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祖光, 孫 臻, 梁建珍
(三亞市中醫(yī)院,海南三亞572000)
消癥丸由川芎、浙貝母、丹參、枳實(shí)、柴胡、紅花、鱉甲(醋)、穿山甲(炮)等14味中藥組成的中藥制劑。具有疏肝理氣,化瘀散結(jié)之功效。主要用于乳腺增生,卵巢囊腫,子宮肌瘤,以及輸卵管不通等癥。其中主藥川芎活血祛瘀,行氣開郁,祛風(fēng)止痛。其主要有效成分川芎嗪,原標(biāo)準(zhǔn)中無含量測定項目,為有效地控制該制劑的質(zhì)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對川芎中川芎嗪進(jìn)行了含量測定[1,2],在原基礎(chǔ)上提高了質(zhì)量標(biāo)準(zhǔn),也能更好的控制消癥丸的質(zhì)量。
PERKIN ELMER高效液相色譜儀,295紫外-可見波長檢測器,1022數(shù)據(jù)處理機(jī)(美國);甲醇(色譜級);鹽酸川芎嗪對照品(來源: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10817-200305);川芎對照藥材(來源: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20918-200406);浙貝母對照藥材(來源: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20972-200404);丹參對照藥材(來源: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20923-200509);丹參酮IIA對照品(來源: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10766-200417);消癥丸(三亞市中醫(yī)院制劑室自制);AEL-40SM1/100000稱量天平(日本Shimadzu公司);硅膠G(青島海洋化工廠,批號:980803);水為蒸餾水;乙醚(上海振興化工一廠,AR級);其它試劑均為分析純。
2.1 處方 柴胡84 g,枳實(shí)105 g,紅花56 g,浙貝母105 g,海藻 105 g,昆布 105 g,丹參 140 g,川芎 105 g,山楂(焦)210 g,青皮 105 g,龜板(制)140 g,鱉甲(醋)140 g,穿山甲(炮)35 g,牡蠣 210 g,共制成 1000 g。
2.2 制法 以上14味藥材,將枳實(shí)、浙貝母、川芎、丹參、青皮、龜板(制)、鱉甲(醋)、穿山甲(炮)粉碎成粗粉,混勻,得粗粉備用。其余柴胡等6味加10倍水煎煮2次,每次1.5 h,合并煎液,濾過,濃縮成為相對密度:1.20 ~1.28(60 °C)的清膏,與上述粗粉混勻,干燥,粉碎成細(xì)粉,過篩,混勻,用適量蒸餾水泛丸,干燥,打光,即得。
本品為灰棕色至灰褐色圓形小丸,氣香,味微苦。
3.2.1 川芎的薄層色譜鑒別[3]:取本品 3 g,加硅藻土 2 g,研勻,加乙醚20 mL,加熱回流1 h,濾過,濾液揮干,殘渣加乙酸乙酯1 mL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川芎對照藥材1 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鹽酸川芎嗪對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又再取缺川芎的陰性樣品,同法制成陰性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VIB)試驗,吸取上述4種溶液各5 μL,分別點(diǎn)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9∶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 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和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diǎn)。陰性對照試驗無干擾。
3.2.2 浙貝母的薄層色譜鑒別[4]:取本品粉末5 g,加濃氨試液3 mL與氯仿25 mL,超聲處理15 min,放置過夜,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氯仿0.5 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浙貝母對照藥材1 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缺浙貝母的陰性樣品,同法制成陰性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VIB)試驗,吸取上述3種溶液5 μL,分別點(diǎn)于同一2%氫氧化鈉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乙酸乙酯-甲醇-水(30∶40∶15∶10)10℃以下放置后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稀碘化鉍鉀試液和亞硝酸鈉乙醇試液置日光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diǎn)。陰性對照試驗無干擾。
3.2.3 丹參的薄層色譜鑒別[3]:取本品 3 g,加乙醚 20 mL,振搖,放置1 h,濾過,濾液揮干,殘渣加乙酸乙酯1 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丹參對照藥材1 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丹參酮IIA對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又再取缺丹參的陰性樣品,同法制成陰性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VIB)試驗,吸取上述4種溶液各5 μL,分別點(diǎn)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乙酸乙酯(19∶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和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diǎn)。陰性對照試驗無干擾。
