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復(fù)興
我有一位年輕的朋友,剛剛和他的女友告吹。他們是大學(xué)同學(xué),畢業(yè)前夕戀愛,畢業(yè)之后同在北京打拼,同租了一間房子,小日子平安過了四年。女友提出分手,原因很簡單,女友要求他買套房子,他卻遲遲未能兌現(xiàn)。女友的要求就這樣簡單,一套房子,卻難倒了男子漢。房價一個勁兒瘋漲,眼看著房子遙遙無期,女友不再守株待兔。分手之后,我的這位朋友才知道,女友已經(jīng)另棲新枝,新枝唯一勝過他的,是有套房子。
我的這位朋友慨嘆地問我:“你說現(xiàn)如今還有沒有愛情了?難道愛情抵不上一套房子?”
我想了想,對他說:“你不是喜歡音樂嗎?我給你講兩個音樂家的故事,你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p>
這兩個音樂家,一個是李斯特,他愛上了卡洛琳——沙皇時期聲名顯赫的德裔公爵維特根斯坦的夫人。這位夫人比李斯特小8歲。1847年,李斯特36歲,到俄羅斯舉辦他的獨奏音樂會,照例贏得了掌聲和女人的青睞,照例舉辦義演來捐助當?shù)氐拇壬剖聵I(yè)。在這次俄羅斯的義演中,居然有人花了貴賓席票價100倍的1000盧布買了一張票。這消息讓李斯特有些吃驚。這個人就是卡洛琳夫人。他們就這樣認識了,李斯特對她一見鐘情。
為什么?就因為她花了大價錢買了一張義演的門票?顯然不會這樣簡單。而這位家中光奴隸就有3萬的貴夫人,為什么寧可被沙皇開除國籍、剝奪一切財產(chǎn),赴湯蹈火在所不惜,至死也要嫁給李斯特?李斯特和卡洛琳的愛情歷經(jīng)周折,一直耗到李斯特50歲生日時,本來他已經(jīng)被教皇允許和卡洛琳結(jié)婚了,卻由于宗教和沙皇的原因還是沒有結(jié)成婚。在漫長的等待中煎熬,一直熬到了李斯特的晚年,一直熬到了1886年,李斯特75歲,他們還是沒能結(jié)成婚。這樣的煎熬,讓李斯特皈依了宗教,他將這一分蝕骨的痛苦在宗教中撫平、碾碎,卻依然沒有放棄卡洛琳。
另一個音樂家是勃拉姆斯。他和鋼琴家克拉拉的戀情,與李斯特和卡洛琳的經(jīng)歷是那樣相似,都是一生生死相戀卻沒有能夠結(jié)婚,而且時間都是那樣的漫長。勃拉姆斯和克拉拉生死相戀長達43年,李斯特和卡洛琳活活煎熬了39年。想想一個人能有幾個43年或39年?有多少人能夠熬得住這樣漫長的時間?不要說43年和39年,就是10年會如何?就是一年會如何?
我的這位朋友聽后直發(fā)呆,覺得是天方夜譚。
最后,我對他說了這兩位音樂家的結(jié)局:克拉拉死后不到一年,勃拉姆斯也隨之奔赴黃泉和她相會;李斯特死后不到半年,卡洛琳也病逝羅馬,和李斯特共赴生死。
勃拉姆斯曾說:“我最好的旋律都來自克拉拉。”
李斯特也說過類似的話:“我所有的歡樂都得自她,我所有的痛苦也總能在她那兒找到慰藉?!薄盁o論我做了什么有益的事,都必須歸功于我如此熱望能用妻子這個甜蜜的名字稱呼的卡洛琳·維特根斯坦公爵夫人?!?/p>
聽了我講的故事,他真的很感動。雖然隔了100多年的時光,這些話語仍然鮮活有力,像百年銀杏樹的樹梢上傳來的那金黃色葉子的“沙沙”聲,依然清晰而柔情似水地回蕩在我們頭頂蔚藍的天空。
我無法解釋這兩位音樂家的故事是不是百年難遇的個案或奇跡,我只能說這個世界上雖然有許多所謂的愛人僅僅為一套房子便可以斷然分手,因而讓人喪氣,甚至讓人幾乎失去信心,但不要以為這個世界上就沒有真正足以讓人蕩氣回腸的愛情。我們之所以為李斯特和勃拉姆斯的愛情而感動,是因為現(xiàn)在這種古典的愛情已經(jīng)非常稀少和稀奇了。但是,它畢竟曾經(jīng)真實地存在過。也許,只要想想他們,面對被物欲、情欲泛濫的感情,原本已經(jīng)越來越不相信天長地久,便不由得有點信了。
但是,遠水能解近渴嗎?我看見了他感動過后有些狐疑的眼神。
(雙贏王摘自《齊魯晚報》2010年3月22日,李小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