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利松
(廣州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廣東廣州510060)
樁基礎(chǔ)具有節(jié)省勞動力、提高機械化施工程度、縮短工期、減少土方量、降低工程成本、改善施工條件和提高建(構(gòu))筑物的抗震能力等優(yōu)點。按施工方法的不同,樁的類型可分為預制樁和灌注樁兩大類。而灌注樁有不下幾十個品種,大體可歸納為沉管灌注樁和鉆(沖、磨、挖)孔灌注樁兩大類。灌注樁的橫截面呈圓形,可以做成大直徑樁和擴底樁。大直徑灌注樁其承載力大,多用于高層建筑和橋梁工程;擴底樁是擴大樁底面積,能充分利用地基的承載力,提高灌注樁的單樁承載力,縮短樁長,降低建筑材料的消耗,可以獲得更顯著的經(jīng)濟效益。
在花崗巖分布區(qū),在其殘積層及全、強風化帶中往往發(fā)育有球狀風化體(俗稱“孤石”)。球狀風化體分布不均勻,有的呈零星分布,有的呈群體狀、串珠狀分布。其大小不等,從幾十厘米到十幾米,甚至更大。球狀風化體一般呈中微風化狀態(tài),裂隙不發(fā)育,完整性好,致密堅硬,在鉆(沖)孔灌注樁的成孔施工中要將其穿越難度極大。沖孔樁每小時一般只能沖進10 cm左右,有時只有采取爆破才能處理。增大了工程成本,延誤了工期。在某立交工程,把樁端的“孤石”視為樁的擴大頭,對樁端具有足夠大直徑“孤石”的基樁按擴底樁的原理作了優(yōu)化設計。降低了樁基工程的施工難度和成本,縮短工期,提高了經(jīng)濟效益。
樁端具有足夠大直徑“孤石”的基樁按擴底樁設計是基于大直徑擴底樁的基本原理,將“孤石”視為樁端擴大頭,“孤石”的垂直投影面積視為樁端擴大的截面面積,“孤石”與樁身視為同一樁體。故樁端的球狀風化體(孤石)必須具備如下的基本條件:
(1)樁端的“孤石”必須具有足夠大直徑。以滿足樁基設計單樁承載力所需的樁端截面面積;并滿足樁基抗沖切破壞的厚度,一般不可小于3D(D為樁徑)。
(2)樁端的“孤石”必須裂隙不發(fā)育,完整性好。
(3)樁端的“孤石”其強度必須不低于樁身混凝土強度等級(規(guī)范規(guī)定不應低于C25)。
(4)樁身全斷面必須嵌入“孤石”大于0.50 m,以確保樁身與“孤石”的整體性。
(1)首先根據(jù)設計單樁承載力和巖土設計參數(shù)反算設計擴底樁樁端截面面積。根據(jù)《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chǔ)設計規(guī)范》(JTG D63-2007),鉆(挖)孔灌注摩擦樁單樁軸向受壓承載力容許值的計算公式:
由(1)式得:
式中:[Ra]——單樁軸向受壓承載力容許值,kN;
u——樁身周長,m;
Ap——樁端截面面積,m2,對于擴底樁,取擴底樁截面面積;
n——土的層數(shù);
li——承臺底面或局部沖刷線以下各土層厚度,m,擴孔部分不計;
qik——與li對應的各土層與樁側(cè)的摩阻力標準值,kPa;
qr——樁端處土的承載力容許值,kPa;
h%——樁端的埋置深度,m;h>40 m時,按40 m計算;
k2——深度修正系數(shù),按規(guī)范表3.3.4選用;
r2——樁端以上各土層的加權(quán)平均重度,kN/m3;
λ——修正系數(shù),按規(guī)范表5.3.3-2選用;
m0——清底系數(shù),取m0=1.0。
將有關(guān)巖土設計參數(shù)代入(3)式,即可求得設計擴底樁樁端截面面積。求得了設計擴底樁樁端截面面積,即可知設計所需樁端“孤石”的大小直徑。
(2)根據(jù)求得的設計擴底樁樁端截面面積,以樁孔為中心,在擴底樁樁端截面面積周邊布置適量鉆孔,查明“孤石”的大小、產(chǎn)狀、裂隙發(fā)育程度、完整性及其強度是否符合設計基本條件的要求。
(3)確定樁身嵌入“孤石”的深度。
(4)樁孔施工至設計標高后,應及時清孔撈渣(孔底不允許有沉渣),然后澆灌混凝土成樁。
某立交橋工程位于廣州市東北部。場區(qū)的基巖為花崗巖,風化層厚度巨大,在殘積層和風化帶中球狀風化體發(fā)育,尤其以強風化帶最為發(fā)育?!肮率钡闹睆綖?.50~11.15 m不等,巖質(zhì)致密堅硬,給樁基工程的成孔施工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其中E30號樁經(jīng)鉆探揭示,于孔深32.25~39.30 m為“孤石”,揭露直徑7.05 m;巖石呈微風化,致密堅硬,天然極限抗壓強度Ra=44.90~105.80 MPa。E30號樁地層情況見表1所列。
表1 E30號樁地層情況表
E30號樁設計樁徑φ=1.50 m,設計單樁承載力9 000 kN。根據(jù)表1 E30號樁的地層情況,如果樁身不穿越“孤石”,按一般摩擦直孔樁計算,其單樁承載力未能滿足設計的要求,故應進行優(yōu)化設計。
(1)確定設計擴底樁樁端截面面積。設承臺厚度為3.00 m,取深度修正系數(shù)k2=3.0,修正系數(shù)λ=0.68,清底系數(shù)m0=1.0,和表1有關(guān)巖土設計參數(shù)代入(2)式和(3)式得樁端處土的承載力容許值qr=1 747.00 kPa,擴底樁樁端截面面積Ap=3.02 m,詳見表2所列。即樁端“孤石”的垂直投影直徑必須達到:d≥1.96 m。
表2 擴底樁樁端截面面積計算表
(2)查明“孤石”的大小及完整性。以樁孔為中心,在樁的周邊距樁中1.00 m處布置了4個勘探點。經(jīng)揭示,“孤石”的揭露厚度3.60~7.20 m,裂隙不發(fā)育,完整性好,滿足設計基本條件的要求。
(3)確定樁身嵌入“孤石”的深度。E30號樁設計樁身全斷面嵌入“孤石”1.00 m。
(4)樁孔施工至孔深33.25 m后,及時清孔撈渣,然后澆灌混凝土成樁。
經(jīng)檢測E30號樁的沉降變形滿足設計的要求。該立交橋工程已建成通車2 a,運營情況良好,未發(fā)現(xiàn)任何異常。
樁端存在“孤石”的樁基的優(yōu)化設計,是基于大直徑擴底樁的基本原理,將“孤石”與樁身視為同一樁體,“孤石”視為樁端擴大頭,以提高樁基的單樁承載力,使樁身不必要穿越“孤石”的一種設計方法。該優(yōu)化設計降低了樁基工程的施工難度和成本,縮短工期,提高了經(jīng)濟效益。
[1]地基及基礎(chǔ)(新一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1.
[2]巖土工程治理手冊[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1993.
[3]工程地質(zhì)手冊(第四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7.
[4]JGJ 94-2008,建筑樁基技術(shù)規(guī)范[S].
[5]JTG D63-2007,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chǔ)設計規(guī)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