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奇英,程醫(yī)萍,馬曉惠
高血壓(EH)是臨床最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死亡中近62%的卒中和49%的心肌梗死由高血壓引起。血漿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劑-1(PAI-1)增高引起血漿纖溶系統(tǒng)活性降低、凝血系統(tǒng)活性增強為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之一。本文旨在觀察卡托普利對PAI-1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入選160例2004年1月—2007年12月在本院就診的未經(jīng)治療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男92例,女68例,年齡46歲~68歲(58歲±7歲)。EH的診斷符合WHO/ISH2003高血壓指南,并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甲狀腺疾病、大量飲酒、肝腎疾病等。隨機分為安慰劑組(51例)、對照組(55例)、治療組(54例)。
1.2 治療方法 安慰劑組予維生素B6片,每日1次,每次 100 mg,對照組予降壓0號(雙鶴藥業(yè))每日1片;治療組予卡托普利(常州制藥廠)每次25 mg,每日 3次,并逐漸增加劑量,直至血壓控制到正常水平,持續(xù)用藥24周,最大劑量降壓藥仍不達標,剔除出本研究。用藥前及用藥24周分別進行血壓、PAI-1檢測。
1.3 PAI-1測定 空腹靜脈采血,使用含有1/10體積0.109 mmol/L枸櫞酸鈉抗凝液的負壓試管,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血漿,酶聯(lián)免疫吸附雙抗體夾心法(ELISA),用意大利DV990BV4酶標儀測定PAI-1抗原,試劑盒購自上海太陽生物技術(shù)公司。
1.4 統(tǒng)計學(xué)處理 采用SPSS 1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q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1 3組一般資料比較(見表 1)
表1 3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2.2 3組治療前后SBP、DBP、PAI-1變化(見表 2)安慰劑組治療前后SBP、DBP、PAI-1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組治療前后SBP、DBP、PAI-1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與安慰劑組治療后比較,對照組、治療組治療后SBP、DBP、PAI-1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治療組SBP、DBP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PAI-1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表2 3組治療前后SBP、DBP、PAI-1變化(±s)
表2 3組治療前后SBP、DBP、PAI-1變化(±s)
組別 SBP mmHg DBP mmHg PAI-1 ng/mL安慰劑組 治療前 148±8 85±4 46.12±5.51治療后 144±11 81±6 45.05±6.78治療組 治療前 150±6 86±6 45.25±6.28治療后 119±71)2) 74±51)2) 36.06±5.031)2)對照組 治療前 152±7 85±6 48.04±6.81治療后 121±81)2) 71±91)2) 29.18±4.921)2)3)與本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安慰劑組治療后比較,2)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3)P<0.05
2006年第21屆國際高血壓學(xué)會發(fā)表的福岡宣言指出:全球死亡人數(shù)中約30%死于心腦血管疾病,其中62%的卒中病例和49%的心肌梗死病例都是由高血壓引起。我國調(diào)查資料顯示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中近55%伴有高血壓病史[1]。高血壓已經(jīng)成為一項急需有效控制的公眾健康問題。選擇具有改善預(yù)后的降壓藥至關(guān)重要。目前治療認為PAI-1活性升高引起纖溶功能受損導(dǎo)致的凝血、纖溶失衡是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實驗觀察了安慰劑、降壓0號、卡托普利干預(yù)24周后纖溶功能的改變,結(jié)果顯示,安慰劑組治療前后SBP、DBP、PAI-1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與安慰劑組治療后比較,對照組與治療組治療后 SBP、DBP、PAI-1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較,治療組治療后SBP、DBP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AI-1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提示卡托普利在降壓同時有進一步改善纖溶活性的作用。
國際高血壓試驗協(xié)作組(BPLT)收集了29個大型試驗共計16萬多例患者薈萃分析表明: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ACEI)除降壓之外,在降低心臟死亡方面的額外作用為12%。新近BPLT收集了26項大樣本的ACEI與安慰劑或其他種類藥物比較的臨床試驗,在排除降壓差別后,發(fā)現(xiàn)ACEI在降壓外顯著降低冠心病風(fēng)險為9%。其機制是多方面的,除與改善血流動力學(xué),抑制交感活性,改善神經(jīng)內(nèi)分泌,抗氧化損傷和保護內(nèi)皮功能作用外[2],ACEI降低PAI-1可能是原因之一[3]。ACEI降低PAI-1機制可能通過以下途徑實現(xiàn):①降低血漿及局部血管緊張素Ⅱ水平,從而使PAI-1的合成減少。②抑制緩激肽的降解??ㄍ衅绽歉哐獕夯颊咂椒€(wěn)、有效降壓及改善預(yù)后的理想降壓藥,且價格低廉。
[1]劉軍.中國多省市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危險因素-高血壓控制現(xiàn)狀[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8,6:224.
[2]T he heart outcomes prevension evaluation study investigators.Effects of 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 inhibitor,ramipril,on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high-risk patients[J].N Engl Med,2000,342:145-153.
[3]Katoh M,Egashira K,Mitsui T,et al.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prevents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expression in a ratmodel with cardiovascular remodeling induced by chronic inhibition of nitric oxide sy nthesis[J].J Mal Cell Cardiol,2000,32:7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