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新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石河子 832000) 陳增賢
實心粘土磚是傳統(tǒng)的建筑材料,是天然資源和能源消耗最大、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最大、污染大氣尤為突出的不可發(fā)展的“夕陽產業(yè)”。它自重大,浪費資源,節(jié)能降耗差,施工強度大。隨著墻體結構的革新越來越考慮到建筑節(jié)能問題,這對保護土地資源、保護環(huán)境、提高居住水平,貫徹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多孔磚是帶有細小圓孔或非圓孔洞的承重型墻體材料,凡孔洞率大于15%以上的磚,不論孔型如何都統(tǒng)稱為空心磚。用于承重墻體的空心磚,孔洞率不宜超過40%??招拇u與實心磚相比,其優(yōu)點是減輕結構自重,并改善保溫隔熱性能,厚度大的磚抗折能力較強,可節(jié)約砂漿和減輕砌筑工時?!冻兄卣惩量招拇u》(JC196-75)標準中推薦的三種主要型號為:KM1(尺寸規(guī)格 190×190×90mm)、KP1(尺寸規(guī)格240×115×90mm)、KP2(尺寸規(guī)格240×180×115mm)。當前使用最廣泛的是KP1型。
在常溫條件下施工時,應在砌筑前一天澆水濕潤,濕潤程度應根據砂漿磚塊性質和氣候條件而定,常溫施工不得用干磚上墻,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飽和的磚砌墻。一般要求含水率控制在10%~15%范圍內,防止?jié)駶櫜痪蜻^度濕潤。
施工前應由相應資質等級試驗室出具砂漿配合比,現(xiàn)場按此配合比拌合砂漿?,F(xiàn)行國家標準要求空心燒結磚的砂漿稠度為60~80mm,其稠度大小主要要考慮砌筑操作方便,同時又考慮砂漿過多落入孔洞內而造成浪費,砂漿應隨砌隨拌供應,不可積存。
砌墻前,應根據墻的位置彈出墻的軸線及邊線。
開始砌筑前,先進行擺磚,排出灰縫寬度,使各皮磚的豎向灰縫相互錯開,同一墻面上各部位組砌方法應統(tǒng)一并使上下一致。
根據施工圖上所示的門窗,過梁及樓板等標高,制作皮數(shù)桿,皮數(shù)桿上應畫出磚的皮數(shù)、灰縫厚度以及墻內各構件的位置等。
找平:多孔磚砌筑前先在基礎面或樓面上按標準水準點引測各層的標高,并且用水泥砂漿或C20細石混凝土找平。
放線:為了保證各層樓墻身軸線的重合并與基礎軸線一致,應利用引測到外墻面上的中心線,用經緯儀將此中心線引測到各層樓面上,軸線的引測必須準確,根據引測到樓面的墻中心線,即可彈出本層各墻的中心線及墻身邊線,門窗洞位置。
立皮數(shù)桿及掛準線: 皮數(shù)桿的作用是用此控制每皮磚水平,控制墻內埋設件,門窗洞,樓板過梁等的標高。在墻角及墻角交接處按皮數(shù)桿標志先砌幾皮磚,在皮數(shù)桿之間拉上準線或將準線掛在先砌的磚上。
砌磚:根據選定的組砌方式鋪灰砌磚
規(guī)范要求砌體上下應錯縫,內外搭砌。組砌方法可采用一順一?。M丁滿條),梅花丁或三順一丁的組砌形式,為了避免組砌上的錯誤要求首皮磚砌筑前必須進行干擺,干擺時掌握以下原則:
山丁檐跑。在進行首層磚干擺時凡370墻的山墻里皮磚為丁磚,檐墻里皮磚為跑磚,內墻開間的240墻為丁磚,非承重的240內墻第一皮和第二皮均錯縫丁砌,第三皮非承重橫墻跑砌,樓面上非承重墻或承重橫墻第一皮跑砌,方可滿足規(guī)范要求。
十字或丁字相交的240內墻,同一層磚同一方向磚頭方向應一致,即丁跑交替,交接處應以跑磚壓墻搭接(進墻60mm,外出180mm)為了滿足這一要求干擺時要合理調整灰縫。
外墻窗洞口位置的磚應在干擺前放線,干擺時適當調整灰縫,使窗口與丁磚層的豎縫同位。其下在窗洞兩邊磚占窗口位置為60mm。如果還不能滿足要求,在不受其他條件限制的情況下,可將窗洞口適當位移(不大于60mm)。位移后的上下層窗必須對齊。經調整,如有破活、七分頭或丁磚排在窗口中間,另外在排磚時還要考慮在門窗洞口上邊的磚墻(即過梁上)合攏時也不出現(xiàn)破活,必須全盤考慮。