3.3.1 色譜條件 色譜柱為Symmetry C18柱(150 mm×3.9 mm,5 μm);流動相為甲醇-水(60 ∶40);流速為 1.0 mL/min;檢測波長為296 nm;柱溫為室溫;進(jìn)樣量為10 μL。
3.3.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鹽酸川芎嗪對照品80 mg,置200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吸取5 mL,置50 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鹽酸川芎嗪的對照液。
3.3.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消癥丸2 g。用乙醚15 mL加熱回流1 h,放冷,濾過,濾液置100 mL量瓶中,再加入25%的鹽酸使溶液的pH值為2~3,揮干,殘渣加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吸取5 mL,置50 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供試品溶液。
3.3.4 陰性對照液的制備 按處方比例,取除川芎外的其他幾味藥材,按生產(chǎn)工藝制備陰性樣品,并依3.3.3項下方法制成陰性樣品溶液。
3.3.5 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 分別吸取對照品溶液、陰性樣品溶液、供試品溶液各1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從圖中可見陰性樣品無干擾。結(jié)果見圖1。
3.3.6 線性關(guān)系考察 精密稱取鹽酸川芎嗪對照品80 mg,置200 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吸取上述溶液1、2、4、6、8 和10 mL,置50 mL 量瓶中,用甲醇稀釋至刻度,得每1 mL含鹽酸川芎嗪分別為 8、16、32、48、64、80 μg標(biāo)準(zhǔn)系列溶液,分別精密吸取上述各標(biāo)準(zhǔn)溶液10 μL注入色譜系統(tǒng)中,記錄峰面積,以峰面積對濃度計算回歸方程為:A=405.86+21052.47C,r=0.99999,n=6,川芎嗪濃度在8~80 μg/mL范圍內(nèi)呈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
圖1 消癥丸的高效液相色譜圖
3.3.7 精密度試驗 取對照品按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制備供試液,重復(fù)進(jìn)樣6次,記錄色譜,RSD為0.4%(n=6)。結(jié)果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3.3.8 穩(wěn)定性試驗 取同一供試品溶液,分別在0、3、6、9、12、24 h進(jìn)樣,記錄色譜圖,測定峰面積。結(jié)果,RSD=1.56%(n=6),表明供試品溶液在24 h內(nèi)穩(wěn)定。
3.3.9 重復(fù)性試驗 取供試品(批號:070516)按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制備6份供試液,分別進(jìn)樣,記錄色譜,RSD為0.34%(n=6)。結(jié)果表明本法重復(fù)性良好。
3.3.10 加樣回收率試驗 取已知含量的同一批(批號:070516)樣品粉末適量,精密稱取6份,分別精密加入鹽酸川芎嗪對照品約80 mg,按3.3.3項下方法制成供試品溶液,分別精密吸取10 μL,記錄色譜峰面積,計算回收率。平均回收率為100.10%,RSD 為1.70%,結(jié)果詳見表1。
表1 加樣回收率試驗結(jié)果(n=6)
3.3.11 樣品含量測定
按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制備供試液和對照品溶液,分別進(jìn)樣,記錄色譜,測定峰面積。測定了6批樣品中鹽酸川芎嗪含量。結(jié)果詳見表2。
本標(biāo)準(zhǔn)對消癥丸中的川芎、浙貝母和丹參進(jìn)行了薄層色譜考察,結(jié)果與對照藥材及對照品斑點(diǎn)一致,效果較好,可作為定性控制指標(biāo);以川芎中有效成分川芎嗪為含量測定指標(biāo),用高效液相色譜法進(jìn)行含量測定,選擇甲醇-水(60∶40)為流動相,使川芎嗪與其它組分能較好地分離,不會出現(xiàn)拖尾現(xiàn)象。
表2 6批樣品含量測定結(jié)果(n=6)
由于川芎嗪在高溫條件下不穩(wěn)定、易氧化和見光易分解,而在酸性條件下相對穩(wěn)定,故選用鹽酸川芎嗪作為含量測定指標(biāo)。對消癥丸進(jìn)行定量分析,可有效控制該制劑的質(zhì)量。
[1]張 嵩,陳蔚林,饒高堂,等.HPLC法測定鹽酸川芎嗪的含量[J],中國藥業(yè),2000,9(6):18-19.
[2]趙志春,俞惠琴,陸克平,等.中藥制劑川芎嗪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J].中國中藥雜志,1991,16(12):729-730.
[3]中國藥典[S].一部.2005:28,52.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藥典委員會編.中藥薄層色譜彩色圖集[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199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