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琰(無錫高等師范學校, 江蘇 無錫 214187)
冰心是我國文學史上一位具有獨創(chuàng)風格和偉大成就的女作家。她的小說作品在一片“愛”的寧靜與單純中,蘊含著崇高而肅穆的精神力量。自小在一個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中成長的冰心,感受到的是父母給予的無私的關懷和呵護,她的生活與心靈都被愛與溫情的光環(huán)所環(huán)繞。這是她相信有“愛”的根基。后來,當冰心接觸到了基督教,看到神之子耶穌為了拯救人類而甘愿承受苦難的大愛,更是堅定了她對于愛的虔誠和信心,并且由原先的感性的精神體驗上升到了一整套系統(tǒng)的“愛”的哲學體系。
冰心所宣揚和闡發(fā)的愛,帶有深邃的神性色彩,但是這種對神性的膜拜又不至于導向神秘或者迷信,她更強調(diào)的是一種對于高尚人性所能產(chǎn)生的偉力的皈依。面對著充滿了“血與火”、“罪與淚”的現(xiàn)實人生,冰心選擇了以這種“愛”為救世良方,她試圖讓身處靈魂苦痛焦灼中的世人,在承受愛與萌發(fā)愛的過程中找到心靈的解脫與慰安。
冰心的這一創(chuàng)作理想也反映到了她的小說寫作中,尤其是她筆下所塑造的各類女性形象,她們溫良美麗、寬厚悲憫,有著健全的“愛”的人格,這些動人的女性形象,滲透和寄托著冰心以愛為文的文學精神和信念。
冰心向來十分珍視作為一名女性的性別特質(zhì),她認為女性生來就是愛與美的化身。“世界若沒有女人,真不知這世界要變成怎么樣子!我所能想象得到的是:世界上若沒有女人,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保ā蛾P于女人·后記》)①而“上帝創(chuàng)造她,就是叫她來愛,來維持這個世界。”(《關于女人·后記》)②這群由上帝派遣的愛的子民,以她們的博愛、犧牲于成全,實踐著上帝愛的使命,用她們的神性之愛為人類背負起了“救贖”的十字架。
基督教所宣揚的“愛”,在希臘文中是Agape,“意思是一種甘以他人為中心的、不要求記功和回報的愛。神就是用這種愛來愛全人類的,基督徒也被勸勉要用這種愛來彼此相愛?!雹?/p>
這種愛最基礎的表現(xiàn)是帶有血緣性質(zhì)的至親之愛?!爱斝⒕锤改福鼓愕娜兆釉谝腿A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出埃及記20:12)④作為“十誡”之一,這是人類道德與善良意念的最底線,也是冰心小說中女性“愛”的基本表現(xiàn)之一。我們無法忘記《小桔燈》中那個堅強勇敢的小姑娘,她的父親王春林為了躲避搜捕而離開了家,她的母親因病臥床,需要人照料。在這種困境中,小女孩用她稚嫩的肩膀獨自支撐起了整個家庭的千鈞重擔,承擔起照看母親的義務。當“我”把桔子送給她時,這個小女孩掰開桔子,掏出桔瓣,第一個想到的是要把它們“放在她媽媽的枕頭邊”⑤。這一小小的細節(jié),似乎很不經(jīng)意,但是打動人心,作為一個小孩子,又身處經(jīng)濟條件不好,甚至要以紅薯稀飯為年夜飯的環(huán)境中,一只香氣怡人的桔子無疑是頗具誘惑力的。這不禁讓人聯(lián)想到應修人在他的詩《送桔子》中,對“我”送桔子給一個撐篙的小孩子后情狀的描寫:“他笑著擲到艙下,/又從艙里取出來,/笑者剝著吃了。”⑥這無疑是一個孩子本真和天性的流露。