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琦鄧鉅泉韋憲育
(1.上海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學院 上海 200438; 2.廣西南寧吳數(shù)德體校 南寧 530021;3.廣東中山市體育運動學校 中山 528400)
新規(guī)則對第29屆奧運會中國男子舉重選手試舉成功率的影響
張 琦1鄧鉅泉2韋憲育3
(1.上海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學院 上海 200438; 2.廣西南寧吳數(shù)德體校 南寧 530021;3.廣東中山市體育運動學校 中山 528400)
通過文獻資料、專家訪談等研究方法,探究舉重競賽規(guī)則重要條例的變化對運動員試舉成功率的影響。結果表明:中國男子舉重隊認真研究新規(guī)則,合理有效地運用戰(zhàn)術,提高比賽中的試舉成功率,為運動員獲得比賽優(yōu)異成績奠定了基礎。
規(guī)則;奧運會;男子舉重;成功率
舉重是中國競技體育運動的傳統(tǒng)優(yōu)勢項目之一。在第29屆奧運會上,中國男子舉重隊6人參加5個級別的角逐,取得了4枚金牌1枚銀牌的驕人戰(zhàn)績??v觀比賽,舉重隊取得的成功,與運動員良好的技能、自我控制和應變能力,以及教練員、運動員合理有效地選擇與運用技戰(zhàn)術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本文試圖通過對中國男子舉重隊及國外優(yōu)秀選手在奧運會上的試舉成功率的對比分析,總結成功經(jīng)驗,找出差距,為今后廣大教練員、運動員的訓練和比賽制定最佳方案提供參考。
2.1 文獻資料法:觀看比賽錄像,查閱比賽秩序冊、成績冊和相關文獻,收集相關信息。
2.2 訪談法:訪談國家體育總局舉摔柔運動管理中心相關管理人員和中國男子舉重隊教練。
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對第29屆奧運會男子8個級別前三名運動員的試舉成功率進行常規(guī)數(shù)理統(tǒng)計和分析。
從表1發(fā)現(xiàn),2005年5月1日,國際舉聯(lián)修訂并實施決定勝負的1kg新規(guī)則(以往以2.5kg的倍數(shù)計算,破紀錄所造成的不足2.5kg的重量必須去掉,不記入成績)。同時,把加重原則作了相應調整:由原來的成功后必須至少增加2.5kg的倍數(shù),改為試舉成功后至少增加1kg的倍數(shù)。2007年1月1日又改為第一把試舉成功后,第二把試舉至少增加2kg和第三把至少增加1kg。這些規(guī)則的變更,不僅使比賽更加規(guī)范,也使成績計算更加合理,同時也增加了比賽的激烈性,成功偶然性更大。為此,教練員、運動員在比賽中必須合理有效地選擇與運用技戰(zhàn)術,調整好心理狀態(tài),掌握好比賽的節(jié)奏,在比賽中把握好僅有的6次試舉的機會才能獲得優(yōu)異的運動成績,取得比賽的勝利。
表1 舉重競賽規(guī)則相關條例的重要變化情況
新規(guī)則出臺后,國家體育總局相關部門迅速做出決定,召集資深學者、科研人員、教練員、裁判員商討奧運對策,研究新規(guī)則對訓練和比賽的影響,并遵照國家體育總局2008奧運指示精神,針對我國教練員、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的實際情況和以往大賽的經(jīng)驗教訓,制定了相關政策,鼓勵運動員在比賽中提高試舉成功率(見表2)。
表2 男子比賽成績與成功率獎勵標準
從訪談中發(fā)現(xiàn),國家體育總局相關部門領導從戰(zhàn)略的高度出發(fā),為了在奧運會上取得優(yōu)異的運動成績,以國內組織的大賽和對奧運選手的測試賽為平臺,多次對參加奧運選拔的運動員進行試舉成功率檢驗和考評,同時,組織專家、科研人員從訓練方法、訓練手段、技戰(zhàn)術安排、心理訓練等方面全面跟蹤國家隊的訓練,提高運動員在大強度訓練和比賽中的試舉成功率。經(jīng)過多次比賽的檢測、督促,奧運參賽教練員和選手從思想上充分認識了試舉成功率在比賽中的重要性,在奧運會前的訓練中,教練員和運動員堅定不移地貫徹和落實了大強度試舉時必須保證高成功率的要求,這為運動員在奧運會上技、戰(zhàn)術水平的正常發(fā)揮奠定了技術和心理基礎。
教練員、運動員在高水平的舉重比賽中,能否在規(guī)定的6次試舉中(抓舉、挺舉各3次),成功地試舉極限或超極限重量,表現(xiàn)出平時最好的訓練成績,發(fā)揮出超高的技戰(zhàn)術水平,把握和利用好每次試舉機會,保證較高的試舉成功率,是奪取比賽最后勝利的重要法寶。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奧運會前,專家、科研人員與參賽教練員根據(jù)國家隊運動員的特點,圍繞加重原則,精心研究,制定出了多套戰(zhàn)術方案,為保證運動員試舉的高成功率提供了戰(zhàn)術保障。
從表3可以看出,中國男子舉重隊除前奧運會冠軍石志勇因傷沒有完成比賽外(挺舉棄權),其他5位選手的試舉成功率均達到66.67%以上,創(chuàng)造了中國運動員參加國際高水平大賽以來最佳的試舉成功率,其中56kg級的龍清泉高達83.33%。這充分說明了中國男子舉重隊備戰(zhàn)奧運會的技、戰(zhàn)術訓練是扎實的,強調運動員高質量的試舉成功率訓練也是成功的。運動員在比賽中較高的試舉成功率,穩(wěn)定的技戰(zhàn)術水平和心理素質,保證了實力的正常發(fā)揮,為獲得優(yōu)異的運動成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表3 中國運動員奧運會的試舉成功率
