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娟,矯秀紅,王紹金,康 麗,鄭彥彥
(雞西市人民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黑龍江 雞西 158100)
糖鏈抗原 CA199為常用的低聚糖類腫瘤標志物抗原,多用于腫瘤病人的篩選診斷 ,尤其是膽道病變時 CA199檢測值增高明顯,而臨床上膽道惡性腫瘤遠沒有膽囊炎、膽石癥、膽管炎等良性膽道疾病的發(fā)病率高,而在以上良性膽道疾病臨床診療中常對 CA199檢測值變化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近期大量臨床病例發(fā)現(xiàn) CA199在良性膽道疾病患者中的檢測值增高,現(xiàn)探討其在良性膽道疾病患者中表達的意義。
46例為我消化科住院膽道疾病患者,男 30例 ,女16例 ,平均年齡為 49歲。膽道惡性腫瘤患者20例,陽性15例。良性膽道疾病患者26例 ,陽性 6例,所有病例都經(jīng)我科明確診斷(包括體征、B超、CT、核磁和實驗室檢測項目)。正常對照組30例為我院體檢中心健康體檢人員,平均年齡為35歲,無肝膽及心腦血管疾病。
(1)CA199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劑盒 (美國 Magene生物技術公司出品);(2)Metrtech128C型自動酶標儀。儀器為 ACS-180PLUS化學發(fā)光全自動分析儀。
空腹抽靜脈血2mL分離血清20℃冰箱保存,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法檢測,CA199的陽性判定標準為>37u/mL,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 i2檢驗。
見表1。
良性膽道疾病組與膽道惡性腫瘤組血漿中 CA199陽性率比較
CA199是一種高分子糖蛋白,分子量為5OOOKD的低聚糖類腫瘤相關抗原,屬于 II型糖類抗原[1],抗原決定簇為含唾液酸的神經(jīng)節(jié)苷脂,其表達依賴于 Lewis血型抗原的表達,是應用結腸癌培養(yǎng)細胞株免疫小鼠發(fā)現(xiàn)的一種抗原,主要分布于正常胎兒胰腺、膽囊、肝、腸等組織,成人則存在于胰、膽管上皮處,以唾液黏蛋白形式存在于而清中,含量甚微,對消化道腫瘤有較好的陽性率[2],Villano等再 1983年首先進行了血清的 CA199的單克隆抗體檢測,認為其對腫瘤的檢測有較大的診斷作用[3]。由我們的臨床觀察也可以看出其有助于膽道惡性腫瘤的診斷,且隨著腫瘤的進一步發(fā)展,CA199持續(xù)升高,經(jīng)過抗炎等治療無下降趨勢。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良性膽道疾病患者中 CA199的升高范圍一般在40~399u/mL,陽性率為22.2%,低于文獻47.4%[4],可能的原因是樣本少。其與正常對照組相比較是無統(tǒng)計學意義的,說明雖然在兩項膽道疾病中 CA199有所升高,但不能由此而斷定是否存在膽道感染等疾病。升高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半抗原戊糖蛋白不同載體,當組織損傷和分解時,神經(jīng)苷脂增加 ,并進入血液,這時單克隆抗體只識別半抗原而顧及載體,臨床出現(xiàn)假陽性;另外,膽道上皮細胞分泌 CA199,膽道結石時,膽道上皮損傷出現(xiàn)梗阻時,壓力大,膽汁中的逆流入血所致。以上導致 CA199升高均為炎性損傷所致,故其升高為非持續(xù)性,且其升高的幅度均小于膽道惡性腫瘤,抗炎治療后可逐漸恢復正常。良性膽道疾病與膽道惡性腫瘤組 CA199比較差異是有統(tǒng)計學意義,惡性膽道腫瘤中 CA199的升高,無論是量還是持續(xù)時間來講都明顯高于良性組。且經(jīng)過臨床觀察,良性膽道疾病患者疾病恢復過程中定期復查 CA199,發(fā)現(xiàn)其隨著炎癥好轉(zhuǎn),CA199也隨之明顯下降,對于慢性膽道疾病患者,其血清 CA199水平持續(xù)升高或者不下降等情況,應加以重視,是否有合并膽道惡性病變可能,這需要不斷觀察及進一步研究。CA199不僅可以作為傳統(tǒng)的膽道惡性腫瘤的輔助診斷,也可以作為部分良性膽道疾病患者臨床療效的一個輔助觀察指標。
[1]譚政良,雷萌.肝病患者血清糖類抗原 CA199化學發(fā)光發(fā)檢測的臨床意義 [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03,13(10):67-68
[2]程冠生,陶成英,主編.臨床放射免疫分析手冊 [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7,105
[3]Del Villano Bc,Brenman S,Brock P,et al.Radioimmunometric assay for a monoclone antibody-defined tumor marker,CA19-9[K].Clin Chem,1983,29:549
[4]陳德林,沈婷.76例良性膽道病變的 CA199分析 [J].中國保健醫(yī)學研究版,2008,16(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