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莉莉
(湖南工業(yè)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7)
新課程標準關照下高中英語教學與大學ESP的銜接
戴莉莉
(湖南工業(yè)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7)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制定,標志著基礎英語教學的重點由大學轉向高中。大學英語教學實施專門用途英語(ESP)教學才能與高中英語教學有效銜接。高校實施大學專門用途英語教學要理順ESP與基礎英語的關系,建設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注重教材建設,建立有效的評估體系。
高中英語教學;大學英語教學;一條龍;銜接;專門用途英語(ESP)
外語教學“一條龍”改革,就是將全國大、中、小學的英語教學作為一個連貫的整體統(tǒng)一設計規(guī)劃,具體涉及到培養(yǎng)目標、教學大綱、課程設置、教材、評估方式及教學管理機制等的銜接與持續(xù)發(fā)展。1998年以來,關于“一條龍”的研究連續(xù)不斷,如陳紅和譚清香[1],鄧曉芳[2],呂中舌[3],清華“一條龍”課題組[4],羅立勝[5],范文芳[6],戴煒棟[7]等。其中清華大學項目組對小學、初中、高中的英語教學作了整體規(guī)劃,各階段在總體規(guī)劃的框架下分別啟動,進行分階段研究與實驗,并嘗試了本科生與研究生英語教學的銜接。戴煒棟先生從英語教學的性質、教學大綱、課程設置、教學方法 教材建設、師資培訓和評估等方面探討了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一條龍體系的基本原則,還針對中學階段與大學階段的銜接,提出“把部分學習任務提前到中學階段是切實可行的”[8],這也與清華課題組、蔡基剛[9]、劉潤清和吳一安[10,11]以及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張堯學等人的研究和看法相一致。
比較教育部高教司制定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稿)和教育部基礎司制定的《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不難看出,英語達九級的優(yōu)秀高中畢業(yè)生與大學非英語專業(yè)的一般要求基本一致。相信隨著英語教學改革的力度加大,越來越多的高中生會達到甚至超過標準要求。因此,在“一條龍”英語課程改革中,如何做好高中英語教學與大學英語教學的銜接,把握正確的大學英語教學課程設置和發(fā)展方向,真正提高大學生的英語能力,是急需解決的問題。實施大學專門用途英語(ESP,以下簡稱ESP)教學將是有效的辦法。
專門用途英語是指與某種特定職業(yè)或學科相關的英語,是根據(jù)學習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開設的英語課程[12]。英國文化委員會進行的一項調查表明,21世紀英語教學將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最根本的變化是“將來的英語學習不再是單純的英語學習”,“將來的英語教學是越來越多地與某一個方面的專業(yè)知識或某一個學科結合起來”,專門用途英語教學將成為21世紀的英語教學的主流[13]。
在中國實行大學ESP教學,已勢在必行,原因有二。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不僅提出了和我們目前《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幾乎相同的目標和能力標準,即“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且還采用了我們目前大學英語教學相同的課程安排和課程設置?!稑藴省钒阉杏⒄Z課程分成了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必修課程有英語1,2,3,4,5,6的綜合課程;選修課有英漢筆譯、應用文寫作、報刊閱讀、英語演講、文秘英語、科技英語、英語文學欣賞、影視欣賞等課程。幾乎把現(xiàn)在大學英語的所有課程全部移植。這樣一來,如果兩年的大學英語教學仍然停留在基礎英語上,那么,大學豈不成了高中英語的重復?這種重復教育只會打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更無法順應當今社會的需求。
中國加入WTO后,對外交流已經擴大到了整個社會,擴大到科技經濟的各個領域。隨著外國人直接到中國進行各種投資旅游,以及我國科技界、企業(yè)界和文化界走出國門,各行各業(yè)對復合型人才即既精通專業(yè)業(yè)務又有較強的外語能力的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社會對外語能力的需要已呈多元化、專業(yè)化趨勢,外語的工具性和應用性特征日益明顯。學生學習外語較之過去表現(xiàn)出極強的目的性和實用性,或進入國際大公司,或進入涉外法律事務所,或考研,或出國深造等。ESP教學的實施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迫切。在湖南某高校大一新生(二本,非英語專業(yè))四個班進行的問卷調查中,80%的學生認為ESP有必要,并有著極大的興趣。大學英語課程主要是精讀、泛讀、聽力,或三合一,稱之為綜合英語課程,大學英語教材所選的課文側重于文史題材,強調趣味性、情節(jié)性,詞匯基本是共核通用詞。而專業(yè)英語有自己特有的概念和理論、詞匯特點、句法結構、篇章框架以及表達方式。“要看懂原文的專業(yè)文獻,吃透原文的專業(yè)教材,光靠那點普通英語是遠遠不夠的?!盵14]即使一個英語基礎再好的畢業(yè)生也得花較長一段時間的學習和積累足夠的專業(yè)詞匯、熟悉科技英語的結構等才能讀懂英語專業(yè)文獻,適應自己的工作。而另一方面,企業(yè)要求大學畢業(yè)生一上崗就能立即承擔起與自己專業(yè)相關的專業(yè)英語工作,能夠不用翻譯人員直接開展國際交流。顯然,經過ESP培養(yǎng)的學生,在他們將要從事的專業(yè)領域里,能夠比那些只接受普通英語教育的學生更準確、更有效地勝任交際活動[15]。因此,我們的大學英語教學要真正把目標瞄準“社會的發(fā)展和經濟建設的需要”。
