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江 康喜兵 田艷霞
(1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械工程學院 基礎部,河北 石家莊 050003;2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yè)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在研究生教育培養(yǎng)過程中,鼓勵研究生參加學術會議對促進研究生素質提高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一次成功的學術交流會議對研究生的思想升華、人格培養(yǎng)和學術水平的提高可以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有利于拓寬研究生的知識范圍,完善其知識結構,提高其綜合素質。
學術會議是傳遞和交流科技信息、學術觀點的重要載體,是專業(yè)領域內(nèi)重要的學術交流平臺,旨在鼓勵學術爭鳴,活躍學術思想,弘揚勇于創(chuàng)新、刻苦鉆研的科學精神,交流學術思想,宣傳理論觀點及激發(fā)學術靈感。
(一)有利于交流思想,撞擊思維,拓寬視野。作為學術會議的參與者,在會議的研討過程中,既能領略專家學者立足前沿的學術研究成果、關鍵技術分析,又能了解國際前沿學科發(fā)展趨勢,從中獵食到書本和課堂上難于獲得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研討者通過發(fā)布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學術觀點,可以與參會者交匯思想、碰撞火花、啟迪思維、破解難題[1],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習研究的興趣,感受探究的愉悅,增強勝利的信心。
(二)有利于創(chuàng)新學術,凝練思想,激發(fā)熱情。通過學術會議廣泛而深入的交流和學術見解的交融與碰撞,可以極大地激發(fā)與會者潛在的創(chuàng)新能力,促其升華觀念,豐富自己的理論與技術。同時,又能深入領會蘊含在科學研究成果中學者及其團隊持之以恒、刻苦鉆研、不斷探索、默默奉獻的科學精神,這對于研究生來說無疑是最好的人生教育課堂[2]。從而使他們進一步產(chǎn)生對科學的敬仰、對名家的崇拜,樹立腳踏實地、不畏艱難、刻苦努力、獻身科學的良好精神。
(三)有利于鍛煉能力,結交同行,弘揚精神。研究生通過參加學術會議,可以知道自己在本領域內(nèi)所處的研究狀況,明確自己與前沿的差距,從而取長補短。如果將參加學術會議得到的啟發(fā)與自身的特點相結合并加以改進,則對研究生的科研有益無害[3]。此外,通過參加有影響力的學術會議,一方面可以結交一批同行,為進一步擴大、深化研究學習范圍創(chuàng)造條件。另一方面,還可以學習到會議上下散發(fā)出的良好學術精神,這對營造健康向上的學術氛圍、改善學術風氣、凈化學術環(huán)境有著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們要求所帶的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間外出參加學術交流會議人均不少于3次,碩士研究生人均不低于1.5次。研究生們通過參加國際、國內(nèi)學術會議進一步了解到本領域科技與學術發(fā)展的信息,增長了專業(yè)知識,提高了學術水平,拓寬了研究思路,并結交了一批同行。同時,也提高了他們對信息的認識程度,以及捕捉、分析、判斷和吸收信息的自覺性。
通過參加學術會議,研究生普遍感覺了解到了所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和發(fā)展方向,擴大了思路,開闊了視野,對問題的認識更加全面,更加深刻;通過交流,可以認識到自己的科研工作在全國或全世界所處位置和不足;通過交流和學習,可以收集到跟自己研究內(nèi)容相關的資料,從中得到啟發(fā)和新想法;可以認識更多的學科相關人員和學科名人,豐富思想,有利于今后的科研工作;可以加強研究學習交流的能力和應變能力;參加國際會議還能提高研究生的英語水平,有利于其推介自己的學術成果。
研究生通過參加學術會議,看到了在本領域與他人的差距,這些差距更多的是思想的開放性與獲取信息多樣性方面的差距。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獲取信息的途徑廣泛性不足。由于軍校自身特點,相比于地方院校的研究生,軍校研究生獲取資源途徑相對狹窄。目前,獲取資源途徑最主要和最方便的有參考書、學校圖書館和軍網(wǎng),獲取外文資料相對困難;而地方院校研究生獲取資源途徑更為廣闊一些,如參考書、學校圖書館和互聯(lián)網(wǎng),查閱和獲取資料相對方便快捷,特別是外文資料的獲取。