然而這個小姑娘在剝開桔子后,自始至終都沒有想到自己要吃,而是把它們?nèi)苛艚o了自己病重的母親。這就絕不僅僅是懂事了,類似于成人的自制與成熟背后,深藏的是對母親深沉的愛戀。冰心筆下的女性對血親的愛,哪怕是隔代之間,也是深沉而感人的。《骰子》中的雯兒為了能夠擲出六個紅骰子,讓并重的祖母放寬心、安心靜養(yǎng),偷偷用釵子將右手刺破,然后“左手捻著骰子,一粒一粒的往右拳里塞”⑦,骰子在右手傷口流出的血中被浸潤染色,雯兒用自己的血換來了六個紅色的骰子,也換得了祖母病情的好轉與健康。最后文章結尾女孩的那句話讓人讀來心疼,“聰如只笑著拉著她的手,雯兒一面笑,一面掙脫了說:‘媽媽不要握緊了,我的手掌還有一點疼呢!’”⑧耶穌為救世人于疾苦,甘愿被釘上十字架,以他的血使人類的罪得救贖。這個叫雯兒的小女孩雖不是圣人,也有神性的愛的意念,并愿意用她的血與愛去撫慰病篤的親人。神的靈光賜予了女孩慧根,使他的這個子民在連大人們都一籌莫展的情境下,找到了寬慰祖母的巧妙方法。
基督教“愛”的深義,更在于要“愛鄰人”,要“愛人如己”(馬太福音22:39)。這是對我國傳統(tǒng)儒家文化所強調(diào)的親子之愛的超越,它跨越了血緣的界限,強調(diào)世人皆是上帝的兒女,應該要彼此相愛。冰心小說中的女性,用她們博大而溫暖的愛構筑起了至愛的感人之境?!读绘ⅰ分心莻€農(nóng)村姑娘憨厚可愛,且總以“我”的保護者的形象出現(xiàn)。六一姊是“我”童年的一個玩伴,幼時的她總是會想到各種新鮮有趣的玩法為孤寂中的“我”帶來歡笑與樂趣。當她長成大姑娘后,“我”又與她在一次看戲的席間相遇。六一姊的友伴們都視“我”為異類,“她們竊竊議論我的天足,又問六一姊,我為何不換衣裳出來聽戲?!雹徇@使得“我”窘迫而又懊惱,然而“百般局促之中,只聽得六一姊從容的微笑說:‘值得換衣服么?她不到棚里去,今天又沒有什么大戲’。一面用圍繞著我的手撫我的肩兒,似乎教我抬起頭來的樣子?!雹馍埔獾慕鈬刮腋惺艿搅藧鄣摹氨痈病?,并對六一姊產(chǎn)生了“戀戀的”感覺。文中的六一姊是被裹了小腳的,但外形的扭曲,并沒有妨礙這個女孩愛的健全與成長。她用愛讓身邊的人感受到了溫暖和依靠。
《寂寞》中那個妹妹也說:“一個心也可以分作多少份兒,就如我的一個心,愛了父親,又愛了母親,又愛了許多的……”?《我的學生》中的S,是個活潑能干的名門閨秀,在為人妻母后更是堅忍耐勞。在邊區(qū)艱苦的生活中,她又熱情、有愛心、有盼望,更有力量,她愛著周圍的人,也得到了他們的愛與尊敬,“男女老幼,村的俏的,都向S招呼,說長道短。有個婦人還把一個病孩子,從門洞里抱出來給S看?!?文中的“我”因此善意地戲稱她為牧師太太。后來,S為了救P君一位同事的太太,自愿輸血過多,又忙于照顧這個病人,操勞過度,最終因為體力不支而死去了。這也有耶穌以血救人的意義。S的鮮血不是為親人,而是為一個毫無血緣的“鄰人”流盡的,她以生命為代價獻出了自己的血,也奉獻了自己的愛。這種崇高的愛閃耀著神性的光芒,具有震撼人心的偉大力量。
基督教所崇尚的“愛”,是一種“博愛”的精神。世人同為上帝的子民,他們之間都是平等的,在上帝的保佑下,沒有貧富、貴賤的分別。在《最后的安息》中,富家女惠姑對受盡欺凌的童養(yǎng)媳翠兒給予了真摯的關懷與同情,她撫摸著身心飽受苦痛掙扎的翠兒,眼中滿是淚水?!八齻儍蓚€的影兒,倒映在溪水里,雖然外面是貧,富,智,愚,差的天懸地隔,卻從她們的天真里發(fā)出來的同情和感恩的心,將她們的精神,連合在一處,造成了一個和愛神妙的世界?!?在這個至圣的世界里,沒有窮人、富人,沒有地位高下之別,只有絕對的愛與平等,崇高的光明與純凈?!