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娟,程佩杉
在神經外科患者中,昏迷患者占相當的比例,此類患者由于自身防御能力降低,生活均不能自理,很容易發(fā)生各種并發(fā)癥,影響原發(fā)病的治療,加重患者及家屬的負擔,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在臨床工作中,護理人員一定要加強病情觀察,積極預防各種并發(fā)癥,下面主要闡述昏迷患者主要并發(fā)癥的護理要點。
昏迷患者咳嗽咳痰反射減弱或消失,痰液、分泌物或嘔吐物誤吸入氣管而引起,嚴重者甚至造成窒息,因此必須采取措施保持呼吸道通暢?;杳曰颊咴诓∏樵S可的情況下,可以將床頭抬高 15°~30°,取側臥位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及時吸痰。痰液粘稠不易吸引者,根據情況給予霧化吸入,霧化液一般為慶大霉素 4萬 U+糜蛋白酶 5mg+沐舒坦 15mg+滅菌注射用水 10 ml。氣管切開或者氣管插管的患者,床邊還可備氣管內濕化液進行滴注,或者利用輸液泵勻速推注入氣管,氣管套管口可覆蓋濕紗布,防止空氣干燥刺激呼吸道黏膜或異物墜入引起誤吸。同時要注意有義齒者取出義齒,有營養(yǎng)液鼻飼患者要控制營養(yǎng)液的速度,避免滴得過快導致嘔吐或反流而引起誤吸[1-2]。
由于昏迷患者長期留置尿管,尿失禁、尿潴留所致。護士應注意觀察尿管情況,防止尿管扭曲、脫落及尿道口漏尿;觀察尿液的顏色、透明度以及尿量,及時發(fā)現尿量變化及尿液有無渾濁、絮狀物;定期留取尿標本送檢常規(guī)及尿培養(yǎng)。保持尿道口清潔,每日 2次會陰護理,每周 2次膀胱沖洗。長期留置尿管者,每半個月更換 1次尿管[3]。
昏迷患者長期臥床,處于被動體位,局部皮膚長期受壓,血運不佳,各種物理刺激等原因容易引起壓瘡。因此昏迷患者要定時翻身叩背,更換體位,防止某一局部長期受壓,在骨突隆起處及易受壓處給予海綿圈或海綿墊墊上,對背部及臀部給予按摩,促進血液循環(huán);保持皮膚的清潔干燥,及時擦干汗水,以免皮膚受刺激,保持床單位的清潔、干燥、平整,被服污染要及時更換;搬動患者時不能拖拉,以免擦傷皮膚;病情許可情況下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膳食,增強機體抵抗力。
昏迷患者長期臥床,意識喪失,自主運動喪失,導致肢體肌肉萎縮,四肢強直,關節(jié)變形。要按時更換體位,保持肢體的功能位置并協(xié)助患者進行功能鍛煉,并教會家屬做功能鍛煉;經常給予按摩,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有條件者可以讓患者家屬買“丁字鞋”,每天上、下午各給患者穿 2小時,以保持患肢的功能位。
昏迷患者長期臥床、腸蠕動減少以及對于腸內外營養(yǎng)的不適應,容易引起腹瀉及便秘。對于腹瀉患者要注意肛周皮膚的護理,做到及時清理被污染的被服,用溫水擦洗肛周皮膚,保持局部皮膚的清潔干燥,若出現皮膚發(fā)紅,及時給予抗菌素油膏、百多邦、麻油等涂抹,同時要及時匯報醫(yī)生,遵醫(yī)囑給予止瀉藥,如黃連素等;對于便秘患者,可給予腹部按摩,3天未解大便者給予開塞露或其他緩瀉劑,必要時給予灌腸。
昏迷患者吞咽功能減弱或消失,口鼻腔分泌物積于口腔,使病原微生物生長繁殖;患者張口呼吸,病房空氣干燥;自身防御能力減弱,這些都容易引起口腔潰瘍、皰疹的發(fā)生。護理上要做到每日至少 2次的口腔護理,保持口腔的清潔,做完口腔護理后可給予石蠟油或唇膏涂抹;張口呼吸患者可給予濕紗布覆蓋口腔;已發(fā)生皰疹的患者可遵醫(yī)囑給予藥物涂抹,如阿昔洛韋。
昏迷患者眼瞼不能完全閉合者,眼球長期暴露于空氣中,容易發(fā)生角膜炎。應每日清潔眼睛,遵醫(yī)囑給予藥物涂抹,如金霉素眼膏、氯霉素滴眼液等,嚴重者可給予凡士林紗布覆蓋雙眼或給予眼瞼縫合術。
昏迷患者不能經口飲食,吸收功能障礙等原因易引起營養(yǎng)不良??筛鶕唧w病情選擇合適的腸內、外營養(yǎng)液,亦可讓家屬準備一些有營養(yǎng)、易消化、易吸收的流質飲食,喂食前后均要給予溫開水沖洗,并用無菌紗布將接口處包好;并可根據患者的病情,遵醫(yī)囑靜脈輸入營養(yǎng)藥物,補充其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4-5]。
總之,責任護士要全面評估患者,嚴密觀察病情,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護理干預,預防和減少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減輕患者的負擔。同時應做好家屬的健康教育,使家屬接受并學會一些基本的預防措施,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6]。
[1]高海華,聶勤哲.護理干預對腦外傷昏迷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影響[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8,21(9):1089-1091.
[2]劉翠紅.腦外傷昏迷患者的護理體會[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8,17(22):3530.
[3]謝文忠.95例重型顱腦外傷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藥導刊,2008,10(4):549-550.
[4]朱凌云,黃 慧,湯麗萍.重型顱腦損傷昏迷行早期腸內營養(yǎng)支持 30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4):73-74.
[5]劉春梅.顱腦外傷患者的護理[J].吉林醫(yī)學,2008,29(2):150.
[6]王曉妮,戴榕娟.護理風險教育培訓制度的建立與實施[J].東南國防醫(yī)藥,2007,9(5):369-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