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趙 飛 潘曉亮 崔艷霞 潘 奇
仔豬腹瀉、痢疾是一種由多種病原因素引起的疾病。較常見的癥狀有仔豬黃痢、仔豬白痢、早期斷奶腹瀉綜合征等,由于該病致病誘因較多,給該病的預防和治療帶來很大的困難。豬場在生產(chǎn)實踐中多用抗生素、磺胺等藥物治療,但常因用藥不當,而使療效不佳。長期使用抗生素和抗菌藥物,造成諸如細菌抗藥性、耐藥基因轉(zhuǎn)移、水產(chǎn)品中藥物殘留等不良后果,直接或間接威脅人類健康,而且由于長期濫用抗生素引起水環(huán)境污染,導致養(yǎng)殖環(huán)境惡化,生態(tài)平衡失調(diào)。因此,研制新型的抗菌材料已迫在眉睫。
膨潤土含有硅、鉀、鈣、鈉、鐵、鎂、銅、鋁、錳、鋅、鈷、氯等,是畜禽所必需的常量和微量元素。已查明,膨潤土有些元素還是生命活動中酶、激素和各種活性物質(zhì)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會成為生產(chǎn)綠色肉食品的新型飼料添加劑。膨潤土不僅對畜禽的肉質(zhì)無污染、無藥殘,而且對人體無危害。
載銅膨潤土:由浙江大學飼料科學研究所提供,銅含量為3.9%,CSN平均粒徑為41 nm。硫酸銅:由石河子大學飼料添加劑廠提供。
由新疆克拉瑪依綠成農(nóng)業(yè)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養(yǎng)豬場提供。
選擇(35±2)日齡的杜洛克×大白豬和杜洛克×斯格豬斷奶仔豬共兩個品種48頭,每一品種24頭,按照體重相近、公母各半、同一圈中每頭仔豬盡可能來自不同母豬的原則,采用完全隨機化區(qū)組設計,分三組(每組8頭)。設Ⅰ對照組(基礎日糧,含Cu 10 mg/kg,以硫酸銅的形式添加);Ⅱ載銅膨潤土組(基礎日糧+Cu 10 mg/kg,以載銅膨潤土的形式添加);Ⅲ高銅組(BD+Cu 180 mg/kg,以硫酸銅的形式添加)。試驗豬采用群飼,自由采食和飲水,試驗前對豬舍進行消毒,預試期6 d,正試期45 d。平均體重差異不顯著(P>0.05)。
試驗期:仔豬于克拉瑪依試驗場代謝實驗室飼養(yǎng)。試驗前,實驗室和代謝籠經(jīng)反復沖洗,用堿水和百毒殺消毒,最后對圈舍熏蒸消毒 (每立方米用25 ml甲醛和25 g高錳酸鉀加水12.5 ml,密閉門窗,熏蒸24 h)。仔豬35~40日齡采用母豬帶仔基礎料誘飼,仔豬于40日齡轉(zhuǎn)入代謝籠中,每個代謝籠飼喂8頭。自由飲水和自由采食。前兩周每天定時飼喂3次(10:00、14:00、20:00),以后每天飼喂 2 次(10:00、20:00),每次以吃飽后略有剩余為度。同時室溫應保持在26~28℃,并保持豬舍內(nèi)清潔衛(wèi)生和空氣流通,定期消毒。
表1 試驗基礎飼糧組成和營養(yǎng)水平
表2 復合預混料(%)
生物顯微鏡 OLYMPUS CX21,4℃冰箱,KW-1型控溫儀,電熱恒溫培養(yǎng)箱 64-5,電子天平JA3003N,手提式壓力蒸汽滅菌器YXQSG46.280,培養(yǎng)皿,載玻片,酒精燈,接種針,電熱套。
在正試期第15、30、45 d隨機采集各組健康的試驗仔豬(每組6頭)的糞便,然后在4℃冰箱冷凍放置待測。在無菌操作臺上進行糞便中微生物(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檢測。
