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秀芬 ,王立輝 ,王世秀
(1.遼礦集團公司總醫(yī)院,吉林遼源 136201;2.吉林省遼源市西安區(qū)衛(wèi)生局,吉林遼源 136201)
腦血管疾病是神經系統(tǒng)常見病、多發(fā)病,死亡率約占所有疾病的10%,是目前人類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50%~70%的存活者,遺留癱瘓、失語等嚴重殘疾,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負擔。目前主要治療手段為溶栓、改善微循環(huán)、抗凝及神經保護等治療。近年來,隨著自由基清除理論的深入探討和研究,依達拉奉作為一種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劑,在腦血管疾病治療中得到了越來越多醫(yī)務工作者的關注,我院自2007年開始應用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取得了良好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收集2007年1月~2008年1月期間我院的急性腦梗死患者44例,入選病例均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學術會議通過的腦梗死診斷標準,并經頭顱CT或MRI證實,排除腦出血,其中,男 24 例,女 20 例;年齡 46~66 歲,平均(54.1±9.5)歲;發(fā)病在48 h內;所選病例應排除嚴重心、肺、肝、腎功能不全、妊娠或哺乳婦女,嚴重神經疾病或癡呆等。將所有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24例和對照組20例,兩組病例年齡、性別、病情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治療方法(口服腸溶阿司匹林、靜點奧扎格雷鈉、血栓通等治療),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應用依達拉奉30 mg加入生理鹽水250 ml中靜脈滴注,每日2次,2周后進行療效評定。
2周療程結束時根據臨床功能缺損評分增減評價療效,兩組患者均以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修訂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NDS)評分標準,于治療前1 d及治療后14 d進行評分,①基本痊愈: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1%~100%;②顯著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90%;③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5%;④無變化: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7%左右;⑤惡化:功能缺損評分增多18%以上;⑥死亡。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實驗組的總有效率及顯效率與對照組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見表1。
治療組1例發(fā)生梗死性出血,可能與梗死面積較大有關;1例谷氨酸轉氨酶(ALT)輕度升高,未經減藥、停藥而自行恢復,兩組間不良反應無顯著性差異。
腦梗死時,腦局部血管閉塞致血流下降,血管供血的中心區(qū)細胞迅速死亡,而梗死中心周圍的缺血半暗帶細胞也因不同程度缺血引起級聯(lián)反應。腦卒中后由于再灌注引起損傷已被研究證實。目前認為再灌注損傷機制主要包括:自由基過度形成和自由基“瀑布式”連鎖反應,神經細胞內鈣超載,興奮性氨基酸細胞毒性作用和酸中毒等一系列變化,導致神經細胞損傷,其中,自由基損傷是引起水腫形成和細胞凋亡的主要原因。
表1 兩組療效比較(例)Tab.1 The efficacy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case)
依達拉奉主要成分是3-甲基-1-丙基-2-吡唑啉-5-酮,它是一種新型氧自由基清除劑,它分子量小,具有親脂基團,血-腦屏障的通透性高達60%,可在腦內達到有效治療濃度,并通過提供一個氧原子及氧自由基或脂性自由基,形成無活性依達拉奉自由基,具有自由基清除及抗脂質氧化作用,從而減輕組織損傷和腦水腫,使梗死體積明顯縮小。
本研究對治療組患者在發(fā)病后48 h內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依達拉奉獲得了良好的療效,總有效率為91.66%,顯效率為62.50%,而對照組則為70.00%、45.00%,兩組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和P<0.05),說明依達拉奉可以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恢復日常生活能力,治療過程中未見嚴重不良反應,說明依達拉奉是治療急性腦梗死的一種安全有效的藥物。
[1]尹澤黎,許宏偉,袁寧.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出血后腦水腫變化及清除自由基的臨床觀察[J].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2008,3(25):313-315.
[2]饒名俐.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51-52.
[3]丁宏巖,董強.自由基清除劑依達拉奉對腦缺血治療作用[J].國外醫(yī)學:腦血管疾病分冊,2004,12(7):491-493.
[4]陳偉,常新榮.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8,46(3):79-80.
[5]梁新春,梁玲玲,蘇國新,等.依達拉奉聯(lián)合降纖酶、奧扎格雷鈉、低分子肝素治療大面積腦梗死臨床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08,15(23):45-46.
[6]陳中鋒.刺五加注射液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9,47(31):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