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 敘
2009年已經上大四的林格想到自己馬上就要踏入社會了,他也清楚現(xiàn)在大學生就業(yè)形勢的嚴峻,于是他開始琢磨著給自己找點事做,也算是為以后闖社會積累一些經驗。恰逢學校一幫志趣相同的學生準備組織一個團隊,因為他們都是音樂學院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才華,所以組成一個“愛心慰問團”,專門赴敬老院、孤兒院演出,給老人孩子送去歡樂。他成了這個團隊的第一批成員。
對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公益演出,很多人都說林格他們是傻瓜、不識時務,有這工夫做個家教掙個生活費多好,可林格不那么認為:“掙錢的日子多的是,看著那些老人的笑容,每次看著那些孩子的歡呼,我就感到了成就感。這樣的公益演出讓我感受到了助人為樂的幸福,在帶給別人歡樂的時候,自己也得到了快樂?!绷指裾f。
做公益的時間長了,他才發(fā)現(xiàn)這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很多,他們的需求也是五花八門的,于是他聯(lián)系了一位在獻愛心活動中認識的朋友,共同在網上發(fā)起了一個“愛心時光當鋪”活動,名字起得很有意思,它的宗旨就是網上征集網友,幫助一切需要幫忙的人。
2009年1月初的一天,有人在網上留言說:“中關村路口人流密集,車輛繁多,過往行人經常和機動車搶紅燈十分危險,希望你們能夠在此地段擔任交通疏導員。”林格等人到中關村路口一看,附近有兩所學校,每到上下學的時候這里就異常繁忙也充滿危險。他們當即決定開始實施“交通疏導”公益活動。
次日,一條橫幅醒目地掛在中關村的路口,而且是頗為逗人的廣告語“停下來并不寂寞,跨過去成為傳說”,一時讓過往行人紛紛駐足觀看。然后行人們就發(fā)現(xiàn)在四個路口各有幾個臂戴紅袖章的年輕人,隨著紅燈綠燈的轉換指揮著行人過馬路。當他們得知這些年輕人都是自發(fā)組織“交通疏導”的公益活動,行人們一個個豎起了大拇指,大家也都遵守著交通規(guī)則,中關村路口的交通迅速得到改善。
他們把“愛心時光當鋪”做得風生水起,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加入了他們的團隊,成為愛心志愿者。
2009年11月底的一天,一個中年人找到正在“執(zhí)勤”的林格問:“小伙子,你們做這些公益活動,不求回報?”“我們都是一幫志同道合的大學生,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能力回饋社會,我們求的是別人的快樂,也就是我們的快樂。”他回答說。中年人微微笑了:“你們的愛心值得贊揚,但我覺得你們這樣風里來雨里去,也應該創(chuàng)造點效益,畢竟靠熱情支撐的活動維持不了多久,如果付出的勞動有所回報,我想這樣的活動會有更多的人支持,也有更多的人堅持?!?/p>
看著林格一臉的迷惑,中年人掏出一張名片,原來他是某品牌飲料企業(yè)的老總,在報紙上看到“愛心時光當鋪”團隊的公益活動,想到了和這批大學生們合作:由該飲料公司提供資金,贊助大學生的公益活動;大學生們在從事公益活動的時候,統(tǒng)一戴有該企業(yè)名稱、標志的帽子。在公益活動中植入廣告,讓廣告也有了公益味,這可是雙贏的好事。
意外獲得的“第一桶金”,也打開了林格的思路,他意識到“公益”可以當做人生的一項事業(yè)來經營。于是,他開始了“公益創(chuàng)業(yè)”真正的第一步,利用公益活動的社會性,向企業(yè)申請贊助,通過公益活動推廣企業(yè)品牌;反過來,企業(yè)的贊助不僅可以維系公益的發(fā)展,也可以滿足團隊的生活需要。
現(xiàn)在已經有不少企業(yè)在和他們聯(lián)系廣告事宜,在“公益創(chuàng)業(yè)”的路上,他們已經邁出了第一步。其實,創(chuàng)業(yè)有時并不需要雄厚的資金,豐富的社會經驗,更高的專業(yè)技能,而主要是觀念的轉變,正是觀念的轉變讓林格及時捕捉到了社會提供的新機會,從而發(fā)現(xiàn)了一條新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在如今的社會,機會無處不在,靈感就在身邊,關鍵是你是否是個有心人,每個渴望成功的人,你準備好了嗎?
(圖/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