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蘇 寒
當歧視存在,我們絕不低頭?。脸鲇^點,闡明“不向歧視低頭”,清晰地讓閱卷者看到文章的中心意思。)
百年前的黑人歧視、“東亞病夫”的稱呼讓我們清醒:當尊嚴受到侵犯,當人格遭受侮辱,當聲譽受到詆毀,我們必須站穩(wěn)腳跟,不能低頭。(緊扣中心論點分析議論,深化主題。)
唯有不向歧視低頭,我們才能享受平等(分論點一)。當看到美國黑人婦女被趕到公交車的后排,他沒有低頭。他發(fā)動了罷車、罷工示威,一次又一次向所謂的優(yōu)勢種族發(fā)出質問。馬丁·路德金的演講一次又一次激勵著遭受歧視的黑人同胞們攜手并進,抬起頭來向社會爭取平等。他們勝利了,站在了美國加西福利亞洲的土地上,也站在了那些正在追求平等的人們的心中。(馬丁·路德金的材料緊扣分論點,論證充分。)
唯有不向歧視低頭,我們才能收獲尊嚴(分論點二)。華夏史冊有過的痛苦記錄,我們不忍重讀。多少場因為軟弱而喪失領土的戰(zhàn)爭侵蝕了中華民族的尊嚴。是他們,讓我們看到了中華的希望,看到了重獲尊嚴的曙光。霍元甲、陳真用拳頭和腿腳沖破了歧視,掀掉了“東亞病夫”的辱名;楊振寧、錢學森用學術和知識打敗了歧視,推翻了“中國人無知”的侮辱;毛澤東、周恩來用智力和才能戰(zhàn)勝了歧視,駁回了“對牛彈琴”的罵名。面對世人的歧視,我們拼出了尊嚴。第一場擂臺大戰(zhàn)無人匹敵,第一顆原子彈、氫彈爆響天際,第一次外交席上出現(xiàn)中國人的身影,我們獲得了應有的尊嚴。(運用一系列的人物素材,有力論證了“不向歧視低頭,我們才能收獲尊嚴”。)
唯有不向歧視低頭,我們才能得到贊賞(分論點三)。從一個人參加奧運會到一千余名運動員登上主場,從閉關鎖國到中國加入WTO,從“中國鳥巢根本無法完成”的斷言到奧運圣火傳至主場,我們一路突破重圍。面對歧視和無心的質疑,我們看到了外國人不敢相信的眼神,看到了拍案叫好的驚訝。我們沒有低頭,沒有退卻,拼搏和奮斗讓我們打破了歧視,贏得了應有的榮耀和贊許。(贊許似乎不能與“平等”、“尊嚴”并列,這個論點有點兒站不住腳。我們可以寫“唯有不向歧視低頭,才能贏得尊重”或者“實現(xiàn)價值”等,運用的材料如“姚明NBA的成長史”等。)
奧運已經(jīng)結束,中華兒女的激情還在燃燒。一路上我們勇往直前,我們相信,我們一定可以!
不向歧視低頭,我們總會站上頂峰。載著平等的待遇、共享的尊嚴還有世人的贊賞,我們做回自己。
面對歧視,我們絕不低頭。(重申論題,照應起首。)
推薦理由
本文為話題“低頭”的佳作。以“不向歧視低頭”為中心,主要解決“為什么”的問題,由此引出三個分論點,中心突出,觀點鮮明。其中第三個分論點還可以再斟酌,因為“贊賞”和“平等”、“尊嚴”在內(nèi)涵上還是有一點距離的。另外,三個分論點可以單獨成段,以強化觀點,使層次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