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秋冰
(西南大學 重慶 400715)
前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字子超,福建閩侯人。他一生自反清起義而討袁、護法,歷北伐、抗日諸役,最后連任國民政府元首十二年。正如葉楚傖為其繤寫的墓志銘所稱的“寧靜淡泊,勤整廉貞。舉措抑揚,不私奸惡。造次顛沛,不離規(guī)矩?!盵1]如今閱讀林主席的48封家書,字里行間就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林主席的那種公忠體國,[2]那種公忠護黨,那種勤整廉貞。
收錄在《前國民政府主席林公子超遺集》里共有48封家書,分別是林森主席寫給侄孫林其珪的,有8封;林其琪的3封;林希岳的最多,有37封。仔細閱讀之,發(fā)現(xiàn)林主席很會因材施教,對不同的侄孫有不同的交流教導方式,但無不體現(xiàn)出林主席的高尚情操。
在寫給林其珪的書信里,林森主席對身為工程技術人員的林其珪很是關照。時值日本空軍對重慶進行不斷的無差別轟炸,重慶防空建筑繁忙之時。林主席就鼓勵林其珪:“際此抗戰(zhàn),凡技術人員尤宜勤慎工作,為爭取勝利早臨,方盡吾人責任;”同時林主席也囑咐他為了抗戰(zhàn),“更須保重身體,毋染陋習”。[3]林主席還特意提醒:“得信知忙于建筑防空洞工程。此種有關軍事設備安全,尤宜小心擘劃,可增見識”。主席還從工程建筑設計師的專業(yè)角度,傳授林其珪如何修筑:“此后新建筑,亟應研究合于國防需要為準。如“七七”各地奠基建筑物等等,應以紀念塔建為堡壘,紀念碑建為墩,上作架高射炮,紀念墳建為石穴,可備為避彈用。我國各地多石,用三合土和糯米及糖,堅過鋼筋、洋灰。”并建議為了更好總結(jié)工作經(jīng)驗,“最好每日有一刻鐘之工程配備日記或附表,為檢討過去之經(jīng)驗”。[4]
其間,林其珪將要被調(diào)某地,他就寫信給叔叔林主席,大略是請求林森跟他的上級多美言幾句,疏通關系,以免于調(diào)離。林森主席就先勸告林其珪“既有調(diào)用命令,當先前往?!辈捨空f:“凡勤慎工作者,無論上峰何人,必能器使也。”然后,林森主席還結(jié)合抗戰(zhàn)實際,鼓勵:“長期抗戰(zhàn),青年尤須努力工作,粉碎頑敵迷夢?!盵5]最終,林其珪自己辭職前去西北,林主席在其出發(fā)前寫信鼓勵:“既辭職,當候命前往西北工作。此后開展前途,大有希望。且天氣較渝為佳,日用比渝亦?。蝗舨怀么四炅Ω粡娗斑M,苦守一隅,不足有為。因?qū)W基不深,雖有心提拔,亦難超格;唯乘此良機勇往,無論名義如何,當以事業(yè)為遠大目標。壯哉榮行,為國服務,應不稍卻,方是吾族青年良范也?!痹诘弥制浍暋耙褳樯戏迤髦亍焙缶驮倜銊睿骸啊烽L知馬力,事久見人心’。凡能盡忠公務者,雖多費心力,終不吃虧?!盵6]
在林森主席整理出來的家書中,就屬林主席寫給侄孫林希岳的最多,達37封。這些信寫于抗戰(zhàn)的1937至1943年之間,正是林森作為國民政府主席遷渝抗戰(zhàn)之時。后來,林希岳先生將這些書信整理出版,名為《林主席遺墨集》[7],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如今,我們閱讀這一封封家書,一個廉潔自律、大公無私、平易近人的主席形象躍然紙上。
為了配藥治腳病,林森主席需要大量的菸術。他查知菸術產(chǎn)于浙江的天目山,而當時侄孫林希岳正好在浙江金華服務。他就寫信拜托林希岳幫忙收購,郵寄給他。當時,以林森為國民政府主席的身份,運用下權力,叫浙江省的負責人通融下,他就可以馬上得到很多。但林森主席沒有。他不愿意為私事而運用權力,那就變成濫用權力了。他認為:“清廉系為官之本份”。[8]“廉能秉公,民信必立,立則多助,成功可期也?!盵9]于是他才找林希岳幫忙收購菸術,經(jīng)郵局郵寄給在重慶的他。但他也不是白拿林希岳的菸術。從第一次囑咐林希岳收購菸術起,林森主席就不斷詢問藥價:“寄費及藥價統(tǒng)共若干,明白見告為要?!?