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勇
(懷化學院, 湖南懷化 418008)
改革開放后,科教興國的基本國策,推動了教育事業(yè)大發(fā)展,我國高等院校已由1978年的598所發(fā)展到2007年的2 321所,在校生人數(shù)由1998年的341萬人發(fā)展到2007年已近1 885萬人.校園建筑也從1978年僅有3 300萬m2發(fā)展到2007年已近5.74億m2[1].因此,許多高校都面臨著擴大、調整、改建、新建等各項任務,作為高等教育事業(yè)的一個組成部分——高等院?;窘ㄔO迎來了從未有過的發(fā)展機遇.由于社會經濟體制的改革和高校建設產品的特殊性,如何運用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進行項目建設全過程管理,提高投資效益,受到高校基本建設管理人員的普遍關注:高校擴招為改善辦學條件大興土木,一方面,很快改善了學校的辦學硬件,促進學校的更快發(fā)展.但是,在高?;窘ㄔO過程仍然存在著不重視前期可行性研究,決策不嚴謹?shù)痊F(xiàn)象,大多還是傳統(tǒng)的重施工輕管理的費效比不高的粗線條管理模式,在高?,F(xiàn)有建設資金來源不足的情況下,如何合理利用有限資金,提高高校建設項目工程建設投資效益成為當前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
高校工程項目大部分都是由政府財政資金和高校自籌資金投資興建的工程項目,同一般建設工程相比較,其造價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學校工程項目絕大部分是非營利項目,主要是為教學服務,少數(shù)為社會服務,因此是否“以營利”為目標是識別高校工程項目與一般建設項目造價管理的主要區(qū)別之一.
學校是為全社會服務的,它所提供的勞動成果(社會所需要的專門人才以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成果)是為全社會服務的,其產生的效益將在很大的范圍內發(fā)生作用.作為學校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工程建設所創(chuàng)造的產品和服務雖然主要是滿足學校內部需要,其投資能夠提高辦學效益、促進教學質量,但同時對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都有巨大的社會效益,因此評價高校造價管理的成效標準要具有宏觀性,只有立足于宏觀和間接效益的標準,才能對高校建設項目造價管理的成效做出全面、正確的評價.
學校工程項目已經不是國家財政撥款的單一方式,而是能通過直接籌資 (學費)、銀行貸款、租賃等幾種方式.
對高校全過程造價管理產生影響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建設項目的風險大小、質量等級要求、設計標準高低及變更、工期長短等都會對整個項目造價管理產生影響,這些要素之間彼此影響、制約.如果對造價管理沒有整體的觀念、系統(tǒng)的觀念,而一味從節(jié)約成本的角度出發(fā)進行造價管理控制,就會達不到預期效果,甚至事與愿違.影響高校建設項目工程造價的主要因素,可概括為三個方面:經濟社會、自然環(huán)境和工程管理.
2.1.1 學校財務管理和當?shù)亟洕?/p>
學校的財務管理狀況和當?shù)亟洕l(fā)展與高校全過程造價管理息息相關,學校的財務管理狀況和當?shù)亟洕l(fā)展直接決定高校工程建設的成敗,學校財務管理和當?shù)亟洕囊刂饕校簩W?;ㄈ诨I資能力、學校財務收支情況、學校負債水平、學校償債能力、當?shù)亟洕l(fā)展水平、物價波動等.
2.1.2 政府干預
政府干預是指國家政府部門運用宏觀財政稅收政策以及利率、匯率的變化和調整來對建設項目工程造價進行影響等.政府的干預的要素主要有:利率、匯率的變化和調整、工程質量安全的監(jiān)管、工程造價相關政策制定及變動、當?shù)卣畬W校發(fā)展的支持力度等.
高校建設項目全過程造價管理的自然環(huán)境指標主要有:自然條件與環(huán)境保護和建設項目與學校協(xié)調性.其要素主要有:噪聲污染處理、空氣污染處理、建筑垃圾處理、植被保護、污水處理、不可抗力的影響、當?shù)氐刭|、氣候等影響、環(huán)保意識、項目布局的科學性、項目與學校人文精神的和諧性、項目與周圍建筑的協(xié)調性等.施工場地自然條件往往與初始設計不相一致而導致增加施工難度,產生設計變更,而設計變更往往會引起最終建設項目工程造價的增加.施工對環(huán)境影響和污染處理也增加了建設項目工程成本.高校的自身人文精神要求其項目建設與其環(huán)境、文化氛圍的和諧統(tǒng)一.
工程建設過程中由于相關責任人的管理偏差會導致產生諸如:不合理的設計變更、工程質量降低、設計功能不完善、工程造價增加等不利后果.工程管理因素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包括:建設單位的行為因素,施工單位的行為因素,監(jiān)理單位的行為因素和設計單位的行為因素、中介咨詢造價單位的行為因素,主要表現(xiàn)為:
2.3.1 項目的可行性研究與風險分析
建設項目的決策階段的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通過組織相關專家對擬建項目的若干建設方案從經濟、技術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比較各個方案優(yōu)缺點,從中得出最優(yōu)方案,提供給領導者進行決策.可行性研究一般分機會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詳細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涉及問題面較廣,其研究的工作內容有三個方面:一是市場需求分析;二是工藝技術分析;三是經濟效益分析,它是可行性研究的核心.不同建設項目的風險是不同的,學校管理當局應根據(jù)學校的融籌資能力、現(xiàn)有人員管理水平、周邊社會環(huán)境、近期材料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判斷把握風險的能力,進而制定投資方案,甚至計劃的取舍.
