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學民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大學英語教學部,福建廈門363105)
自我意識的覺醒
——試析《向蒼天呼吁》中主人公約翰的身份認同
衡學民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大學英語教學部,福建廈門363105)
對約翰在宗教世界里自我尋求和身份重建進行分析,探討了約翰身份分裂的深層原因以及宗教在約翰身份認同中的作用和影響。同時指出只有在宗教中約翰才能得到救贖。
宗教; 尋找自我; 身份認同
鮑德溫傳遞出一種信息,約翰作為傳教士的身份是通過話語來構建和強化的:“每個人自己已經漸漸相信一點,但直到約翰十四歲生日的那天早上,他才真正的考慮這個事情,不過,到那時已經太晚了?!盵1](P46)作為傳教士的宗教身份也和他的男性角色、性別身份交織在一起,因為要成為傳教士就預示著異性戀婚姻和成為父親。鮑德溫也更直接地傳遞了這樣的信息,在加布里爾回憶他轉變的時候,男性、異性戀、成為一個傳教士都相互交織在一起,這就是傳教士人生的開始。
總體上,清晰的暗示把約翰和美國黑人的現狀有機的聯系起來,但是這種聯系是人為的。加布里爾和白人男性之間的對比沒有闡明種族主義者的良好的道德之心。盡管,正如我們所看到的,把這樣的隱喻在本小說的框架內擴展到它本身的邏輯界限內是不可能的。
約翰看到加布里爾赤裸身體的樣子有種厭惡的反應,這不僅表明這是性壓抑和原罪的繼承,而且更重要的是把約翰和漢姆聯系起來??吹阶眭铬傅?而且光著身子的父親讓他感到是諾亞的詛咒,因為他們將會受到兄弟們的奴役。約翰所看到的加布里爾的丑陋要比羅伊所看到的深刻,因為羅伊的心還沒有被拯救出來阻止目睹那深埋在內心深處的扭曲的靈魂。在教堂里,約翰深刻地體會到了父親的虛偽。
約翰一直因為認知承受著父親的詛咒,他想知道是否是諾亞的詛咒,讓一代代的黑人受奴役變成了理所當然,這讓他非常痛苦,甚至是一種折磨。在自由和深淵之間,他爬向了痛苦的深淵。他仿佛是在一片泥濘的沼澤中艱難的前行。一家人尋找美國夢,夢是虛幻的,夢也是美好的。因為有了夢,人們可以猜想自己在夢里的一切。用夢境來解釋現實中的不滿。
被拯救的同時,約翰也一直被侵蝕、蔑視和占有。這也是對他最深層的蹂躪。約翰一直是這篇小說男性人物里最具沖突性的角色,文章到處都可以看到這樣的例子,他非??释行缘恼J可。他努力地去與父親、哥哥——羅伊展開較量。他們兩個則用各種不同的方式讓他失去人性;其中的兩個情節(jié)尤其讓人產生共鳴。宗教禁止約翰成為真正的自己,除非他找到一條廢除禁忌的方法或者找到防御的方法。但鮑德溫說約翰的原罪讓他無法前行?!巴ㄟ^約翰的反叛,鮑德溫間接地描述了教堂是如何的限制和控制著性?!盵2](P17)這種原罪就是發(fā)現了“性”,他感到這是一個深不可測的深淵。進而,約翰努力地動員這樣一個人拯救的同盟者。通過間接的方式來和上帝對話。這個人就是艾麗莎,一位大哥哥,年輕的牧師,而且是個充滿活力的男青年,一個非常優(yōu)雅的守護天使。簡單的層面來講,約翰第一次有機會通過打敗年長的艾麗莎來證明自己已經成年,通過他自己獨有的游戲來打敗他。但作為一種運動,一開始也迅速的表明了一種性別的沖突。盡管他們沒有為這個游戲起什么名字,但約翰和艾麗莎確實是帶著一種渴望來摔跤。當加布里爾舉起手要懲罰這個放肆無理的面部表情已經侵入靈魂的年輕人時,艾麗莎真的呈現在約翰和父親之間。艾麗莎呈現在約翰面前的是個理想化的人:英俊、精力充沛、如天使一般。就像雅各布和他的天使一樣,約翰曾經在空曠的小禮拜堂里和艾麗莎摔跤,他幾乎已經和艾麗莎的力量旗鼓相當,不分伯仲了。由于約翰一直生活在充滿母愛的溫暖世界里,還沒有把姑姑看作是負面的人物,但他已經把他的爸爸歸為這一類,合乎邏輯的唯一假設是:他同情女性。他把他絕大部分痛苦的根源歸咎于他的父親。
反過來,他把女性看作是與之相對的潛能。從母親內心充滿矛盾的心理來看,約翰感覺到,她不像加布里爾那樣狹隘和頑固不化。同時也不會苛求把孩子禁錮在基督教的世界里。