實施大學ESP教學,一定要結合各地區(qū),各學校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逐步落實到細節(jié),要做好以下工作,不能急于求成。
(一)理順基礎英語和專門用途英語的關系。專門用途英語的教學是基礎英語教學的延續(xù)或擴展,是在基礎英語教學的基礎上學生的語言知識和技能發(fā)展到一定階段、針對學生實際需要、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工作能力的一個重要教學內容。提出專門用途英語決不是要替代或削弱基礎普通英語教學。它們不是對立的或互不相容的。基礎英語教學和ESP教學是為實現(xiàn)同一教學目標的兩個層面?!跋然A,后專門化”這個基本規(guī)律在外語中是不應違背的。因此我們要堅持基礎英語教學和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的先后關系。在課程設置上要實事求是。對于基礎還不扎實的學生,主要還是學習基礎英語,而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不應在聽說等基本能力方面無休止地操練,而應當盡快讓他們進入專門用途英語課程學習。就學校而言,對于一般性的院校,基礎英語教學可以多一些,專門用途英語作為選修;或者入學后,根據(jù)新生的英語水平進行分層。對于那些已達到新課標標準的學生,直接進入專業(yè)英語學習。而國家重點建設大學應該轉向不設公共英語課,學生入學后直接接受雙語教學的方式,也就是說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應逐漸成為這些大學的大學英語教學的主流。香港一些大學的英語教學模式證明:為具備一定基礎的學生提供各種專門用途的英語課程,包括用英語開設的各種專業(yè)課程,以取代必修的基礎英語,這種做法既不會影響學生的英語提高,又促進語言學習效率。這種通過學習專業(yè)知識習得外語的做法是語言學習的理想模式。
(二)加強專門用途英語師資隊伍建設。專門用途英語教師不僅需要有較高的英語水平,還要有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因此對外語教師進行崗前培訓非常必要。這主要包括:1)在思想和心理上對這個變化要做好準備。要讓外語教師明白,盡管“基礎英語”在絕大多數(shù)學校,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不會消失,但是一部分教師的“轉型”不可避免。2)鼓勵年輕的具有碩士學位的外語教師攻讀其他專業(yè)的博士學位。3)加強和雙語課程的專業(yè)課教師的業(yè)務合作,結成對子,在專業(yè)知識和語言知識方面相互協(xié)商、相互幫助。
(三)注重教材建設。ESP教學主要由外語教師承擔,而雙語課程由專業(yè)教師授課。前者側重語言,而后者強調專業(yè)知識。除了對口專業(yè)如醫(yī)學,新聞等之外, ESP課程主要應設置適用面較廣的、帶有共性的課程,如科技英語、經貿談判英語、計算機英語等,尤其是專業(yè)英語技能課程,如國際會議英語、報告陳述演示、科技論文寫作、文獻閱讀與檢索等。專門用途英語教材內容專業(yè)性不宜太強,但語言上要有代表性,尤其要有專業(yè)方面的常用詞匯和一般科技文章的句法結構和表達方式等。練習編寫不僅僅有專業(yè)知識的問答題,更要突出英漢翻譯和摘要寫作等語言練習題。這是專門用途英語教材和雙語教材的主要區(qū)別之一。從某種意義上說, ESP課程是從基礎英語課程到雙語課程之間的過渡性課程,是為順利進入雙語課程做好準備,是在學習專業(yè)知識的同時,繼續(xù)提高英語水平的課程。
(四)建立行之有效的評估體系。改革的目標能否實現(xiàn)有待于將來對其效果的評估,而評估本身往往會對教學活動產生一定的反饋和反撥作用,從而直接影響教學改革的進程。評估的方式有多種,但就我國目前的外語教學實踐看,測試一直是影響最為廣泛的評估手段。因此,要真正獲得ESP教學改革的成功,還應有一系列配套的測試系統(tǒng)??蓢L試不同的專業(yè)分初級、中級、高級測試,而每一級都有相應的聽、說、讀、寫、譯的標準。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目的明確地循序漸進。標準出臺后,可學習英國的經驗,在全國設立多個考試中心,面向全國,隨時向有需要的人提供考試服務。中心以考試費收入來維持運轉,不拿國家一分錢。中心之間形成競爭,不斷提高質量,降低成本,取代國家的相關機構。按國家統(tǒng)一標準建立試題庫,嚴格保證質量。憑等級證書就可直接到企業(yè)工作,不必再另行考試。
在外語教學的轉型時期,《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制定,標志著基礎外語教學的重點由高校轉到中學,現(xiàn)有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標準》已不能完全適應形勢的需要。在外語教學“一條龍”改革的背景下,高校英語教學只有與專業(yè)掛鉤,才能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需要的復合型實用人才。實施大學ESP教學,是真正有效銜接高中英語教學的途徑。