窗洞尺寸設計如不符合磚的模數(shù)或窗洞較高,窗間墻較短,調整灰縫或移動窗口位置不符合實際,那么,窗洞口兩側的七五磚可能發(fā)生丁跑反向,但其上一皮磚應滿足上下錯縫,內外搭砌的原則。
構造柱大馬牙槎組砌采用三退三進或二退二進的方法,兩側對稱,上下垂直,進臺保證構造柱設計斷面,退臺保證60mm;小于0.5m的墻垛一端有構造柱可不留大馬牙槎,防止構造柱外包120磚出現(xiàn)內通縫現(xiàn)象。構造柱內按要求放置拉結鋼筋,每邊伸入墻內不小于1000mm。
為保證砂漿飽滿度推行“三一”砌磚法,即“一鏟灰,一塊磚,一擠揉”即滿鋪滿擠的方法,對于多孔磚來說,擠壓動作對砌筑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保證了砂漿的飽滿度有利于塊體間緊密粘結,另一方面是砌體中“銷鍵”形成的關鍵,它能夠提高多孔磚墻的抗剪強度。
正確設置腳手眼:過梁上與過梁成60度角的三角形范圍內及過梁凈跨度1/2的高度范圍內;寬度小于1000mm的窗間墻;砌體門窗洞口兩側200mm和轉角外450mm范圍內;梁或梁墊下及其左右500mm范圍內不得設置腳手眼。步架腳手眼應設置在水平一丁磚處。
規(guī)范要求:外墻轉角處應同時砌筑,內外墻交接處必須留斜槎,接槎高度不應小于墻體高度的2/3,接槎時必須將接槎處表面清理干凈且保證平直,留時加預埋槎拉結筋,沿墻高按設計要求50cm埋¢6鋼筋兩根,其埋入長度從墻的留槎處算起,每邊不小于50cm,末端應加90°彎鉤。
安裝過梁時,其標高、位置及型號必須準確,坐灰必須飽滿,兩端支撐點的長度應一致,支座長度應滿足規(guī)范要求。
對于多孔磚砌體的質量要求,概括起來,可用十六字表示:“橫平豎直,砂漿飽滿,組砌得當,接槎可靠”。
即要求每一皮磚必須在同一水平面上,每塊磚必須擺平,為此,首先應將基礎或樓面找平,砌筑時嚴格按皮數(shù)桿拉線,將每皮磚砌平。豎直,即要求砌體表面輪廓垂直平整,同時,豎向灰縫也應垂直對齊。
檢查墻平整的方法是:將2m長靠尺在任何方向靠于墻面,用塞尺塞進靠尺與墻面的縫隙中,檢查此縫隙的大小。檢查垂直度的方法是:將2m的托線板靠在墻面上,看線錘是否與板上墨線相重合。
砂漿飽滿程度對砌體強度影響很大。砂漿不飽滿,將使磚塊間粘結不牢,使得“銷鍵”不宜形成,磚與砂漿之間的粘結力降低,影響砌體的整體性。由于砂漿不飽滿也影響砌體內力的傳遞,因為上面砌體的重量主要通過磚塊之間的水平灰縫傳遞到下面,水平灰縫不飽滿會造成磚塊局部受彎而致斷裂,所以施工驗收規(guī)范規(guī)定砂漿飽滿度以不小于80%為合格。砂漿能否飽滿與砌筑時鋪灰的方法,砂漿的和易性以及磚的濕潤程度等有關。通常所用的“滿刀灰”是不易達到規(guī)范要求的,而鋪灰擠砌法則易達到這一要求。
檢查灰縫均勻的方法是用鋼尺量,準確到毫米。
檢查砂漿飽滿度的方法是:掀起磚,將百格網放于磚底漿面上,看粘有砂漿的部分占的格數(shù)(以百分率計)。
為了保證砌體有一定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各種砌體均應按一定的組砌形式砌筑,其基本原則是磚塊之間要錯縫搭接,砌體內外不能有過長的通縫,要盡量少砍磚,并有利于提高生產率。
墻體最常用的組砌形式是“一順一丁”和“三順一丁”等。
接槎是指先砌筑的砌體與后砌筑的砌體之間的結合。接槎方式合理與否對砌體的整體性影響很大,應給予足夠的重視,特別在地震區(qū),接槎質量將直接影響到房屋的抗震能力。為了保證接槎部位的砂漿飽滿度,一般應留斜槎,斜槎長度不得小于高度2/3。只有在受條件限制,不可能留斜槎時,方可留直槎(也稱馬牙槎),但直槎必須引出墻面半磚以上,并每隔500mm高加一道拉結鋼筋。對于半磚厚墻,加一根¢6鋼筋,對于一磚厚墻加二根¢6鋼筋,以此類推。以保證墻體的整體性。在地震區(qū),墻體交接處處理方法還應符合抗震設計規(guī)范中的構造要求,但砌體的轉角處,不得留直槎。
[1]方先和.建筑施工[M]武漢大學出版社.
[2]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S].(GB50203-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