断嗥分械氖┡颗c淑貞,一個是來自西方國家的女教員,一個則是在傳統(tǒng)中國家庭環(huán)境中長大的小孤女,兩人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生活閱歷迥異,甚至年齡差距也很大,但她們卻能和諧地在一起生活,并且兩人產(chǎn)生了深厚的勝似母女般的情誼,淑貞在文中甚至就是以“媽媽”來稱呼施女士的,而施女士對小淑貞也有了“一腔熱柔的母愛之情”?。愛能超越國籍、長幼等等一系列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在天國平等而圣潔的愛中達到和諧,找到永恒。
基督教的愛強調(diào)舍己與奉獻,“施比愛更為有?!保ㄊ雇叫袀?0:35)耶穌走上了十字架,用自我肉體的犧牲達到了對眾生的成全。他的祭壇也是世人的圣壇,那里有血、有愛、有光明。冰心小說中的女性,多是恩慈和善,體貼溫純,富有善心,她們擁有耶穌那種無私而不計較得失的“愛與犧牲”的典范人格特征?!肚f鴻的姊姊》中的姐姐,勤勉好學,天資聰穎,且懷有理想,但后來其家庭敗落,家中只能夠維持一個孩子繼續(xù)讀書。她為了弟弟,甘愿放棄了學業(yè),也放棄了自己“將來必要做點事業(yè)”?的志愿。用自己的犧牲,成全了弟弟的前途。最后,莊鴻的姐姐因為抑郁失意死去了,可見她在做出犧牲時,內(nèi)心是承受著巨大的折磨和痛苦的。
冰心另外一篇小說《第一次宴會》則寫了一位母親對女兒的成全。瑛離開了臥病的母親,匆匆北上與丈夫楨共筑愛巢,當她在工程未竟的新房中籌辦第一次宴會的時候,卻在箱子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光耀奪目的銀花插。而這正是她那體弱多病的母親拖著病體,掙扎著起來,偷偷送與她的新婚禮物,這也是一位偉大母親的愛與祝福。應該說,母親有病很需要瑛能在身旁照料與陪伴。但是,這位母親體貼女兒,想到的是瑛與丈夫兩地分居的相思,也了解瑛的新居尚需打理,于是她連連催促女兒北上,她忍著病痛,強打精神,用微笑來寬慰深感內(nèi)疚的女兒瑛;并且試圖要把自己可給的一切都送給女兒。她把銀花插一一卸了,又緊密地包好,塞入箱底,而這一切都是這位慈愛的母親在病得步履艱難的情況下瞞著女兒完成的。正是因為有母親偉大而慷慨的犧牲,給了瑛這個完美的宴會,成全了瑛與丈夫在一起幸福而美滿的生活。
在基督教信仰中,神創(chuàng)造了人,但是人的墮落與背離,使他們陷于“罪”的苦難。耶穌被釘上十字架,以他的受苦償付了罪價,以拯救一切信他的人。信仰耶穌,皈依上帝方能得救。只有在上帝的愛中,人類才能找到他精神的家園。
在冰心的小說中,許多女性,尤其是作品中的母親,承擔起了拯救者的重擔。她們以自己溫柔和美的愛,無條件的祝福,熨平世人靈魂的傷口和苦痛,使困苦中的世人得以擺脫人生磨難和世事漩渦中的苦惱與哀傷。她們用光明與愛照亮黯淡的心靈,讓人重新看到并堅信愛與和諧是世界的本質(zhì),世界因著愛而生,靠著愛而維持與發(fā)展,愛是人類的希望和前景。