[1]陳紅,譚清香.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的調查、分析及對策[J].中小學外語教學,1999,(3).
[2]鄧曉芳.開展一條龍服務,提高西部外語教學質量:大學與中學聯(lián)合創(chuàng)辦外語特色學校的探索[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2,(1).
[3]呂中舌.“關于‘一條龍服務’問題”[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1).
[4]清華大學外語系“一條龍”課題小組.大中小學英語教學實現(xiàn)“一條龍”十分必要[J].清華教育研究,1999,(2).
[5]羅立勝.關于本碩統(tǒng)籌培養(yǎng)計劃與外語教學銜接的幾點思考[J].清華外語教育論叢,1999,(2).
[6]范文芳.大、中、小學英語教學的“一條龍”規(guī)劃[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6).
[7]戴煒棟.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英語教學的“一條龍”體系[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5).
[8]戴煒棟,楊凡,張慧芳.對外語教學“一條龍”改革的思考——專家訪談錄[J]外語界,2002,(1).
[9]蔡基剛.壓縮大學基礎英語,提高語言學習效率:試論重點大學大學英語課程設置改革[J].外語界,2002,(5).
[10]劉潤清,吳一安.中國英語教育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11]劉潤清,吳一安等.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筆談(六篇)[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6).
[12]Hutchinson T and Water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13]劉潤清.21世紀的英語教學——記英國的一項調查[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6,(2).
[14]章振邦.也談我國外語教改問題[J].外國語,2003,(4).
[15]Wilkins P.Notional Syllabu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責任編校:凌 云)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Connection of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an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DAI Li-li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of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7, China)
The publication of High School English Syllabus signifies the transfer of general English teaching from colleges to high school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hould take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ESP) as a connection w ith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To implement the teaching of ESP, colleges should straighten out the relations between ESP and general English, train high-quality teachers, compile practical teaching materials and establish effective appraisal system.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tream line; connectio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book=208,ebook=455
G623.31
A
1673-2219(2010)06-0208-03
2010-03-02
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教育考試研究專項課題“新課稱標準下的高考英語測試與高校英語能力要求銜接研究”(項目編號XJ08JKZB029)的成果之一。
戴莉莉(1971-),女,廣東梅州人,湖南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英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