2.3.2 項目的功能標準確定
建設項目設計功能標準高低直接影響到最終建設項目造價大小,高校建筑有其自身功能特定要求,在前期高校建設管理部門應通過廣泛征求使用部門、設計部門、監(jiān)理部門、中介造價機構等部門專家意見,集思廣益確定合理的建設項目功能標準,按照實用、合理、經濟等原則,既不過高,也不過低,防止造成損失浪費.
2.3.3 設計周期、優(yōu)化設計
由于當前許多高校工程由于各種原因,沒有按照建設程序進行管理,設計階段沒有合理的設計周期,設計人員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研究設計方案和擬建項目的功能定位,使設計優(yōu)化成為空談,建設單位對設計人員沒有提出明確的設計要求,沒有組織專家對設計方案進行充分論證,甚至出現(xiàn)邊施工邊設計,不勘探先設計等怪現(xiàn)象,使設計先天存在問題,工程質量得不到保證,造成工程質量、結算隱患.
2.3.4 學校管理、施工管理及監(jiān)理單位現(xiàn)場管控能力
在高校工程建設過程中,學校基建管理部門人員的業(yè)務素質、工作責任心、現(xiàn)場管控能力以及施工單位項目經理 (技術員)的現(xiàn)場管理水平、監(jiān)理工程師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與工程質量、進度密切相關,直接影響到項目造價大小.學校應充分發(fā)揮現(xiàn)場監(jiān)理工程師對施工單位施工過程的監(jiān)督作用,還要建立一定的利益機制,提高施工單位在一線業(yè)務現(xiàn)場提合理化建議積極性.
2.3.5 施工單位項目工程結算管理水平
工程結算管理是高校工程建設管理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竣工交付)的重要工作,學校和中介造價機構的人員素質直接影響到高校全過程造價管理的效果.
2.3.6 合同管理及爭議調整
建設項目合同應該具有嚴謹性及可操作性,不光對工程內容、范圍、質量要求、工期、付款、違約等必備內容要齊備,還要對可能遇到的設計變更、合同外增加、減少工程量的結算方式等進行約定,防止產生結算糾紛.
2.3.7 項目的建設工期
建設工期的長短直接影響到最終建設項目造價的大小,既不能為了趕工期提出不符合實際的施工單位無法實現(xiàn)的超短工期,也不能對施工單位沒有約束,一味地拖延.要按照工期定額根據(jù)工程和現(xiàn)場條件,確定合理的工期,才能達到保證質量又節(jié)約造價的目標.
建設項目的造價管理,涉及到多個不同的項目相關利益主體[2]的利益,如:承包商、供應商、管理咨詢機構 (造價、監(jiān)理、設計等)以及政府主管部門等一系列與項目業(yè)主 (學校)并存的建設項目相關利益主體,通過項目相關利益主體共同參與到建設項目造價的管理,發(fā)揮合力才能實現(xiàn)項目利益的最大化的高校建設項目造價管理根本目標,因此高校建設項目造價管理必須各建設項目相關利益主體全員參與,發(fā)揮合力,才能有效地進行全過程造價管理.同時,目前高校都設立了比較健全的內部審計和基建管理機構,配備了專門的工程管理和工程造價人員,在高校建設項目全過程造價管理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審計機構通過對基建管理部門的再監(jiān)督,為保障高校基建活動健康、有效運行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學校全過程造價管理是從建設項目從開工前的可行性研究、投資估算開始,直到項目竣工決算審計為止,要全過程介入,但是又要突出開工前的投資估算、設計優(yōu)化等造價控制為重點.因為開工前的投資決策階段和設計階段對投資的影響度約75%-100%,尤其是投資決策階段對工程造價影響最高,達70%-80%[3],投資估算是工程項目建設前期從投資決策直到初步設計階段以前的重要工作內容,是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項目決策重要依據(jù)之一,而設計優(yōu)化是設計階段造價管理實現(xiàn)造價控制目標的不可或缺的措施.因此,高校全過程造價管理既要從開工前可行性研究開始,直到竣工決算審計全程介入,又要突出開工前造價控制重點.
建設項目的造價管理要對項目范圍、工期、質量、造價等要素進行集成管理,不能只對其中一個或幾個要素進行管理,產生偏廢,因為各要素都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的.其中,建設項目范圍的大小直接造成工程造價的高低,而項目工期和質量也對項目造價的大小產生影響.所以對高校建設項目的全過程造價管理要有全要素集成管理的思想.
科學性是指標體系要較客觀和真實地反映高校建設項目全過程造價管理總體特征,又層次分明的指標體系.實用性原則要求評價指標體系操作簡便,評價方法易于掌握,切實解決問題.同時,評價指標在制定的同時,也要考慮到以后評價工作的實施情況.
由于指標確定過程中的隨機性和某些指標內涵的模糊性,易使指標篩選因過分追求全面性而使部分高度相關指標重復或內涵重疊,指標體系構架應以明確指標內涵、合理組配指標為前提.
在指標選取中,盡量讓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相結合,定量指標盡量精確化,而定性指標以體現(xiàn)人的感受為特點,不僅使指標體系更完備、更科學,也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要求.
[1]教育部.2007年全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 [S].2008.
[2]尹貽林.建設工程項目價值管理 [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43-44.
[3]游達明編著.技術經濟與項目經濟評價 [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