伊紅美藍瓊脂和S-S瓊脂自備(調(diào)制參考李健強等主編的獸醫(yī)微生物學試驗實習指導,1999)。①伊紅美藍瓊脂配制如下:蛋白胨1 g;2%伊紅-Y水溶液2 ml;磷酸氫二鉀 2 g;乳糖 1 g;1%美藍水溶液 0.65 ml;瓊脂 1.8 g;蒸餾水 100 ml;pH 值 7.1~7.3。②S.S瓊脂配制如下:牛肉膏 0.5 g;蛋白胨 0.5 g;瓊脂 1.3 g;乳糖1 g;膽鹽 1 g;檸檬酸納 0.85 g;硫代硫酸納 0.85 g;檸檬酸鐵 0.1 g;1%中性紅水溶液 0.25 ml;0.1%煌綠水溶液 0.033 ml;蒸餾水 100 ml;pH=7.2。
在超凈工作臺中分別迅速取糞便內(nèi)容物各1 g置一次性試管中,加入0.9%生理鹽水9 ml,在用玻璃棒攪拌5 min,連續(xù)兩次,使樣品充分搖勻,此液為10-1稀釋液,然后再吸取1 ml置于盛有9 ml的0.9%生理鹽水一次性試管中進行10-2稀釋,攪拌5 min后,再依次進行10-3倍稀釋。分別將不同稀釋度的稀釋液涂抹于各培養(yǎng)基上。需氧菌37℃有氧培養(yǎng)18~24 h后進行菌落計數(shù)。采用平板計數(shù)法進行菌落計數(shù),并換算成log10CFU/ml菌液。即用每毫升原菌液活菌數(shù)表示;各稀釋度設3個重復。
公式:每毫升原菌液活菌液=同一稀釋液三個以上重復平皿菌落平均數(shù)×稀釋倍數(shù)×10(0.1 ml加入培養(yǎng)基中)
根據(jù)菌群和細胞形態(tài)、革蘭氏染色、耗氧性來鑒定這兩種細菌。
細菌的鑒定:Ⅰ.大腸桿菌在伊紅美藍培養(yǎng)基(EMB)上呈黑色隆起帶金屬閃光的菌落,表面光滑,邊緣整齊,有光澤;革蘭氏染色為陰性;顯微鏡下呈兩端鈍圓的短桿狀;需氧。Ⅱ.沙門氏菌在志賀氏-沙門氏瓊脂培養(yǎng)基(S-S)上呈乳黃色隆起的中等大菌落,表面光滑,邊緣整齊;革蘭氏染色為陰性;顯微鏡下呈短桿狀,菌端多發(fā)尖;需氧。
同時將上述糞樣進行pH值測定。糞便中內(nèi)容物pH值用精確pH試紙檢測。
運用統(tǒng)計軟件SPSS 11.5對各項數(shù)據(jù)進行單因素分析,取LSD值對各組間平均數(shù)進行多重比較,以P<0.05(差異顯著)作為差異顯著性判斷標準。
3.1.1 載銅膨潤土對杜洛克×大白豬糞便中大腸桿菌的影響
載銅膨潤土組與對照組相比,大腸桿菌菌落數(shù)增加了1%,差異不顯著(P>0.05)。高銅組與對照組相比,大腸桿菌菌落數(shù)降低了2.49%,差異顯著(P<0.05);與載銅膨潤土組相比,大腸桿菌菌落數(shù)降低了3.45%,差異顯著(P<0.05)。
表3 載銅膨潤土對杜洛克×大白豬糞便中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及其菌液中pH值的影響
3.1.2 載銅膨潤土對杜洛克×大白豬糞便中沙門氏菌的影響
載銅膨潤土組與對照組相比,沙門氏菌菌落數(shù)增加了0.83%,差異不顯著(P>0.05)。高銅組與對照組相比,沙門氏菌菌落數(shù)降低了2.67%,差異顯著(P<0.05);與載銅膨潤土組相比,沙門氏菌菌落數(shù)降低了3.48%,差異顯著(P<0.05)。
3.1.3 載銅膨潤土對杜洛克×大白豬糞便中菌液pH值的影響
載銅膨潤土組與對照組相比,菌液中pH值增加了3.03%,差異顯著(P<0.05);高銅組與對照組和載銅膨潤土組相比,菌液中pH值分別增加了8.42%和5.23%,差異顯著(P<0.05)。
表4 載銅膨潤土對杜洛克×斯格豬糞便中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及其菌液中pH值的影響
3.2.1 載銅膨潤土對杜洛克×斯格豬糞便中大腸桿菌的影響