、“應價及寄費,見告即匯,千萬不要客氣。”、“萬望明告藥值及寄費,萬莫客氣。因配藥乃常用,非僅購一次也?!薄叭绮灰姼婵钅?,下次則不便再托代購也。”[10]林森主席后來就每次先通過郵局匯款五十元或一百元不等給林希岳,以算還款。林森主席對侄子親人尚且是這樣清廉,對外人就更是堅決公事公辦了。有一個浙江鄉(xiāng)紳將所收藏的老菸術郵贈與林森主席。林主席即寫信給林希岳“浙紳所惠老術,均已收到。萬望明告藥值及寄費,萬莫客氣?!臣澠蛑潞曛x?!盵11]而對農(nóng)民常常詢問疾苦的林主席,每次收到農(nóng)民辛辛苦苦采摘而來賣的好菸術,就囑咐林希岳“且農(nóng)人此種辛苦收獲,宜多與有利,以酬其勞,現(xiàn)由郵匯五十元,煩即代發(fā)。”[12]
林森主席廉潔自律、大公無私不僅僅體現(xiàn)在買菸術一事上,而且對于親人想走他的關系求職,他也是大公無私,毫不留情的,認為“國家名器不可輕予”。[13]林森主席在信中也早就解釋:“因中央曾頒布上級不能薦人于各機構法令,故未便見于函件,被人指議?!盵14]可能林希岳仍不死心,還是寫信請叔叔林森幫忙說情。于是林森主席就直言:“中央決裁四分之一人員,在地方無論有功如何,照樣無法安置新進,千萬不可前來,來亦空勞往返。倘不信忠告,只有自懊,悔亦無及矣?!盵15]林森主席甚至愿意資助同鄉(xiāng)親族川資回家,也不希望他們因他的關系而越權,而是希望通過他們自己的誠實苦干,做出成績,成為家族的楷模。因此,在信中,林森主席無時不借各樣語境,教導林希岳應該如何為官做人。他教導到:“只要好官親民,民不至無所告也。俗云:‘公門好行方便。亦積德立名根基,既負守一方之責,能不自奮秉公,為子孫種福乎?古人云:清貧勝于濁富??v積財與子孫,子孫未必能守,乃至履豐奢暴,反累祖德,是以名為貴,德為本,古人不我欺也。倘錯過積德機緣,便是作孽,必至身敗名裂,都因一念之差,遂至畢生莫贖,誠下愚之極也。吾鄉(xiāng)后起俊秀無多,即有能者,亦不過知求衣食而已。惟其賢者,始能無恒產(chǎn)兒有恒心,則近道矣。所謂揚名聲,顯父母者,在于當官時,能知潔己公正,為民造福者,方獲此佳譽;成為不愧于天,無怨于人,為吾族樹立一模范也?!盵16]因此勸林希岳“此后務要平心靜氣奉公,和睦上下同事,免辜上峰之器也”。[17]“此時只可耐守苦干,毋事更張為是,當知未到及時,非余不欲助爾更進一步也?!盵18]“際此國難嚴重,事務雖繁,應仍以勤慎二字為向上途徑也。”[19]他怕林希岳好高騖遠,老想拜托他往上爬,于是就勸誡希岳:“此時切莫見高思遷;……毋嫌官小,時生意冀;居高若跌,受傷必重。戒之,慎之?!倍摇熬霉偈峭?,能愛民勤政,令人欽戴尤深。即調(diào)遷或告老時,受去思攀援之榮,更勝于加冠晉爵百倍也。凡見異思遷,乃無恒心者,故生煩悶耳。戰(zhàn)時尤宜克苦自奮,毋為流俗笑也。層峰有知遇之明,更毋須易地為良矣?!盵20]林森主席以這些富有哲理的為官之道娓娓地道與林希岳,正是他自身也是如此為官的反映。
而林森主席寫給侄孫林其琪的信件目前看見的就只有3件。雖然只有區(qū)區(qū)的3件,但從中也可看出林森主席的公忠護黨,表現(xiàn)為林森主席對林其琪加入國民黨表示出極大的關切。
林森主席在信中告訴林其珪,為何要加入國民黨。他說:“三民主義系民主救國主義,凡有志救國者必需(原文如此)加入也?!盵21]并詳細指導林其珪,應該如何填寫入黨申請書,所需何種照片,數(shù)量多少,以及叫林其琪要多閱讀有關三民主義、建國大綱和建國方略的書籍,以多了解國民黨使命等等。并勉勵林其琪“當此長期抗戰(zhàn),各盡所能救國,不拘身份俸給,只有極力從公”。[22區(qū)區(qū)三封信,聊聊數(shù)語,然而字里行間卻無不透出溫和誠懇之意,充滿一種長輩愛護晚輩的舐犢情深。
本文大量地引用林森家書原件,從三個不同角度解讀了這48封書信,從而管窺蠡豹出了林森主席的公忠體國、公忠護黨、大公無私和廉潔自律的高尚品德,為進一步研究林森主席作了一些注腳。
[1]葉楚傖.國民政府林故主席森墓志銘.臺北市林森縣文教基金會主編.林子超先生紀念集.中華民國八十一年正中書局印行,第219頁.
