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莉,徐亞平(無錫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康復科,江蘇無錫214002)
針灸加咽部冰刺激治療吞咽障礙臨床觀察
徐莉,徐亞平
(
無錫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康復科,江蘇無錫214002)
目的觀察針灸加咽部冰刺激治療吞咽障礙的療效。方法將卒中后伴吞咽障礙的6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用針灸加咽部冰刺激治療;對照組咽部冰刺激治療。10 d為1個療程,共3個療程。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3.3%,優(yōu)于對照組的70.0%(P<0.05)。結論針灸加咽部冰刺激對治療吞咽障礙有較好療效。
腦卒中;吞咽障礙;針灸;咽部冰刺激
腦卒中后由腦干和吞咽有關的顱神經(jīng)核受損引起延髓或雙側皮質延髓束受損產(chǎn)生假性球麻痹引起吞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可并發(fā)吸入性肺炎,營養(yǎng)不良,甚則窒息,影響生命。筆者自2006年4月-2010年8月用針灸加咽部冰刺激治療吞咽障礙60例取得較好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60例患者均經(jīng)頭顱CT或MR檢查確診為腦卒中患者,臨床主訴均有飲水嗆咳,吞咽障礙等癥狀。男38例,女22例;年齡最小40歲,最大78歲;病程最短7 d,最長4個月。腦梗死35例,腦出血25例,均為第一次腦卒中患者,神志清楚,可配合檢查和治療。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
2.1 治療組患者取坐位,取廉泉、風池、翳風、通里、百會等穴常規(guī)穴位消毒針刺得氣后留針30 min,如患者不能做起,可側臥位取風池針刺得氣后不留針。10 d為1療程,休息2~3 d后繼續(xù)下1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
在針刺治療后將冰凍的棉棒蘸上冰水,將口唇、舌尖、舌面、舌后部、口腔內黏膜充分濕潤,輕微刺激吞咽反射引發(fā)部位(腭弓、舌根、咽部后壁),每天刺激3次,10 d為1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
2.2 對照組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咽部冰刺激,方法療程同治療組。
3.1 療效標準根據(jù)日本洼田氏的飲水試驗評定標準。方法:讓患者端坐,喝下30mL溫開水咽下,觀察所需時間和嗆咳情況。1級:能順利地一次性咽下;2級:分兩次以上,能不嗆咳咽下;3級:能一次咽下,但有嗆咳;4級:分兩次咽下,但有嗆咳;5級:屢屢嗆咳,全量咽下困難。痊愈:吞咽障礙消失,飲水試驗評定1級;有效:吞咽障礙消失,飲水試驗評定2級;無效:吞咽障礙改善不明顯,飲水試驗評定3級以上。
3.2 治療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結果比較例
祖國醫(yī)學將假性球麻痹歸為腦卒中、喉痹等范疇。廉泉穴乃局部取穴,為主治言語不清吞咽障礙之要穴[1]。風池穴乃治風要穴,針刺可熄風潛陽、豁痰利咽、清頭利竅。通里穴為手少陰心經(jīng)之絡穴,現(xiàn)代研究表明針刺通里穴,通過腦電圖可見該穴對大腦皮層功能有調節(jié)功能[2]。翳風穴周圍分布有迷走及舌咽神經(jīng),刺激此區(qū)域可使相應神經(jīng)和大腦皮層得以調節(jié),吞咽功能得以恢復[3]。采用冰刺激能有效提高軟腭和咽部敏感性,增加感覺輸入,使吞咽反射容易發(fā)生[4]。
[1]陳興華,靳瑞,靳三針治療中風性假性球麻痹64例療效觀察[J].新中醫(yī),2006,38(7):65.
[2]陸軍偉,孫建華.針灸治療中風性假性球麻痹所致的吞咽困難選穴規(guī)律研究[J].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9,25(1):63-64.
[3]王文艷,焦慧平,趙紅軍.冰刺激治療吞咽困難患者療效觀察[J].醫(yī)藥論壇雜志,2008,29(6):91-92.
[4]周慧娥,張盤德,張衛(wèi)平.易化技術治療延髓吞咽障礙的臨床觀察[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5,20(3):207.
R246.81
B
1007-4813(2010)06-0898-01
2010-09-03)
徐莉,女,大學本科,副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神經(jīng)康復的針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