載銅膨潤土組與對照組相比,大腸桿菌菌落數(shù)降低了8.02%,差異顯著(P<0.05);高銅組與對照組相比,大腸桿菌菌落數(shù)降低了3.86%;與載銅膨潤土組相比,大腸桿菌菌落數(shù)增加了4.53%,差異顯著(P<0.05)。
3.2.2 載銅膨潤土對杜洛克×斯格豬糞便中沙門氏菌的影響
載銅膨潤土組與對照組相比,沙門氏菌菌落數(shù)降低了9.67%,差異顯著(P<0.05);高銅組與對照組相比,沙門氏菌菌落數(shù)降低了4.37%,與載銅膨潤土組相比,沙門氏菌菌落數(shù)增加了5.87%,差異顯著(P<0.05)。
3.2.3 載銅膨潤土對杜洛克×斯格豬糞便中菌液pH值的影響
載銅膨潤土組與對照組相比,菌液中pH值降低了5.30%,差異顯著(P<0.05);高銅組與對照組相比,菌液中pH值降低了2.09%;與載銅膨潤土組相比,菌液中pH值增加了3.39%,差異顯著(P<0.05)。
膨潤土的可膨脹性層狀結(jié)構和非均勻性的電性分布,可以對消化道內(nèi)的一些病毒、病菌和毒素產(chǎn)生較強的選擇性吸附作用,同時能加強腸胃粘膜屏障,保持腸道微生物生態(tài)平衡。由于膨潤土具有吸附性,所以它能夠吸附飼料中和進入動物腸胃中的有害元素、凈化動物腸胃環(huán)境,對動物排泄物起到干燥、吸附和除臭等作用。一定濃度的膨潤土(1%~3%)可以用作動物腸胃的吸附劑,用于清除動物體內(nèi)的重金屬和放射性同位素。
膨潤土是一種雙八面體層狀結(jié)構的天然納米級鋁硅酸鹽礦物,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與陽離子交換能力,十分適合于用作各種無機抗菌劑的載體。通過吸附、離子交換反應把抗菌性銅離子植入蒙脫石晶格,制成載銅蒙脫石,并使蒙脫石在搭載銅離子后表面剩余正電荷,從而提高其吸附帶負電荷的細菌的能力;另一方面,利用蒙脫石巨大的比表面積及其緩釋效應,通過抗菌性銅離子的溶出而具有很強的吸附、殺菌能力。
本試驗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①高銅對杜洛克×大白豬的影響效果沒有杜洛克×斯格豬好,這可能與豬的品種及其對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利用程度有關,具體原因還有待進一步研究。②載銅膨潤土組對杜洛克×斯格豬而言效果好于杜洛克×大白豬,主要原因是杜洛克×斯格豬吸收營養(yǎng)的水平及其對病原菌的抵抗力要好于杜洛克×大白豬,具體詳細的機理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載銅膨潤土的抗腹瀉作用在于其生物利用度的提高,以及能被粘膜很好吸收利用,保護粘膜,進而使腸道內(nèi)環(huán)境發(fā)生改變,有益菌數(shù)量增加。此外,因菌液中的pH值處于中性偏酸,它相對于中性環(huán)境下細菌的生存能力較弱些。然后,因杜洛克×斯格豬較杜洛克×大白豬在生長性能方面有其獨特的優(yōu)點,即生長發(fā)育快,飼料報酬高,發(fā)病率低,因而對病原菌的抵抗力較高。但是,對于杜洛克×斯格豬糞便中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含量較少,不僅與豬的品種及其對營養(yǎng)價值的利用有關,而且還與豬所處的環(huán)境密不可分,具體確切的原因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14篇,刊略,需者可函索)