男性特質和女性特質不僅隨著社會和文化的內涵而變化,而且與身份的其他組成部分相交織和聯系著,例如宗教、父親、母親和黑的膚色。約翰同情女性,并反對父親。在接下來羅伊受傷的那一幕里,他因為姑姑弗洛倫斯那勇敢的反應而充滿了敬畏,因為在面對父親那鐵青的像石頭一樣的臉和沉默的審判時,還有人不懼怕這樣的恐懼。然而,約翰也能看到他的姑姑的精神蘊含在不被他所理解的某種東西里面。約翰的母親暗示他的姑姑讓她保持安靜,這樣約翰了解到,他的父親在竭力地控制著與他作對的那些人。他也明白,伊麗莎白示意弗洛倫斯在家里要保持平和,他母親的嘴痛苦地緊繃著,眼淚禁不住流了下來。此時,約翰充分地意識到成人之間不同層面的沖突正在繼續(xù)著。對此,女人們往往選擇一度的忍受。
約翰與女性保持一致性,甚至,加布里爾打伊麗莎白之前,我們就已經感覺到這樣的一致性,在身體遭受到暴力之后更加激烈地與加布里爾對抗。約翰從之前姑姑叫喊的那一幕情景觀察到,羅伊受傷的程度,遠沒有達到父親把它看得那么絕望的程度。加布里爾打有孕在身的伊麗莎白時,我們可以把這樣的行為看作是與報復不相稱的行為。我們因此而感到震驚,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用肢體、面部來有效地控制行為的一個男人了,他訴諸于這樣的野蠻行為。我們因此以他自己的絕望方式來審視他。因為周遭的事情不是按照通常的方式運轉了,他感覺到在家里的主導地位正在受到威脅,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方法就是控制:純粹的身體力量的控制。
“第七日”表明約翰潛在的命運是與他的繼父相聯系的,每個人總是在說,約翰將來長大會成為一個傳教士,就像他的父親一樣。一句話經常被這樣說,約翰自己都沒有好好考慮一下這個問題,他自己也漸漸相信是這樣的。直到他生日的那天早上,他開始認真地考慮這個事情了,但為時已晚。在小說的開始部分,鮑德溫認真斟酌要給讀者清晰地勾勒出約翰的肖像來。例如我們都知道約翰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被賦予了早熟的本質,他發(fā)現他能用智慧來贏得驕傲和獲得保護。在一年級時,他發(fā)現校長單獨的挑選他。在注意到他在黑板上寫的字母書寫后,她說她是一個“非常聰明的男孩”。這一刻的認可成為了一種不同尋常的力量,從那時起,如果不是一個武器,起碼至少是一個盾牌。他完全地領會了,他自己有了其他人所沒有的一種力量?!磅U德溫描述了多種幫助約翰走出地獄的資源,包括依靠他自己的力量?!盵3](P157)他必須發(fā)現黑暗中的那個東西,他才能存活。是什么讓他看不清楚,又是什么讓他那么的痛苦。他了解到在家庭中所遭遇到的一切是他人生中痛苦的一個很小的部分,父親給他的痛苦只是一生痛苦的開始。這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在將來的人生當中,他要怎樣的去發(fā)現解決之道。生活是現實的,而生活又是殘酷的。他需要的是愛的支持,他離開而進入另外一個世界。那么什么能給他力量去面對周遭的世界。有一種聲音具有諷刺性,它堅持讓約翰站起來,“離開那個神壇,走出來進入這個世界?!盵1](P193)“這個聲音屬于Richard?!盵4](P117)這樣的解釋最令人信服。
唯一的途徑就是尋找黑暗中的光明,這就是愛。他得到了力量和智力資源。他用自己的努力。他用自己的智慧體驗了生活。他覺醒了,他開始慢慢地明白什么才是自己能夠掌控的。當危難到來的時候,他相信了那個天父。他能用它來拯救自己,提升自己,擁有這樣的力量,或許某一天,他用它來贏得那盼望已久的愛。
盡管鮑德溫暗示了他作為一名傳教士的未來命運不可避免,因為約翰對此會再次思考,而且也將繼續(xù)對自己的宗教身份提出質疑。某種程度上,他不能置身世外地去考慮他所面臨的一切事情。約翰的搖擺不定的思想傳遞出一種信息:盡管他的身份是通過語言、文化、家族的期望和性別意識形態(tài)來構建的,但他可以重新的構建這個身份,身份的構建不是絕對的。
