。在本文中,依達拉奉和胞磷膽堿均對急性腦梗死有治療作用,比較二者的成本效果。
胞磷膽堿鈉通過降低腦血管阻力,增加腦血流來促進腦物質代謝,改善腦循環(huán)。也可增強腦干上行網(wǎng)狀激活系統(tǒng)的機能,增強椎體系統(tǒng)的功能,改善運動麻痹,故對促進大腦功能的恢復和促進蘇醒有一定作用[1]。依達拉奉是一種腦保護劑(自由基清除劑。腦梗死急性期患者給予依達拉奉,可抑制梗死周圍局部腦血流量的減少,使發(fā)病后第28天腦中NAA 含量較甘油對照組明顯升高[2,3]。
本文中,分別采用依達拉奉和胞磷膽堿鈉治療急性腦梗死,兩種方案治療效果相同,胞磷膽堿鈉方案成本顯著低于依達拉封方案,說明使用胞磷膽堿方案能夠降低醫(yī)療成本,值得借鑒。
[1]張君,刁訓啟.奧扎格雷鈉聯(lián)合胞磷膽堿治療急性腦梗死40例.臨床軍醫(yī)雜志,2007,35(1):148-149.
[2]李強.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觀察.中華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雜志,2008,6(7):592-593.
[3]付恩宏,尚華,李飛.依達拉唪和奧扎格雷鈉治療進展性腦梗死療效觀察.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09,13,(6):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