《超人》中的何彬在社會的爾虞我詐中練就了一副冷心腸。他的信仰,是“恨”的哲學;他的生活,是無愛的世界,陰冷而又漠然?!妒ソ?jīng)》的《傳道書》,開篇傳道者也曾發(fā)出驚世駭俗的感嘆,“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何彬也認為“世界是虛空的,人生是無意識的。人和人,和宇宙,和萬物的聚合,都不過如同演劇一般:上了臺是父子母女,親密的了不得;下了臺,摘了假面具,便各自散了??抟粓鲆彩沁@么一回事,笑一場也是這么一回事,與其互相牽連,不如互相遺棄;”“愛和憐憫都是惡……”?這種懷疑人性,要將愛置于至低溫度下冷凍的世界觀,是危險的,它易折而脆弱,通向的只能是黑暗無望的深淵。這時的何彬心靈破碎殘缺,他需要的是靈魂的救贖。小祿兒的出現(xiàn),打破了何彬內(nèi)心的冰層。因為把腿摔壞了,祿兒常在夜中呻吟。呻吟聲使何彬想起了他的母親,他無法像往日般“至人無夢”,愛的感召開始融化冰層,何彬的夢中開始有了光?!靶枪庵虚g,緩緩的走進一個白衣的婦女,右手撩著裙子,左手按著額前。走近了,清香隨將過來;漸漸的俯下身來看著,靜穆不動的看著——目光里充滿了愛?!?母親像圣母般地降臨,凝視著搖籃里兒時的何彬,人性的本真與愛開始萌動。超人何彬通過善良的祿兒找到了母親作為他精神的皈依。造物主賜予每個人以母親,母親用愛聯(lián)系著這個世界,她的愛讓何彬看到了世界的愛與憐憫原是宇宙和人生的玄妙。最后,母親的愛拯救了何彬,他的心中又有了真愛與不忍,精神的復活帶給了他重生的希望與欣喜。正如傳道者回歸上帝,何彬也得到了救贖。
當然,除了圣潔的母親,冰心小說中其他的女性也負起了救贖十字架?!蹲詈蟮陌蚕ⅰ分?,惠姑從小一直生活在愛的包圍中,不曾面對過現(xiàn)實的風雨,她的腦子里盡是活潑憨嬉的念頭。但自從遇到了翠兒,另外一個世界的大門向她敞開了,她看到了人的孤獨與無助,也看到了人的殘忍,她開始懂得有許多苦人需要幫助;而她自己可以用愛去安撫他們。這種悲天憫人的思想使惠姑一步步走向拯救者的十字架。打破迷夢和萌發(fā)善念的過程,帶著的是成長的痛苦。惠姑的努力為翠兒黑暗的人生帶來了光明與歡笑。小說結尾翠兒被婆婆摧殘致死,但她臨死之前是得到了安慰的。翠兒面上帶著笑容,在惠姑的愛撫下得到了安息,步入了極樂世界。
總之,冰心小說中的女性形象,是上帝之愛的布施者。她們用完全的愛與犧牲,為世人背負起了救贖的十字架,給那些深陷現(xiàn)實泥潭、無法自拔的人們,注入了對愛和人生的信心,使其得救而不至于灰心與頹唐。這種具有女性獨特魅力的溫柔的神性之愛,也是我們靈魂的清洗劑,具有很大的現(xiàn)實意義。身陷現(xiàn)代社會的人們,太容易被物質(zhì)和欲望所蒙蔽。一旦沉浸其中,墮落、冷酷、仇恨、虛偽、欺詐、浮躁與猜忌等種種假丑惡的幽靈便滋生了,人情淡漠,親情消融,靈魂走向虛無的黑暗。在這個時候,溫柔的帶著神性的愛,能夠使人重新找到信仰與希望,在對人的重拾信心中,善念萌發(fā)了。上帝的愛拯救了人類的愛,而正是偉大的女性用愛聯(lián)系起了這兩者。
①②⑤⑦⑧⑨⑩??????? 冰心.冰心文集(第 一卷)[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403,404,576,436,437,194,195,156,364,43,264,425,643,77-78.
③? 馬克·泰勒.簡明基督教全書[M].李云路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266.
④ 《圣經(jīng)(舊約)》[M].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中國基督教協(xié)會出版發(fā)行,2002:72.
⑥ 潘漠華,馮雪峰等.湖畔·春的歌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