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德森 蔡永喜
(湖北省宜都市特產技術推廣中心,宜都 443300)
湖北省宜都市高壩洲鎮(zhèn)青林寺村緊靠清江,屬高壩洲電站庫區(qū),柑橘生產歷史悠久。柑橘是目前該村的經濟的主導產業(yè)。全村 951戶,目前柑橘面積達到 104.4hm2,2008年產柑 1 522t,2009年產柑2 637t,主要品種為溫州蜜柑。
近年來,村民反應柑橘樹發(fā)生了一種怪蟲導致樹皮爆裂,樹體流膠,引起樹體死亡。
為了弄清情況,2010年7月上旬,對該村進行現場調查。2組廖金遠有 600株 35年的溫州蜜柑,有 250株發(fā)生為害。主要癥狀為:樹干和大枝上樹皮炸裂,用手一摸樹皮掉下,新鮮處有乳白色膠狀物溢出。用小刀剝裂破處,挖出 5條乳白色幼蟲,體長最長為 2.8cm,平均在 1cm左右。據介紹,5月下旬至 6月上旬桔園出現褐黑色能飛的成蟲。來到 3組吳文新的桔園,情況更為嚴重。800株 30年生左右的溫州蜜柑,從 2006年就見樹皮剝裂、流膠,有 400余株遭受為害,其中有 70株已經死亡。2組廖春遠介紹,他家 300株 30年生的蜜柑樹,有 280株遭受為害,目前,已死亡 60多株。并介紹 2組 31戶有柑橘 1萬株,目前遭受此蟲為害有 7 000株,其中死亡3 000余株,產量損失 50%~70%,在田間可見到不們同程度為害樹,共同特點是樹皮流膠、樹皮爆裂,為害嚴重后,樹體死亡。村干部告知,從 2006年開始見此蟲,2007~2008年發(fā)生嚴重,全村發(fā)生面積20~26.67hm2,目前已死亡樹面積近 6.67hm2。
將剝離出來的幼蟲在顯微鏡下觀察,幼蟲體扁細長,乳白色,頭部褐色,扁圓形,屬幼蟲初齡期,個體較小,平均長度在 1cm左右。后經鑒定為柑橘爆皮蟲。
柑橘爆皮蟲屬柑橘吉丁蟲一種,又稱柑橘小吉丁蟲,柑橘吉丁蟲,柑橘繡皮蟲。一般一年發(fā)生一代,大多以老齡幼蟲在枝干木質部,少數以 3齡或 2齡幼蟲在枝干皮層越冬。一般在 3月中、下旬開始化蛹,4月中下旬為化蛹盛期和成蟲羽化,4月下旬至 5月上旬為羽化盛期,5月中、下旬為出調盛期,5月中、下旬成蟲開始產卵,6月中下旬為產卵盛期,6月下旬至 7月上中旬盛孵,隨后幼蟲蛀入皮層,后逐步蛀入木質部,9~10月大部分蛀入木質部。幼蟲孵化后在樹皮淺處蛀害,常帶有油狀褐色透明膠質流出,削開后可見蟲體。后逐層向內蛀食,蛀至形成層,即向上或向下蛀食形成較細的不規(guī)則蛀道,充滿蟲糞,使樹皮和木質分離,樹皮干枯爆裂。幼蟲老熟后蛀入木質部的 5mm深處,蛀成新月形蛹室越冬。幼蟲期一般 10個月。
從調查來看,柑橘爆皮蟲以樹齡大、樹皮粗糙、裂縫多和管理不善的樹勢衰弱的桔園發(fā)生嚴重。以溫州蜜柑受害最重。桔農反應,臍橙、椪柑、柚樹及幼年蜜柑樹未見為害。
從目前調查來看,象這樣較大面積爆發(fā)柑橘爆皮蟲,并導致大量死樹的現象在宜都市還是首例。這種情況引起了柑農的極大恐慌。究其原因:是地理環(huán)境及管理不善造成的。該村南鄰清江,形成一個半封閉的環(huán)境,高壩洲鎮(zhèn)電站建成后,淹沒了大量農田和桔園,使桔園向上推進。這里植被較好,樹林豐茂,并處在小山區(qū)的地理環(huán)境中。目前該村形成了除了山村就是柑橘的單一種植結構,有利于此蟲暴發(fā)。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二是 2008年柑橘滯銷帶來“價廉傷農”,多數桔農放棄了管理,忽視了枝干害蟲的防治,近幾年農民放松了管理,多數農民還不知為何蟲所為,也不知道其防治方法。綜上所述,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變,種植品種的單一,忽視或放松桔樹枝干管理是該村暴發(fā)柑橘爆皮蟲的主要原因。
柑橘爆皮蟲是為害柑橘枝干的重要害蟲,目前在宜都市部分柑橘產區(qū)正在上升為主要害蟲。主要防治對策是:
被害的死樹和桔枝中,潛有大量幼蟲和蛹。目前該柑橘園大量存在因柑橘爆皮蟲為害致死的桔樹,應及早清除桔園,并燒毀,以減少蟲源。結合冬季清園消毒,以冬季和春季進行最宜。
及時處理幼蟲上樹為害,可用小刀刮剝被害樹皮,或將幼蟲剝出,或將幼蟲用農藥毒殺在出現膠狀物溢處,用刀削開被害部位后,用滅多威 300~400倍液刷被害處后涂黃油加 600倍多菌靈保護,可有效殺死幼蟲和保護樹干。
在 5月中下旬至 6月上中旬,在成蟲羽化階段,噴藥殺死剛羽化的成蟲,可用 24%滅多威 1 000倍液,或 48%毒死蜱 1 000倍液進行桔園噴藥,殺死羽化出洞的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