在小說里,鮑德溫從沒有把約翰固定在某一個身份認同上,相反,約翰沒有意識到自己扮演著這樣一個主觀的身份,他讓鮑德溫避免一種他要通過整部小說所探究的陳述的矛盾性。這樣,通過不一致性,那種超出文中人物意識之外的不可確定的東西就出現了,約翰的自我分裂的感覺意味著超越了他本人的認知范圍。在小說中,鮑德溫不斷地用模棱兩可的手法,不僅表明身份是多變的和臨時的,而且,“鮑德溫通過重復這樣一個主題:身份是多變的、暫時的、即刻的品質?!盵5](P28)鮑德溫也暗示出一個外部的身份是多變的。因此鮑德溫不把約翰置于相對矛盾的兩端,約翰在多重身份的立場上搖擺不定,哪一個位置都不適合他。
[1]Baldwin James.G o Tell It on the Mountain[M].New Y ork:Dell Publishers,1981(1953).
[2]Edwards,Tim.Erotics and Politics:Gay Male Sexuality,Masculinity,and Feminism[M].New Y ork and London:Routledge,1994.
[3]Lynch,Michael F.“The Everlasting Father:Mythic Quest and Rebellion in Baldwinπs G o Tell on the Mountain.”CLA Journal 37,1993.
[4]Porter,Horace A.Stealing the Fire:The Art and Protest of James Baldwin[M].Middletown,CT: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1989.
[5]Dhairyam,Sagri.“Racing the Lesbian,Dodging White Critics.”In Laura Doan,ed.,the Lesbian Postmodern[M].New Y 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4.
The Self-Conscious Aw akening——An Analysis of the Protagonist Johnπs Identification in Go Tell It on the Mountain
HENG Xue-m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Department,Tan Kah Kee College,Xiamen University,Xiamen,Fujian 363105)
This paper analyzes Johnπs self-quest and identity regaining in the framework of religion;it provides the deepest reason for his identity problem,and the functions and influences of religion in his identity seeking.Based on this,it is only in the religion that he can get some kind of salvation.
religion; seeking self; identification
I106
A
1671-9743(2010)04-0084-02
2010-03-05
衡學民 (1977-),男,黑龍江哈爾濱人,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大學英語教學部助教,碩士,從事英語教學和英語語言文學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