[2]饒容川.林子超先生與蔣公之相輔相成.臺北市林森縣文教基金會主編.林子超先生紀念集.中華民國八十一年正中書局印行,第119頁.
[3]國史館、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繤委員會主編.前國民政府主席林公子超遺集.中華民國五 十五年前國民政府故主席林森先生百年誕辰紀念籌備委員會印行,第一一一頁.
[4][5]國史館、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繤委員會主編.前國民政府主席林公子超遺集.中華民國五十五年前國民政府故主席林森先生百年誕辰紀念籌備委員會印行,第一一二頁.
[6][21]國史館、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繤委員會主編.前國民政府主席林公子超遺集.中華民國五十五年前國民政府故主席林森先生百年誕辰紀念籌備委員會印行,第一一三頁.
[7]林樸生.林主席的家書.臺北市林森縣文教基金會主編.林子超先生紀念集.中華民國八十一年正中書局印行,第176頁
[8][16]國史館、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繤委員會主編.前國民政府主席林公子超遺集.中華民國五十五年前國民政府故主席林森先生百年誕辰紀念籌備委員會印行,第一二一頁
[9]國史館、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繤委員會主編.前國民政府主席林公子超遺集.中華民國五十五年前國民政府故主席林森先生百年誕辰紀念籌備委員會印行,第一二0頁.
[10]國史館、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繤委員會主編.前國民政府主席林公子超遺集.中華民國五十五年前國民政府故主席林森先生百年誕辰紀念籌備委員會印行,第一一四——一一五頁.
[11][17]國史館、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繤委員會主編.前國民政府主席林公子超遺集.中華民國五十五年前國民政府故主席林森先生百年誕辰紀念籌備委員會印行,第一一五頁.
[12][19]國史館、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繤委員會主編.前國民政府主席林公子超遺集.中華民國五十五年前國民政府故主席林森先生百年誕辰紀念籌備委員會印行,第一一六頁.
[13]林存厚.抗戰(zhàn)時期的林主席.臺北市林森縣文教基金會主編.林子超先生紀念集.中華民國八十一年正中書局印行,第125頁.
[14]國史館、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繤委員會主編.前國民政府主席林公子超遺集.中華民國五十五年前國民政府故主席林森先生百年誕辰紀念籌備委員會印行,第一一九頁.
[15][20]國史館、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繤委員會主編.前國民政府主席林公子超遺集.中華民國五十五年前國民政府故主席林森先生百年誕辰紀念籌備委員會印行,第一二二頁.
[18]國史館、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繤委員會主編.前國民政府主席林公子超遺集.中華民國五十五年前國民政府故主席林森先生百年誕辰紀念籌備委員會印行,第一一八頁.
[22]國史館、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繤委員會主編.前國民政府主席林公子超遺集.中華民國五十五年前國民政府故主席林森先生百年誕辰紀念籌備委員會印行,第一一四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