(二)基礎知識不牢固,不能有效地進行交流。軍校研究生在學科基礎知識上相對薄弱些,特別是那些本科到碩士或碩士到博士跨專業(yè)的研究生,因此在學術會議上與他人交流存在一定限制,甚至害怕與他人交流,特別是害怕與那些學術造詣較深的學者和專家交流。
(三)大會發(fā)言的自信心及思維反應和語言表達能力欠缺。由于缺乏學術交流和基礎知識的不牢固,研究生在學術會議上發(fā)言缺乏自信心,導致緊張、表達死板、不夠靈活。
(四)英語交流水平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參加國際會議后,研究生感覺英語水平,特別是口語水平與別人還有很大差距,阻礙了與國外學者正常的學術流。
研究生參加學術會議是有益無害的,可以讓研究生擺脫目光短淺的狀態(tài),接受最新的知識及科研手段,這對開拓思路、解放思想有很大的幫助。為了進一步發(fā)揮好學術會議的作用,作為研究生管理部門和導師,應該為研究生創(chuàng)造條件,使他們通過參加學術會議取得更大的收獲。為此,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設立研究生學術會議專項基金,資助研究生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和學術論壇。目前全國的博士生論壇已經(jīng)形成一定規(guī)模,還有各種專業(yè)委員會或協(xié)會舉辦的年會等也有相當?shù)馁|量與水平,學校和導師要推薦有生命力和影響力的品牌學術會議給研究生,鼓勵研究生積極參會,同時還要通過一定機制把住學術論文質量關,以保證學術會議專項基金的有效使用。
(二)開展各類學術競賽活動,營造良好學術氛圍,調(diào)動研究生參加學術會議的積極性。為了促進研究生學術論文的寫作,可通過學術競賽的方式打造學術氛圍。現(xiàn)在全國各類學科競賽比較多,如數(shù)學建模、英語演講、軟件設計等,在校內(nèi)通過開展學術競賽選拔參加全國比賽的人才,同時也可以提高學校科技氛圍,促進研究生之間的相互切磋與溝通,并帶動研究生整體學術水平的提高。
(三)廣泛拓展研究生獲取信息的途徑。一方面積極學習吸收國內(nèi)外、軍內(nèi)外院校開展學術交流活動的先進經(jīng)驗,如管理運行機制等。另一方面努力增大學術資源,如增加最新最通用的外文數(shù)據(jù)庫等,使學生了解更多學術信息,促進并提高學術論文寫作質量和水平。
(四)廣泛開展研究生學術研討活動。研究生導師和學生要經(jīng)常一起交流思想及心得體會,適時舉辦各種小型的內(nèi)部的學術交流會,通過校內(nèi)的實際鍛煉,打牢理論基礎知識,提高研究生專業(yè)水平和思維表達能力,以增強外出參加學術會議進行大會發(fā)言的自信心。
(五)研究生參加完學術會議后要寫出心得體會,并在一定范圍內(nèi)作學術報告。報告內(nèi)容應包括會議概況介紹、會議收獲、自身學術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以及下一步科研改進的思路與打算等,達到一人參會、大家受益的目的,真正全面發(fā)揮研究生積極參加學術會議的作用。
(六)開展研究生學術英語角活動,大力提高研究生的英語交流水平,以適應研究生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的要求。
軍隊研究生教育擔負著為軍隊輸送高層次、高水平、高質量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歷史重任,學術會議交流是高等院校整體教學與科研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研究生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鼓勵研究生參加學術交流會議,不僅可以豐富研究生的學習內(nèi)容,開拓學術思路,而且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科研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真正使研究生人才培養(yǎng)邁上新的臺階。
[1]吳靜.學術會議對構建高校學術氛圍的意義的探討.科研管理,2008,29,(增刊):104-106.
[2]張翠榮.對高校學術交流工作的再認識.時代文學,2008,(6):161-163.
[3]王普霞,郭勝偉.談博士研究生培養(yǎng)過程中的學術交流制度.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9,(3):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