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艷
縱觀這幾年的高考試卷,名句默寫題從來就沒有缺位過,而且分值還呈上升趨勢。于是乎許多教師抓學生背書近乎瘋狂。強迫性地背書讓學生苦不堪言,隔三差五的默寫讓學生對古詩文興趣全無。
筆者以為要想讓默寫取得高分,就先得讓學生明白做這件事的意義,對他們有什么好處,掌握做好這件事的方法。這樣,效果可能會更好。
一、在寫作中選用
課文所選的古詩文中有很多名言警句。如《勸學》中“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講的是學習中積累的重要性?!吨G太宗十思書》中“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講的是得人心的重要性?!峨蹰w序》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描繪了秋天壯闊的景色,等等。這些都可以作為名言,運用到作文教學中去。
還有,我們也可以在文言文學習中積累典型的人物事跡,比如:“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報任安書》)這組排比事例,可以用于“我們該怎樣面對挫折”一類的作文,成為有力的例證。
有了這些素材,巧婦就不會“難為無米之炊”了。以2008年上海卷優(yōu)秀作文《他們》片斷為例:“每個時代總會有一些理性的他們,孔子的‘禮儀仁義塑造了華夏禮儀之邦的美名;商鞅變革奠定了秦一統(tǒng)山河的基礎;公車上書、戊戌變法讓清政府見到了黎明的曙光。然而時代回敬了什么? 孔子顛沛流離,累累如喪家之犬;商鞅身死車裂,背負無數(shù)罵名;康、梁東躲西藏,避難日本。他們將理性的力量播撒于時代。”這里,作者援引課堂中學過、講過的前賢事例,抓住“他們”是時代的理性力量這一點,展開雄辯的論證,素材別具一格。
二、在合作中背誦
新課程標準提出了學生合作學習的要求,在古詩文背誦檢查的過程中,我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之間團結合作的能力。一般情況下,學生的背誦分成幾個小組,學生到小組長那里背,小組長到老師那里背,老師可以不定時地抽查小組成員,如果發(fā)現(xiàn)不過關的同學,要追究小組長的責任。默寫的時候,我往往先讓同座位的同學互相改,然后集體訂正,最后收上來檢查,發(fā)現(xiàn)不過關的同學再單獨輔導。
這樣做,一是培養(yǎng)學生責任心意識,讓他們明白,他們并不是為了某個人而學習,也不是為了應付檢查,而這是他們必須要完成的學習任務。而且,他們必須對被批改的一方負責。二是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在互相批改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別人的錯誤,實際上也在提醒自己不能犯相同的錯誤。三是讓學生有誠信的品質(zhì),剛開始的時候,也有學生想弄虛作假,互相包庇。我明確告訴他們,如果在規(guī)定的時間不能背好,可以視情況適當延期,如果想靠蒙騙過關,一旦發(fā)現(xiàn),那德育評價就要降級。漸漸地,學生也就明白了:只有自己努力了,付出了,才會有收獲。
三、在細節(jié)上下功夫
這幾年高考默寫題的得分,實在不太理想。這種情況有幾個方面值得重視:(1)字詞寫錯。這類現(xiàn)象是默寫失分最主要的原因。這些學生不是背不出,而是一寫在紙上就把字詞寫錯。比如“人情練達即文章”中的“練”,有的學生錯寫成“煉”。這往往都是在背誦時不細心,或者是長期養(yǎng)成了錯誤書寫的習慣造成的。(2)張冠李戴。有的學生背誦的古詩文多了,在大腦中就出現(xiàn)了程序錯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首詩串到另外一首詩上去的情況,或者同一首詩,前句串到后句、后句串到前句上。這是因為學生在背誦時囫圇吞棗,不注重對詩文內(nèi)容的理解,更不注重這首詩和另外一首詩的區(qū)別。(3)濫竽充數(shù)。這部分學生是為了將空填足(滿六空),不管正確不正確,就將自己所知道的名句胡亂填上去。(4)杜撰句子。這部分學生實在想不起來該是什么名句,就自己杜撰一個填上去。要解決這些問題,最關鍵的就是教育學生要有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平時學習要注重細節(jié)。
首先,要明確考試范圍。有些學生對高考默寫范圍根本不知曉,一直是稀里糊涂地背,考的背,不考的也背,漫天撒網(wǎng)。2009年江蘇省高考默寫范圍是古文(10篇)詩詞曲(30首),加上初中新課標規(guī)定的古詩文背誦篇目,這些篇目學生平時都背過,此時只要鞏固復習就可以了。
其次,要注意常錯字的積累。一些字有些學生可以說是屢考屢錯,比如《勸學》中有這樣兩句:“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在這兩句話中,按理說,“至”與“致”都是“到達”的意思,應該是同一個字,可是課文中原文偏偏就是兩個不同的寫法。結果很多學生兩句話中兩個不同的字幾乎寫成了同一個字。再如:“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之“銷”,“役夫敢伸恨”之“伸”,這些字都容易寫成它們的形似字“消”和“申”。我讓學生們平時準備一個糾錯本,容易寫錯的字經(jīng)常拿出來看一看,這樣就會減少犯錯的機率了。最后要反復記憶,不要以為今天會背就永遠會背,要經(jīng)常地、反復地記憶,這樣才不會有問題。
學習中,學生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背書只是其中的一個。只要我們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掌握學習方法,端正學習態(tài)度,那么,前方將是一片光明。
(作者單位:高郵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