表4 第29屆奧運會男子舉重8個級別前3名運動員的試舉成功率
從表4可以看出,8個級別前三名運動員的試舉成功率,除69kg級和77kg級的第三名只有33. 33%(抓、挺各成功一把),69kg級第二名和85kg級第三名只有50%外(抓、挺共成功3把),其余的都達到66.67%以上。這些數(shù)據(jù)充分說明奧運會上所有參賽國家的教練員、運動員都十分重視比賽的試舉成功率,用高質量的試舉成功率來獲取優(yōu)異運動成績和名次。
從表4可見,8個級別前3名的外國運動員的試舉成功率普遍較高,其中有5人達到100%,2人達到83.33%,7人達到66.67%。整體成功率明顯比我們高,這說明外國選手在平時的訓練中就十分重視試舉的成功率。同時,也說明中國運動員在平時的技術穩(wěn)定性訓練方面還不夠扎實、細膩,在貫徹比賽戰(zhàn)術意識,培訓運動員的戰(zhàn)術素養(yǎng)等方面與國外先進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從比賽錄像我們還看到,77kg級比賽,中國的李宏利在與韓國選手爭奪金牌時,如果抓舉或挺舉的成功次數(shù)能多一次,冠軍的歸屬就有所不同。85kg級的陸永,在抓舉成績落后的情況下,如果不是最后一次試舉成功,成功率達到66.67%,這枚金牌可能就旁落。最遺憾的是,前奧運會冠軍,69kg級的石志勇,由于在抓舉強項比賽中三次試舉只成功一次,不得不帶著嚴重的腰傷退出比賽,奪冠夢想化成泡影。
綜上所述,隨著競賽規(guī)則的進一步細化,運動員試舉成功率的高低,對運動員創(chuàng)造優(yōu)異運動成績的影響越顯突出,已成為運動員在大賽上奪得比賽最后勝利的關鍵。
4.1 新規(guī)則的出臺,明顯提高了成功率在比賽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作用。
4.2 較高的試舉成功率是各國運動員取得優(yōu)異運動成績的保障。
4.3 奧運會上中國男子舉重隊取得的優(yōu)異成績,與重視技戰(zhàn)術能力的訓練,強調高質量的試舉成功率密切相關。
5.1 隨著規(guī)則的變革,較高的試舉成功率在比賽中的作用越顯突出,應引起高度重視。
5.2 在平時的訓練和比賽中,教練員應嚴格要求運動員養(yǎng)成良好的試舉習慣,保證較高的試舉成功率。
5.3 應該認真總結奧運經(jīng)驗,學習外國先進的訓練方法,進一步提高教練員、運動員的技戰(zhàn)術素養(yǎng)。
1 顧鴻泉.競技舉重與運動訓練論文集.北京:長城出版社
2 梁柱平.舉重運動裁判學.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3 舉重競賽規(guī)則.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4 舉重.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The Influence by the New Rules on the Success R ates of the Attempt Lift of Chinese Male Weight Lifting Athletes in the 29th Olympic G ames
ZHANG Qi
(Sports Education Institue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shanghai)
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academic analysi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n the success rates of the attempt lift of Chinese male weigh lifting athletes by the important changes of th weight lifting competition rules.The result indicates Chinese male weight lifting team attained perfect achievement by studying the new rules hard,applying the tactics reasonably and effectively,and enhancing the success rates of the attempt lifting.
new rules;Olympic games;male weight lifting;attempt lift;success rates
book=75,ebook=29
張 琦(1966-),男,湖南新化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舉重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