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育紅
施工是形成工程項目實體的過程,也是決定最終產品質量的關鍵階段,要提高工程項目的質量,就必須狠抓施工階段的質量管理?!鞍倌甏笥?質量第一”,工程質量是關系到社會的穩(wěn)定、經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
工程建設的質量不僅關系著國民經濟的健康發(fā)展、人民生活質量的改善、社會的進步和安定,而且關系到國家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建筑業(yè)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長足發(fā)展,建設工程的質量從整體上看也在不斷提高。然而,近幾年來,安全生產事故傷亡總量居高不下,群死群傷的重、特大事故仍有發(fā)生,暴露出建筑安全管理工作還存在著很多不容忽視的問題;部分建設單位違反基建程序,不報建、報監(jiān);部分施工企業(yè)質量保證體系不健全,不重視強制性標準的實施;部分監(jiān)理單位行為不規(guī)范,監(jiān)理人員不到位。工程質量管理隱患依然存在,對工程質量危害極大。因此,加強房屋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勢在必行。
作為工程建設主體之一的決策者、管理者、指揮者和施工操作者是影響工程質量的第一要素。在工程建設中,有些監(jiān)理人員不到位,不對工程認真卡控,有些投資規(guī)模較小的工程,監(jiān)理企業(yè)不愿意花太多時間進行監(jiān)理,一般是辦理了監(jiān)理手續(xù),收了監(jiān)理費,只負責簽名;有些施工單位未組織各工種施工人員學習、辦理上崗證,造成人員素質不統(tǒng)一。
在工程質量控制中,對人力資源的技人使用,應該從政治素質、思想素質、業(yè)務素質、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諸方面綜合考慮,統(tǒng)籌兼顧,用人之長,避人之短。
材料成本占工程成本的比重最大,一般可達60%~70%左右,材料費節(jié)余將影響整個工程的節(jié)約,而且材料費具有較大的節(jié)約潛力,因此控制材料費是控制成本的關鍵。有些施工單位為了節(jié)省開支,不按預算購買原材料,而以次充好購置價格便宜、質量差的材料,直接影響工程的質量。
這是指工程建設周期內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施工工藝、組織措施、檢測手段、施工組織設計等。結合每一個工程實際,從技術、組織、管理、工藝操作、經濟等方面進行全面分析,綜合考慮,力求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工藝先進,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工程質量,加快施工進度,降低工程成本,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施工機械設備的型號、機械設備的主要性能參數不符,以及施工機械設備的使用方法、操作技術不得當,是質量控制的主要因素。
環(huán)境因素是影響工程質量的客觀因素,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的。環(huán)境因素對工程質量的影響,具有復雜多變的特點。有些施工單位為了趕進度急著交工,在大風大雪的惡劣環(huán)境,不講安全,不顧工人的安危仍繼續(xù)開工,十分危險。
1)對承包單位的管理、技術及特種崗位的操作人員實行資質審查和管理。人是施工的主體,是建筑產品的直接創(chuàng)造者,人員素質的高低和質量意識的強弱,直接影響到工程產品質量的優(yōu)劣,只有經過對施工隊伍的資質和管理水平、技術措施進行事前的嚴格審查把關,符合條件的方可進場作業(yè)。對于關鍵崗位、特種崗位和特殊專業(yè)上的操作人員,必須持有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簽發(fā)的上崗證。管理干部、技術人員應有較強的質量規(guī)劃、目標管理、施工組織和技術指導、質量檢查的能力;生產人員應有精湛的技術技能、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嚴格執(zhí)行質量標準和操作規(guī)程的法制觀念;服務人員則應做好技術和生活服務,以出色的工作質量,間接地保證工程質量。提高人的素質,靠質量教育、靠精神和物質激勵的有機結合,靠培訓和優(yōu)選。
2)對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和配件的質量控制。嚴格控制建材、建筑構配件和設備質量,打好工程建設物質基礎。國家《建筑法》明確指出:“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構配件、設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產品質量標準?!辈牧显O備采購進場必須具備完整的產品合格證、技術說明書、質量檢驗報告,同時具有當地建設行政部門簽發(fā)的準用證。要把住“四關”,即采購關、檢測關、運輸保險關和使用關。當前,在物資供應處于買方市場的環(huán)境下,各種銷售名目繁多,有“回扣銷售”“有獎銷售”“送貨上門銷售”等,對采購人員是極大的誘惑。因此,要把好采購關。
3)對施工方法、方案和工藝的控制。為了工程質量,應重視新技術、新工藝的先進性、適用性。在施工的全過程,要建立符合技術要求的工藝流程、質量標準、操作規(guī)程以及嚴格的考核制度,不斷地改進和提高施工技術和工藝水平,確保工程質量。認真審查施工單位編報的施工組織設計,重點審查施工單位的質量保障體系是否健全;施工現場總體布置是否適合具體工程;施工技術措施是否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
4)對工人使用的施工機械設備及施工環(huán)境和作業(yè)條件的質量控制。審查施工機械設備的型號、規(guī)格和性能參數及投入數量是否恰當,能否滿足該工程的要求,同時要做好機械臺班記錄和燃油消耗記錄。再如地基開挖降水排水處理、外墻裝飾用的腳手架及安全網的搭設、陰暗空間的通風照明等,這些環(huán)境條件是否良好,直接影響到施工能否順利進行,直接影響施工質量能否得到保障。
5)施工階段質量控制的依據。工程承包合同文件、工程設計文件(包括圖紙、設計說明、標準圖集)、國家及政府有關部門頒發(fā)的工程質量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等,它們是施工階段對工程質量實行管理的共同性依據,具有通用、具體、普遍指導意義和必須遵守的特點。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有關建筑材料及制品、構配件等的質量技術標準、施工工序質量控制(如操作規(guī)程和工藝規(guī)程)等,它們是工程質量檢驗控制的專業(yè)性、技術性、法規(guī)性依據。
工程施工過程中,往往一些分項分部工程已完成,而其他一些工程尚在施工中;有些專業(yè)已施工結束,而有的專業(yè)尚在繼續(xù)進行。在這種情況下,主要工作就是:檢查督促施工單位對已完成的部分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成品保護,防止已完成的工程或部位遭到破壞,避免成品因缺乏必要保護,而造成損壞和污染,影響整體工程質量。駐工地監(jiān)理工程師應對成品保護引起足夠重視,督促檢查,及時提醒施工單位自覺地加強成品保護的意識,舍得投入必要的財力人力,避免因小失大。成品保護的方法,依據建筑產品的特點,可以采取“防護”“包裹”“覆蓋”“封閉”等保護措施,科學合理地安排施工順序,制定多工種交叉施工作業(yè)計劃時,既要在時間上保證工程進度順利進行,又要保證交叉施工不產生相互干擾;工序之間、工種之間交接時手續(xù)規(guī)范,責任明確;提倡文明施工,制定成品保護的具體措施和獎懲制度。
建設工程質量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因此要樹立和加強工程質量管理,提高工程質量意識,確保工程質量不斷提高,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優(yōu)質工程、放心工程。牢記“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方針,把加強工程質量管理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1] 鐘智廣.淺談建筑施工中的質量管理與控制[J].山西建筑, 2007,33(2):244-245.
[2] GB 50003-2001,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S].
[3] JGJ 125-99,危險房屋鑒定標準[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